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法不可违课件(34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法不可违课件(34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不可违
5.1
学习目标
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2.会分清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
3.了解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
4.掌握遵章守法的要求。
板块一:违法无小事
案例回顾
2021年07月29日,警方逮捕1名64岁老太,该老太于21日由南京江宁区乘坐大巴来扬州,27日因发热前往友好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为初筛可疑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这个老太太从南京来扬州,属于疫情高风险地区,但她没有按通告的规定主动报告疫区旅行情况,没有自行隔离,并主动告知,而且还是借的别人的绿码通行,这是罪状之一。
王老太会被抓吗?为什么?
她进行聚集性的麻将活动,却拒绝配合交代行程,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还造成了疫情的传播,导致多人感染,这是罪状二。上述行为已经不仅仅是涉嫌构成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而是涉嫌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了。
违法行为!
7月21日,当时的南京已经有疫情扩散,属于高风险地区,可是有一名64岁老太太,私自逃离管控辖区,借用别人的绿码,乘大巴来到了扬州。这个老太太没有按规定主动报告,也没有自行隔离,而是连续一周天天去棋牌室打麻将,频繁出入各种人群密集场合。结果她以一人之毒传染了56个牌友,最终导致扬州疫情扩散并封城。
警方已经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南京老太可能将会面临3到7年的刑期。
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违法无小事!
以案说法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请你思考:
王老太最后刑事拘留,说明法律同道德等其它行为规范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对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
可以应当做,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章
第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不可以做,非法的
法的作用
连一连:
我来总结
法的作用
指引
作用
评价
作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违法行为名称
违反的法律
法律责任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再举一例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小组合作:仔细阅读P48相关知识,对P47三个镜头进行深入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
民事违法
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轻微
欠债不还
行政违法
行为
行政法律法规
轻微
扰乱社会治安
刑事违法
行为
刑法
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
或行政处罚)
刑事处罚
严重
故意杀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法律知识小百科
P48
民事责任包括: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制裁包括:
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
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它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它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它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违法行为
的种类
我来总结
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罚款。
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04
OPTION
判断:下列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板块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课本剧表演《小罗的一天》
生活剧场
第一幕
上学路上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
上学放学路上注意些什么?
温馨提示
私家车
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
第二幕
冲动是魔鬼
校园暴力
近日,疑似淮安某一中学的几名女学生之间发生校园暴力的视频在朋友圈传播!视频中出现的两名女生均着装学校校服,一名女生正在撑掴另一名女生,而被打的女生站在原地任由对方打骂没有还手。
被打女生至少被扇了10次脸,次次声音响亮,直击人心。
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及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01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2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3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04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05
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认识危害,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正确拨打火警电话
教你一招
第三幕
谁寄的“货到付款”
我为小罗的______做法点赞!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依法维权!
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购置财产
01
签订合同
02
劳动就业
03
经营创业
04
结婚
05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③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我来总结
违法无小事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法不可违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课堂总结
1.下列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李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B.家长为教育孩子将孩子打成肋骨骨折
C.某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价值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据为己有并拒不返还
D.课间休息时中学生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闹
D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就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③违法行为是指一般违法行为
④违法行为危害社会,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④
D
3.
下列属于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是(

①行人闯红灯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③明知是赃物还购买
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D
4.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棵树上刻下“xx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

①是违纪行为力
②是一般违法行为
③是犯罪行为
④是严重违法行为
⑤是行政违法行为
⑥是民事违法行为
⑦应受刑罚处罚
⑧应受行政制裁
⑨应承担民事责任
⑩比较严重
A.①⑩
B.
③④⑤⑦
C.
②⑥⑨
D②⑤⑧
D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