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5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
B.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D.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2.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3.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A.0.2g B.0.4g C.2.5g D.5g
4.右图显示跳水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下列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是(忽略空气阻力)
5.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14J B.10J C.2J D.-2J
二、双项选择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 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错选、不选得 0 分.)
6.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A.开普勒将第谷的大量的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7.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 年4 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l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B.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
C.向心加速度比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D.运行速度大于7.9km/s
8.如图所示,用一轻绳系一小球悬于O点。现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释放,不计阻力。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合力不变 B.小球所受的合力做正功
C.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D.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9.用起重机提升货物,货物上升过程中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在t =3s到t =5s内,重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1、绳索拉力对货物做的功为W2、货物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3,则
A.W1>0 B.W2<0 C.W2>0 D.W3<0
10.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F阻大小不变,上升最大高度为h,则抛出过程中,人的手对小球做的功是
A. mv02 B.mgh C. mv02+mgh D.mgh+F阻h
第II部分 理科生做(文科生勿做)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不同的。“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是12h;“二号”是地球同步卫星。两颗卫星相比__________号离地面较高;__________号观察范围较大;__________号运行速度较大。若某天上午8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某城市的上空,那么下一次它通过该城市上空的时刻将是__________。
12.质量为4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2 ,在大小为F=500N,方向与水平面成α=37°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前进l=10m。(取,求在此过程中
①力F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J  ②摩擦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③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④合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 J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本题10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寒宫中的嫦娥不再寂寞,古老的月球即将留下中华儿女的足迹。航天飞机将作为能往返于地球与太空、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飞行器,备受人们的喜爱。宇航员现欲乘航天飞机对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的圆轨道上运行的月球卫星进行维修。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m,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根据以上信息求:
(1)月球的质量;
(2)维修卫星时航天飞机绕月球运行的周期。
14.(本题10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4m/s的速度水平匀速运动。一质量=1kg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地放到皮带A处,物块与皮带间的滑动动摩擦因数=0.2,A、B之间距离=6m。取。
(1)试判断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2)求物体运动到传送带右端B时的速度;
(3)求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多少功?
15.(本题14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粗糙的水平面在B处与倾角为光滑的斜面BC连接,一滑块(可看作质点)从水平面的A点以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AB间的距离,取。求:
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若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后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滑块的着地点与C点的距离。
第III部分 文科生做(理科生勿做)
三、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迹如果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则常数k的大小
A.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B.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有关
C.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发现的
B. 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只适用于体积比较小的物体之间
C.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D. 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B.“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
C.在公式中,G称为引力常量,没有单位
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空人受平衡力作用才能在太空舱中处于悬浮状态
B.若卫星轨道越高,其绕地运行的线速度越大
C.地球球心与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D.牛顿发现无论是地面的物体,还是在天上的物体,都要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15.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所受的引力为
A. G/2 B.G/3 C.G/4 D.G/9
16.宇航员在火箭发射、飞船运行和回收过程中,要承受超重或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是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在绕地球匀速运行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C.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D.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17.地球上站着两位相距非常远的观察者,都发现自己的正上方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相对自己静止不动,则这两位观察者的位置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是
A.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B.一人在南极,一人在北极,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
C.两人都在赤道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不等
D.两人都在赤道上,两颗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一定相等
18.对于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的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卫星而言,是指轨道半径
B.对地球表面的物体而言,是指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C.对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而言,是两球体之间的距离
D. 对人造卫星而言,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高度
19.宇宙飞船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R2,R1>R2,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A.线速度变小 B.角速度变小 C.周期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20.假如一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v=r,可知卫星的运行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1.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航天员在轨道舱内停留时间的增加,体育锻炼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器材适宜航天员在轨道舱中进行锻炼的是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22.如图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B.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c
C.同步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23.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所以卫星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B. 同步卫星可以停留在北京的上空
C. 同步卫星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 所有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速率都相同
24.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C.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D.它是圆形轨道上同步卫星匀速运行速度
25.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力 B.加速度 C.功 D.速度
26.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B. 物体做功越多,物体的能就越大
C. 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D. 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功来量度
27.下列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做功问题中,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必定做功 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作用力做功数值一定等于反作用力做功数值
D.单纯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不能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
28.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 D.始终做正功
29.讨论力F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做功的多少
(1)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是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2)用水平推力F推质量为2m的物体沿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前进了s.
