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沭阳府苑中学高三年级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编写人:刘小平 编写时间:2012-4-21【课题】专题四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讲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考点】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交通运输的选择1.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指标比较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按运费价格 由大到小为: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二、铁路线、公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 ①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②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的制约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三、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典例剖析】【例1】 (2011·全国)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3)题。(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3)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例2】 (2011·全国)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行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课堂检测】【2012·浙江湖州期末考】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图回答1—2题。1.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A.T1 B.T2 C. T3 D. T42. 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 工业化程度提高 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2012·北京朝阳期末考】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9,完成第3—4题。3.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