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19人教版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区域认知)2.运用资料,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3.归纳学习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一般方法。(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KECHENGBIAOZHUN【课程标准】Yourcontenttoplayhere,orthroughyourcopy,pasteinthisbox,andselectonlythetext.Yourcontenttoplayhere,Yourcontenttoplayhere.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一、生态脆弱区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一、生态脆弱区4.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我国的生态脆弱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基本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区、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路交接地区。习总书记: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项目主题: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项目成果:以PPT或视频或研究报告形成进行展讲,观察员依据评价量规进行打分。要求:1.选定一个主题区域(南方喀斯特分布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沙漠边缘/其他自选区域等),用地图清晰呈现该区域的范围。2.用图文资料说明该区域的概况和存在环境与发展问题。3.试着说明两条以上的综合治理措施。4.设计本组项目展示的主题海报。5.组内成员搜集材料、制作和展讲设计等进行合理分工,全员参与。活动观察员:宋佳英周燕张欣洁非洲萨赫勒沙漠项目展示专题地区概述生态问题、形成原因与其他灾害治理措施1.2.3.1●地理位置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大沙漠以南,西起毛里塔尼亚,东到埃塞俄比亚,横贯整个非洲大陆。●气候状况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以上,甚至达到33℃。成因:副压带高气压带控制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使其炎热干燥,降水极少。西海岸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东海岸海洋吹向陆地但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阻挡水汽,并且西海岸有寒流经过。干旱?2生态问题、形成原因与其他灾害突出的荒漠化问题★萨赫勒地区成为“干旱”的代名词,仅在过去100年间,这一地区就经历了3次毁灭性的干旱。★第一次从1910年持续到1916年;第二次从1941到1945年;1968-1973年期间,这个地带发生了严重的气候干旱,雨量大幅度减少。★大旱触发了严重的荒漠化,大片牧场植被遭受破坏,原来被植被固定的沙丘普遍活动,形成地表风蚀斑块或流动沙丘。请在此处输入您的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您的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您的内容请在此处输入您的内容形成原因土地缺少水分和养分植被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的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般的景观催生的其他灾害生态系统退化粮食问题3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绿色长城在这个干旱少雨的地区植树造林,营造一条“绿化长城”,抵御撒哈拉风沙的侵袭,遏制沙漠化,是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数年前提出来的大胆计划。根据计划,有关国家将共同营造一条宽5公里、长7000公里的绿化带。绿化带将西起塞内加尔,横跨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东至吉布提。塞内加尔总统瓦德在研讨会上说,在萨赫勒地区营造“绿色长城”,最关键的是能否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瓦德呼吁萨赫勒地区国家积极修建水库、人工湖和蓄水池,储蓄雨水和地表水,用于植树造林和灌溉农田,形成农、林、牧生产良性循环。(1)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2)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3)增加科技投入,科学养殖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4)加强国际协作,控制人口增长(5)要退耕还牧,限制过度放牧,合理利用现有耕地,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单产(6)大力植树造林,利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7)发展节水农业具体措施THEEND演讲:赵舒悦ppt制作:孙飞扬海报制作:李玥莹材料搜集:张嘉怡焦智群翟鑫雅习近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重点突破】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主题:1.如何分析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2.归纳生态脆弱区的一般综合治理措施。要求:将你刚才记录表的内容在组内分享;讨论并整理关于两个主题问题的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回答问题。时间:4分钟我的课堂展示1.如何分析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地形土壤生物气候水文人口市场经济交通城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自然要素人文要素1.如何分析某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特点、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我的课堂展示2.归纳生态脆弱区的一般综合治理措施。我的课堂展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地矛盾突出监测与监管能力低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科技/产业结构/恢复生态控制数量/提高素质法律/监管宣传教育国际合作……措施原因【方法总结】生态脆弱区的土地易退化,呈现出荒漠化景观,不同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化土壤侵蚀石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分布“三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东北平原黑土分布区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点击高考】2020高考生态恢复建设试题新课标全国卷Ⅲ37题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危害与处理】新高考山东卷16题甘肃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湿地】新高考山东卷19题河流流域【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新课标全国卷Ⅰ1~3题黄土高原治理新高考天津卷1~3题盐碱地【走进高考】(2020新高考山东卷)19.【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2)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讨论,完善答案(分工:1-4组黄土丘陵沟壑区;5-8组风沙区;9-11组冲积平原区)提示:运用图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时间:7分钟【走进高考】(2020新高考山东卷)【走进高考】(2020新高考山东卷)【走进高考】(2020新高考山东卷)19.【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图12),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13),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冲积平原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课堂小结】生态兴则文明兴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近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mp4 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mp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ppt 非洲萨赫勒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严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