(3)斜面倾角为θ,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向上推进了s
A.(3)做功最多   B.(2)做功最多 C.做功相等     D.不能确定
30.一学生用100 N的力将质量为0.5 kg的球以8 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20 m远,则这个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A.2000 J B.16 J C.1000 J D.无法确定
31.汽车沿一段坡面向下行驶,通过刹车使速度逐渐减小,在刹车过程中
A.重力势能增加 B.重力势能减少 C.重力做负功 D.动能增加
32.高台滑雪运动员腾空跃下,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落过程中该运动员机械能的转换关系是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33.如图是位于锦江乐园的摩天轮,高度为108m,直径是98m。一质量为50kg的游客乘坐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旋转一圈需25min。如果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他到达最高处时的(取g=10m/s2)
A.重力势能为5.4×104J,角速度为0.2rad/s
B.重力势能为4.9×104J,角速度为0.2rad/s
C.重力势能为5.4×104J,角速度为4.2×10-3rad/s
D.重力势能为4.9×104J,角速度为4.2×10-3rad/s
3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 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35.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所示.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
A.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小朋友做功
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增加
C. 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
D. 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不做功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月考
高一物理答题卷(必修2)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单选题 双选题 填空题 15 16 17 成绩
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11.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J ___________ J _____________ J _____________ J
13.(10分)
14.(10分)
15.(14分)
高一物理5月月考(必修2)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B C D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选错、不答的得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BD AC BC CD AD
三、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A D B A C C D A D
题号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B D D B C D D D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B B C C A A
11.风云二 、风云一 、 风云一 、 第二天上午8点
12.4000J -200J 0 3800J
15. 【解析】(1)滑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有:
(4分) 解得 (2分)
(2)设滑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有: (2分)
解得 (1分) 故滑块将做平抛运动 (1分)
假设滑块不会落到斜面上,平抛运动时间为,由平抛运动公式
则 设滑块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x,则
由于x=1.6m,所以假设正确。 (判断3分)
滑块的着地点与C点的距离: (1分)
EK
t
O
A
EK
t
O
B
EK
t
O
C
EK
t
O
D
0
v/m·s-1
t/ s
2
2
1
3
4
5
A
B
C
h
A
B
C
h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文理必做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 B.白磷自燃 C.燃放爆竹 D.干冰气化 2.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是4He的同素异形体 B.比4He少一个电子
C. 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3.下列各项表达式正确的是( )A. N2的电子式: B.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为 O-C-OC.NaCl的电子式: D.F - 的结构示意图: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5.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氧化钠熔化6.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A.NaCl  B.Cl2  C.HCl   D.NaOH 7.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C.酸性强弱:H4SiO4<H2CO3<HNO3 D.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8.从我国西部开采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供给上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甲烷 B.氢气 C.一氧化碳 D.乙烯
9.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B.在光照条件下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D.丙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
10.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分子中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1.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混合气通过盛有过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B.混合气与过量氢气混合
C.混合气与足量溴蒸气混合
D.通过装有过量溴的CCl4溶液的洗气瓶
12.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下列的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4.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是( )
A.V(H2)==0.1 mol/(L·min) B.V(N2)==0.1mol/(L·min)
C.V(NH3)==0.15mol/(L·min) D. V(N2)==0.002mol/(L·s)
15.下列结构简式代表了几种不同的烷烃(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A和B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A(g)+3B(g)3C(g),只有反应到达平衡时才具有的性质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1:3:3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 的同时生成n molBC.A、B、C三种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ν(A)、ν(B)、ν(C) 之比为1:3:3
17.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H3CH3与CH3CH(CH3)2 B.CH2=CH2与CH3-CH=CH2
