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资源简介

2021年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班级
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共有学生45名,其中女生21名。从总体上看课堂纪律好,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科学研究气氛浓厚。同学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科学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但还有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在本学期有教学中,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是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教科书釆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入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预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学习活动将更有基础。在本单元中,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并发生巨大变化。
第四单元,“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入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入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还涉及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使用放大镜来观察非生物和生物,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和微小生物。
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们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研究,交流分享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
3.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更多的自然奥秘。
4.了解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组成。
5.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懂得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6.能基于假设,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方案,能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资料查阅、实际测量等形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验证假设,从而建构自己的模型假说。
7.懂得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8.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9.生产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有声、光、电、热、磁等,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10.亲历奥斯特实验、电磁铁搬运大头针实验、改变电磁铁南北极实验、电磁铁磁性强弱对比实验、小电动机工作原理探索实验等,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悟科学探究中各个要素的特征。
11.学习磁能和电能,了解磁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12.体会合理利用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放大镜和显微镜,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使用放大镜来观察非生物和生物,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和微小生物。
2.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特点,懂得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3.懂得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4.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这些简单机械的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5.生产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有声、光、电、热、磁等,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
6.体会合理利用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措施
1.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社会。
5.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6.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










1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1.放大镜
1
机动1课时
2
1.2.怎样放得更大
2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
3
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
3
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
4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1
4
1.7.微生物与健康
1
5
单元复习与检测
1
6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2.1.我们的地球模型
1
机动1课时
6
2.2.昼夜交替现象
1
7
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1
7
2.4.谁先迎来黎明
1
8
2.5.影长的四季变化
1
8
2.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1
9
2.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
9-10
单元复习与检测
1
10-11
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与检测
2
11
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
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1
机动1课时
12
3.2.斜面
1
12
3.3.不简单的杠杆
1
13
3.4.改变运输的车轮
1
13
3.5.灵活巧妙的剪刀
1
14
3.6.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
1
14
3.7.信息的交流传播
1
15
单元复习与检测
1
16
第四单元
能量
4.1.各种形式的能量
1
机动1课时
16
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1
17
4.3.电和磁
1
17
4.4.电能和磁能
1
18
4.5.电磁铁
1
18
4.6.神奇的小电动机
1
19
4.7.能量从哪里来
1
19-20
单元复习与检测
1
20-21
期末复习
总复习与检测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