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讲 工业生产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讲 工业生产活动

资源简介

沭阳府苑中学高三年级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刘小平 编写时间:2012-4-20
【课题】专题四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讲 工业生产活动
【考点】1.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工业生产活动对地域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工业区位的选择
1.影响工业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2.环境因素的影响
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要考虑两方面:
3.五类工业部门及其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产品)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市场指向型工业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原料、体积增大)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
动力指向型工业 能源 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能耗大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耗体力多,廉价,技术要求不高 
技术指向型工业 知识和技术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高,利于开发新产品
4.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几方面考虑。
(1)自然条件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2)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接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社会协作条件好、市场前景广阔。
(3)从环境的角度,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风向;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考虑污水的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另外,城区工业布局遵循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是: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有组织地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也会发生变化。当某个因素发生变化后,就会在国家或地区引起一系列工业新趋向,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新工业区,带动一片工业地域的形成。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等。
5.常见的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
规范性语言表达
航天发射场 地理位置(纬度较低,节约能源);利于国防;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周围人口稀少或海域面积广;晴天多,大气稳定;技术水平高;能源充足等
航天回收场 地形单一、平坦;河网稀疏;植被为草原;晴天多,大气稳定;人烟稀少;交通便利等
海水制盐 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沿海滩涂广阔;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周围加工能力强等
钢铁工业(以鞍钢为例) 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靠近京哈、哈大铁路线,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有辽河的水源;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远郊等
石油化学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或原料产地);有输油管道;远离水源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等
棉纺工业 靠近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接近市场;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交通便利等
食品厂 污染少,位于城区,接近市场;原料充足;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等
酿造厂 有优质水源;原料充足、质量好;位于河流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接近市场;工艺先进;周围消费能力强等
微电子 临近航空港和高速公路;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中心;信息通达度好;基础设施完善;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等
水泥厂 原料充足;交通便利;靠近钢铁厂,利于废物的利用;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等
炼铝厂 附近铝矿丰富;有廉价的海运;有廉价的水能;接近消费市场等
汽车厂 原材料充足;交通便利;资金技术雄厚;信息通达度好;社会协作条件好;周围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购买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
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或接近燃料、原料产地,占领市场,避免贸易壁垒等
工业的集聚 存在生产联系或存在空间联系,在地理上相互靠近,及时反馈信息,相互协作,降低成本,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工业的分散 大型产品原料和零部件多,地域上分散,组成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消耗的燃料、原料少,产品轻,运量小;加上地价低、基础设施完善,利于环境保护等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主要的工业地域
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2.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扩展
工业分散是与工业集聚相反的一种新的工业地域联系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原有的老工业区工业密集,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促使企业到其他条件比较合适的地区发展,这样可以缓解工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2)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3.典型工业地域的特点及借鉴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交通方便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市场稳定
特点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发展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对我国的企业的借鉴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规模生产 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行体制
4.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时,可“对症”采取措施:
5.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京津唐地区 沪宁杭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位置 辽宁省中部、南部 北京、天津、唐山地区 上海、南京、杭州地区 珠江三角洲
发展条件 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 丰富的铁、石油、海盐等资源;有统一的电网;便利的铁路、公路、近海运输;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油田 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统一的电网;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靠近香港、东南亚,多侨乡,可利用外资发展工业
工业中心 沈阳、大连、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部门 钢铁、煤炭、造船、化工 钢铁、化工、机械、纺织、食品、采煤、冶金、陶瓷等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 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
特点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限制因素 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水源缺乏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能源矿产资源不足
发展方向 更新设备、提高质量、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 钢铁、电子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高档轻纺 结构轻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典例剖析】
【例1】 (2011·新课标)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例2】 (2011·广东)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2)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
【例3】 (2011·江苏)甲图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乙图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2012·衡水市期末考】衡水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6℃,海拔20米。衡水老白干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水质清澈透明,纯净甘甜。小麦制曲是衡水老白干的核心技术。读图和资料回答1~2题。
1.左图产品工业属于( )
A.技术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劳动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右图所示内容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 D.推动循环经济
【2012·北京海淀期末考】图3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劳动力因素、科技因素和其它因素的三角坐标图”。回答3—4题。
3.序号①代表的工业企业可能是 ( )
A.电子装配 B.石油加工
C.钢铁冶炼 D.蔗糖生产
4. ②类工业部门为主形成的工业地域可能是( )
A.鞍山钢铁基地 B.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德国鲁尔工业区 D.美国“硅谷”
【2012·衡水期末考】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
A.钢铁 B.汽车制造
C.汽车销售 D.机械
6.该核心产业进军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
A.研究 B.设计
C.零部件生产 D.组装
7.【2012·南京、盐城一模】2011年4月,沈阳经济区被正式批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鞍山、本溪、阜新、抚顺等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该经济区城市体系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该城市的主要职能有 。
(2)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简述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该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