C. D.
18.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此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 Cu Zn CuCl2
B Zn Cu H2SO4
C Cu Zn CuSO4
D Cu Zn ZnCl2
19.对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A.锌片溶解了32.5克 B.锌片增重了32.5克
C.铜片上放出了1克氢气 D.铜片上放出了1mol氢气 ( )
20.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
D.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理科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1.(6分)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 ===2H2O(l);
ΔH=-572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反应物能量总和。
(2)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 572 kJ
(填“>”、“<”或“=”)。
(3)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装置,其构造如右图所示: 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它是将      能
转化为    能的装置。
22.(8分)A、B、C三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比氩原子少, A和C处于同主族, 两者间隔一周期, 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两者核电荷数之差为5, B原子核外第3电子层比第2电子层少两个电子, 则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它的电子式是  它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它的电子式是   ,它属于  化合物。
23.(8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如: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 ②
③ ④
24.(12分)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3)工业上用乙烯水化制乙醇 ;
(4)聚丙烯的生成 ;
25.(6分)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反应:A(g)+2B(g)=3C(g)。反应2 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求:(1)2 min末B、C的浓度。(2)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26.(10分)有A、B两种烃,它们的组成相同,都约含85.7%的碳,同温同压下烃A蒸气密度是氢气密度的35倍,A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的产物C;烃B式量比空气的平均式量稍小,且最简式与A相同;烃A、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通过计算写出:(1)A、C的分子式;(2)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3)C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文科第Ⅱ卷(选择题 共50分)(21—50题为文科选答题,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理科考生勿涂!!!)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21.某学生在化学实验报告上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测量读数合理的是( )
A.用量筒量取5.23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
C.用容量瓶配制180 mL某溶液 D.用广泛的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值为3.5
22.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NO2 B.SO2 C.CO2 D.NO
23.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
A.锌与稀硫酸反应 B.甲烷热分解 C.电解水 D.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24.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了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
2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υ(H2)=
O.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O.9 mol/L D.1.2 mol/L
26.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不可能有( )
A.CH3Cl B.H2O C.CHCl3 D.CCl4
27.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 ,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O2、SO3和SO2中
28.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
③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A.①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29.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中 ( )
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
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0.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四、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D.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3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 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33.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B
A.Na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34.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A.SO2与O2 B.CO与O2 C.NH3与HCl D.NO与O2
35.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36.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中,需要应用过滤这种分离方法的是( )
A.海水淡化 B.分离豆浆和豆渣 C.用海水晒盐 D.分离污水中的泥沙
37.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用焰色反应才能区别的是( )
A.KNO3和NaNO3 B.NaCl和KCl
C.NaNO3和KCl D.BaCl2和NaOH溶液
3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H- + H+ === 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2+ === Zn2+ + Cu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42- === BaSO4↓
3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发现取量过多,不能将过量试剂倒回试剂瓶中
B.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回收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立刻转移到容量瓶中
4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水银温度计不慎摔破,水银洒桌面上,立即覆盖一层泥沙
B. 在无药量说明的情况下,取用稀硫酸10mL
C. 把盛有液体的蒸发皿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
D. 实验室中进行可燃性气体燃烧性质实验时,必须先验纯、后点燃
41.下列对同系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
B.同系物必为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的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
D.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为14的整数倍
42.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A.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式相同,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D.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
43.下列反应中气体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
A.Cl2通入水中 B.Cl2通入水Na2SO3溶液中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 D.NO2通入水中
44.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A.S→SO3 B.SiO2→Na2SiO3 C.Na2O2→Na2CO3 D.SiO2→H2SiO3
45.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颜色相同 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46.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A.新制氯水 B.液氯 C.氯气 D.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47.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C.燃烧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D.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
48.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所含的主要元素有C、H,燃烧后生成的化合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B.高温下,煤与水蒸气反应生产水煤气是吸热反应
C.应大力开发新能源,目前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作能源
D.化石燃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燃烧
4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
B.电子从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流出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D.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50.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理科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答卷
(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1.(6分)(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填“>”、“<”或“=”)。
(3)它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22.(8分)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它的电子式是  它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它的电子式是    ,它属于  化合物。
23.(8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 ②
③ ④
24.(12分)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
