资源简介 这些是大家的:我和公物的故事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以爱护公物为荣,以破坏公物为耻。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大家都应当爱护。行为与习惯: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知识与技能:了解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用行动去爱护公物。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童话故事、讲生活中真实故事的方式,唤起学生原有生活中对公物的记忆,再在观察、对比中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学会爱护公物。教学重难点:重点:讲述自己和公物之间的故事,提高爱护公物的责任意识。难点:引导学生走访校园、亲身走近公物,采用换位思考讲故事的方式,感受公物和我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公物为我服务,我们应该爱护公物。教学流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环节有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谈话激趣师问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介绍:公物家族举办了一次“说出我的故事”的活动,其中的三位主人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是桌子乐乐、心心和椅子丑丑。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第二个节点:听故事,思考为什么表情不同师问生:咦,我怎么发现他们的表情不一样呢?乐乐很高兴、心心和丑丑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学生静下心来听故事,思考:为什么乐乐高兴?心心和丑丑满脸愁容、不高兴?预设学生发表看法:乐乐高兴,是因为它的小主人把它擦的干干净净的、轻轻地抬、放;心心和丑丑不高兴,是因为它们的主人乱刻画、乱写字。小结:擦干净、轻抬放,这是爱护公物的表现;乱刻画、乱写字,这是破坏公物的表现。其实,公物和我们人一样,也有感情,她们渴望得到我们的关心、爱护,不希望我们去伤害她们。揭示课题——我和公物的故事。老师用语言引导:故事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那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你做过哪些爱护公物、或破坏公物的事情?来讲一讲我和公物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我和公物的故事第二环节:走进生活,讲故事。本环节设计五个节点:第一个节点:讲述爱护公物的故事。本节点安排三个活动:活动一:回顾生活,讲述“我和公物的故事”先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把故事讲给同桌听,每人讲一个故事。想不起来的同学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图片来讲故事。(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比如学生擦桌子、摆放笤帚、一个足球被人遗弃在草丛中、拖把被随意丢在地上......)全班分享故事。学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我和公物的故事”,教师及时给予评价。预设:学生肯定讲述的是爱护公物的故事,因为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会先分享好的事情。所以,老师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赞扬、鼓励的评价。活动二:师生互动,角色扮演讲述“我和公物的故事”老师引导:老师觉着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公物一定也有话想要对我们说。我想来扮演公物配合你讲故事,谁愿意,机会难得呀。学生在讲故事时,教师就戴上头饰来扮演公物。活动三:同桌合作,角色扮演讲“我和公物的故事”过渡语:角色扮演讲故事,更能让公物走进我们的生活。同桌间分工准备,谁讲故事、谁扮演公物。指生分享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公物还会对小主人说什么?(学生在角色扮演讲故事时,教师将头饰戴在扮演公物的同学头上。)教师对讲故事的同学及时给予评价。评价预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是一对好朋友、你说出了公物的心里话、你是善解人意的小主人、公物一定会感谢你们等。【设计意图: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寓教于乐。我设计了“生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讲故事,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让孩子们既有神秘感、新奇感,也无形中培养他们静下心思考的习惯。为学生讲的故事及时进行评价,一是想逐步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公物就在身旁,一直在陪伴我的学习与成长,我应该爱护它们。二是在放大孩子的思考成果,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第二个节点:讲述破坏公物的故事。本节点安排两个活动:活动一:讲述“我和公物的故事”,学会换位思考师问:大家分享了很多爱护公物的故事,那你们悄悄地告诉老师,有没有因为很生气就对公物乱发脾气、或者觉着一时好玩而破坏公物的事情?你想今后怎么做?学生讲述自己破坏公物的故事。教师追问: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破坏、损坏公物?学生回答预设:它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他们也会疼的。破坏了我们就没法用了等。老师小结:大家已经学会从公物的角度来换位思考自己今后的行为了,老师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骄傲。老师问学生怎么做才算是爱护公物呢?老师板书:爱护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不破坏师继续问:如果遇到已经损坏的公物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板书:勤修补2.师放录音:心心和丑丑听了大家的话可高兴了,他们俩这样说“亲爱的同学们,听了大家的交流,我们特别开心,能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我们俩再也不担心以后的小主人会伤害我们了。”师总结:它们也道出了全体公物的心声:公物是大家的,我们喜欢爱护我的小朋友。第四个节点:德法课堂1.规则教育出示:爱护公共财物不仅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爱护公共财物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之一。学生齐读牢记。2.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引领学生体会: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破坏都是不对的,见到被弄脏、损坏的公物后我们就要尽力去修补,从细微处去爱护公物。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跟老师齐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五个节点:轻松一刻老师:既然大家已经有了爱护公物的意识,老师作为奖励送给你们一首小儿歌,你又会从中学到什么?大家可以拍手跟着一起来唱。想一想:从这首歌曲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2.学生交流感想。预设:我们要爱护公物。使用公共财物的时候要小心,用后要摆放整齐等。3.老师总结:公共财物是属于集体,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更长久地为我们服务。第三环节:用行动继续讲述“我和公物的故事”。本环节设计两个节点:第一节点:参与体验活动,分享故事。本节点安排两个活动:活动一:在线行动1.走出教室,开展爱护公物体验活动。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在明白了爱护公物的重要性之后,教师发出倡议,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公物损坏比较严重的场所进行体验活动,用实际行动来继续讲述我和公物的故事。来到图书架的学生,会用胶水把破损的图书进行了修补,还有一些破损严重的图书时间原因我们来不及修补了,我们把它们挑选了出来,准备后面利用时间再进行修补。来到卫生间的学生,会将洗脸盆和墙上的泥点擦干净,将摆放乱的卫生工具摆放整齐了。来到了体育器材室的学生,一般会用抹布将体育器材擦干净了。将摆放杂乱的物品摆放整齐,清扫一下地面。会将损坏的球类挑选出来。来到楼道走廊的学生,会将一些残留在墙壁上的胶布和牙膏刮干净了。把掉下来的作业纸,重新粘好。因为时间原因,没来得及分享故事的小组课后可以和同学继续讲故事。第二节点:为爱护公物的正能量行为点赞。经历过实践活动后再来讲、听故事,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谈感受。(预设:我为我们爱护公物的行为感到自豪。今后我一定会好好爱护公物。公物们看我们这样爱护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看到损坏的公物要及时告诉老师进行修补。以后再看到不爱护公物的行为,我会及时制止的。)老师:门博士也为你们的举动点赞来了。欣赏门博士带来的充满正能量的爱护公物的精彩瞬间。师小结:我们不仅应该爱护学校的公物,也应该爱护校外的公物。爱护公物只是举手之劳,但它却是文明行为的一种表现。习总书记也一直号召我们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第四环节:作业延伸、回归生活。本环节安排两个节点:第一节点:“我和公物有个约定”活动。布置作业,如果你用行动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落实在生活中,就奖励自己一颗爱护公物星星!将爱护公物的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第二节点:“争做爱护公物文明使者”活动。看谁最先获得爱护公物文明使者。总结: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我们的约定,我们一定会像爱护自己一样去爱护公物。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