(2)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3)工业上用乙烯水化制乙醇 ;
(4)聚丙烯的生成 ;
25.( 6分)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反应:A(g)+2B(g)=3C(g)。反应2 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求:(1)2 min末B、C的浓度。(2)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小来表示2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26.(10分)有A、B两种烃,都约含85.7%的碳;同温同压下烃A蒸气密度是氢气密度的35倍;A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生成的产物C;烃B式量比空气的平均式量稍小,且最简式与A相同;烃A、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通过计算写出:(1)A、C的分子式;(2)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3)C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5月月考试卷答案
高 一 化学


稀硫酸
金属导线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万用答题卡上;并将本答卷纸中姓名、班级、座号填写清楚,无相关信息的答卷无效。
2.本卷第一部分为文理科必答题,第二部分为文理科选答题,请考生根据自己的选科决定选择相应部分答题。超出规定答题的,全卷答案无效。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笔在答卷纸上作答。使用铅笔、蓝色笔和涂改液的答卷无效。
4.主观题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文理必答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右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1~2题。
1. 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 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 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 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 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读右图“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反映(  )
A.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 长率无关联性
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 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转移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右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  )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 心迁移
B.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C.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西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必然联系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6~8题。
6.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7.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8. 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右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9.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0.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
11. 该国公共住房( )
A. 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 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12.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 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B. 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 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 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下面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表完成13~14题。
中心地[来商品等级    A B C
123456789 √√√√√√√√√ √√√√√√√ √√√
13.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B>C D.AC
14.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中心地最适合的是(  )
A.B1 B. B6 C. C6 D.A
15.影响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积极实施扩容改造项目,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A.商品农业 B.传统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17.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种植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昼夜温差大 ④病虫害较少 ⑤灌溉水源充足 ⑥热量条件好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
读右图我国小麦分布区图,回答18~19题。
18. ①、②、③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A. 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  
B.国家政策的差异
C. 地形的差异
D.气候条件的差异
19.③、④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却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
B.天气状况差异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
C.海拔高度差异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
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
右图为三个农业区的基本情况,读图回答20~22题。
20.假设①地区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多,那么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1.假设②③两地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少,则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②地相同
B.②地农业具有灵活性,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比重
C.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地广人稀的地区,其地域类型与③相同
D.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提高机械化水平
22.有关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可能为游牧业 B.一定是大牧场放牧业
C.可能是乳畜业 D.是我国东部农耕区畜牧业
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23~25题。
23.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24.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25.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右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种不同污染类型的工厂。据此完成26~27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下列工业属于乙类工厂的是(  )
A.化工厂、炼油厂
B.水泥厂、服装厂
C.火力发电厂、酿造厂
D.造纸厂、印染厂
27.下列有关图中工业规划的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③处各类都可以
B.④处何种工厂都不妥
C.①处可布局乙类,也可布局丙类
D.②处可布局丁类,也可布局乙类
28.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  )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
B.劳动力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C.跨国公司抵制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在不断变化
右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回答29~30题。
29. 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 
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D.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30. 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家具制造 B.炼铝
C.精密仪表 D.制糖
第二部分 选答题 (一)文科选答题(40分)
二.综合题
31.读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 图。 (2分)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6分)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该国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4分)
3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
(1)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________,区内企业主要是由于共同利用________而集聚在一起。(4分)
(2)滨海新区七大主导产业中的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共同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分)
(3)近年京津唐地区的一些工业纷纷向滨海新区集聚,试分析其原因。(6分)
(4)简析天津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
(二)理科选答题
右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是
A. a——德国 B. b——尼日利亚
C.c——印度 D.b——日本
32.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2011年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示意图,完成以下33~34题。
33. 未来人口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4. 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甲
B.最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丙
C.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乙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丁
读右图中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回答35~36题。
35.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36.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2015~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2025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逐步减少
读右图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 有关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总体上看,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 该城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 影响该城市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因素
D. 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38. 近年来该城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该城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②该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③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珠三角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39~40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9亿
39.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15.1亿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40.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41~42题。
41.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42.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租、市场 D.政策、地租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此回答43~44题。
43.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
A.小城市 B.中等城市 C.大城市 D.特大城市
44.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回答45~47题。
45.关于书店与书亭的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服务范围小,只集中分布于两个地点
B.书店服务范围大,因为所售商品的等级低
C.书亭服务范围大,覆盖整个城区
D.书亭服务范围小,因为它所服务的人口少
46.关于该城市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C.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6倍
D.书店等级高、数量少,书亭等级低、数量多
47.根据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各点应布局书店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图6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6,完成48~49题。
48.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49.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
读甲城地理位置和城市用地结构图,回答50题。
50.在甲城的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来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开心农场”是一款网络游戏,结合下图回答51~52题。
51.在种植图中作物的过程中的决定性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 B.化肥农药
C.市场 D.科技水平
5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小
C.单产低 D.机械化水平低
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53~54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6% 14% 85% 多
② 8% 92% 89% 少
53. 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54.提高②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55~57题。
55.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56.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57.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及需
A. 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58.温室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如农谚所言,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秧”。据此回答59~60题。
59.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21世纪教育网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
60.以上现象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差异性
下图表示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状况,读图完成61~62题。
61.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专业分工程度低 ②总体生产能力强 ③各企业团结合作 ④各企业之间联系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2.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右图货物单位重量价格与经济运距关系图,回答63~64题。
63.分别提供四种货物的职能单位,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煤 B.水泥 C.钢管 D.精密仪表
64.从布局看,提供下列产品的工业部门最适宜分散布局的是
A.煤 B.水泥 C.钢管 D.精密仪表
读图,回答65~66题。
65.假设每生产一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甲、乙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 km,甲、丙两地相距8 km。每吨煤炭、铁矿石和钢材每公里的运费分别为0.2元、0.12元和0.35元。甲为钢铁的消费市场,仅从运费方面考虑,图中最适合建设钢铁厂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和丙之间
66.结合上题答案,选择在该地建厂的原因中除了运费之外的原因是
A.靠近河流运输方便 B.乙地靠近铁矿
C.丙地靠近煤矿 D.乙和丙之间环境污染少
下图为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目前全球五百强的跨国公司有50多家在北京海淀区登记注册,其中包括三井特产、NTT、株式会社、西门子公司、惠普公司、宝洁公司、摩托罗拉、微软公司等。据此完成67~68题。
67.世界著名公司企业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  ②优惠的政策条件 
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高  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68.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优美  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 
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中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图,回答69~70题。
69.图示工业区内的工业(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高技术工业为主
C.以大型企业为主 D.以轻工业为主
70.该工业区内生产的产品可能为(  )
A.毛纺织品 B.钢铁
C.矿山机械 D.煤炭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
高一 地理答题卡(2012.5.30)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C A D B B C C B A D A C C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B A D D C A B C A D A D A D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C A B C C A A D A C C D A B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D C D D A B A C A D C C C D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A C A A C D D D A A D C D A
二、综合题答案
32. (22分)解析: 解答本题要把握以下几点:
(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建立在共用基础设施基础上的。
(2)天津有丰富的石油、海盐等资源,且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3)京津唐地区的产业向滨海新区迁移可以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城市压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可从工业投入因素上分析。
答案: (1)东南部(2分) 基础设施(2分)
(2)原料和市场(4分)
(3)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和城市交通与环境的压力;便于原料和燃料的输入与产品的输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综合效益。(6分)
(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土地优势、资源(石油、海盐等)丰富、工业基础良好、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政策支持。(8分)
31.(18分)
(1) (2分)
(2)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2.(22分)
(1) ; (4分)
(2) ; (4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一、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 A与b B. Y与y C. E与E D.F与f
2. 下列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极体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3.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4. 右图A、B是某种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内有染色体8条,B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0对
B.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A细胞会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D.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能直接与卵子结合
5.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实验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孟德尔使用豌豆杂交的实验
6. 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A.♀<♂   B.♀A∶♂a=1∶1   C.♀A∶♀a=1∶1   D.♀=♂
7.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甲:P黑斑蛇×黄斑蛇  乙:F1黑斑蛇×F1黑斑蛇 
F1黑斑蛇、黄斑蛇  F2黑斑蛇、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显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8. 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已知实验用的细菌大约每20 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B.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实验②
C.用15N标记的DNA作为模板,用14N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第三次复制后50%的DNA分子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50%的分子全部含14N
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边解旋边复制
9. 下列关于DNA或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荚膜
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
C.可利用DNA做亲子鉴定是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 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DNA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的一段,若其中一条链含有40个腺嘌呤,则该链一定有40个胸腺嘧啶
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12. 豌豆的纯合红花与纯合白花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连续自交两代。则F3代中纯合体占
A.1/8 B. 3/8 C.3/4 D.2/3
13. 一对雌、雄蛙若要繁育出1 000只蝌蚪,从理论上讲,至少需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数为
A.各250个        B.各1 000个
C.250个和1 000个     D.1 000个和250个
14.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5. 一个双链DNA分子的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27%,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这条链碱基的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9%   B.18%      C.23%     D.24%
16.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
B.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
17. 下列各项能用2n来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子代DNA分子中不含母链的DNA分子数
B.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的种类
C.具有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
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的比例
18.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19. 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14N培养基中进行复制,当测得含有15N的DNA分子数为12.5%时,该DNA分子的复制次数是
A.1 B.2 C.3 D.4
20. 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21. 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0,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6对碱基 D.93对碱基
22. 人体内的核酸类型包括DNA、信使RNA、转运RNA、核糖体RNA四种,其中属于信使RNA功能的有(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携带密码子 ③与DNA进行碱基互补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④
23. 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根据相关知识和以上资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也含有可以转录、翻译的功能基因
B.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
C.线粒体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细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受损相关
24.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完成
25. 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 D.24%和30%
26. 下图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说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
C.②③④⑤的最终结构各不相同
D.合成①的场所在细胞核,⑥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27.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需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8. 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颜色基因为A、a,翅型基因为B、b。则眼色与翅型性状的遗传方式分别是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性 3 1 0 0
雄性 3 1 3 1
A.常染色体遗传、伴X 遗传 B.伴X遗传、常染色体遗传
C.都是伴性遗传 D.都是常染色体遗传
29.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30. 下图为舞蹈症(显性基因B控制)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Ⅲ7和Ⅲ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
A.5/6
B.3/4
C.1/2
D.100%
第二部分:文科必答题
3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出现四分体
32. 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A、B、C都不对
33. 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0% B.25% C.100% D.无法确定
34.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A.F1的基因型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
C.F1相关基因的结构 D.F1产生配子的比例
35. 下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36. 如图,用a表示DNA,用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图中四者关系正确的是
37.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38.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39. 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球菌和缺乏细胞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4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41. 分裂旺盛的细胞中,用15N标记的某种碱基最初出现在细胞核中,然后逐渐转移到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上,一般地说,被标记的碱基不可能是
A.腺嘌呤 B.胸腺嘧啶 C.尿嘧啶 D.鸟嘌呤
42. 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缠绕而成
B.两条链的碱基以严格的互补关系配对
C.DNA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相连
D.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链接构成基本骨架
43. 实验室内模拟生物的DNA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
①ATP ②DNA分子 ③酶 ④转运RNA ⑤信使RNA 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⑦适宜的酸碱度 ⑧适宜的温度
A.①②③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⑦
44. 下列关于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D.一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DNA
45. 一个t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CGA,此t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密码子CGA) B.丙氨酸(密码子GCU)
C.酪氨酸(密码子UAU) D.谷氨酸(密码子GAG)
46. 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密码子位于DNA上,构成的碱基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构成碱基相同
C.遗传信息和密码子都位于DNA上,构成碱基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位于mRNA上,若含有遗传信息的模板链碱基组成为TCA,则遗传密码的碱基构成为AGU
47. 对tRNA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
C. 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上的密码子
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
4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非线性排列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D. 基因不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49.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以及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依次为:
A.a、a B.1/a、a C.1、1 D.1/a、1/a
50.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以及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依次为:
A.a、a B.1/a、1 C.1、1 D.1/a、1/a
第三部分:理科必答题
三、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51. (9分)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纯种康贝尔鸭♀×纯种金定鸭♂ 纯种金定鸭♀×纯种康贝尔鸭♂ 第1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自交 第2组的F1♀×康贝尔鸭♂
后代所产蛋(颜色及数目) 青色(枚) 6178 7628 2980 2730 1705
白色(枚) 0 0 1005 918 1684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 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 现象,比例都接近 。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为 ,该杂交称为 ,用于检验 。
(4)运用 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其实质是 。
52. (10分)如图所示,在a、b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对碱基。四支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
(1)a、d两试管内的产物是相同的,但a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d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2)b、c两试管内的产物都是__________,但b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c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b试管的产物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碱基,有__________个密码子。
(3)d试管中加入的酶比a试管中加入的酶多了__________。
(4)若要在b试管中继续获得多肽,则至少还应加入_____ 和 。
53. (5分)下图是某半乳糖血症家族系谱图的家族系谱图,设该病由A、a基因控制,(已知7号为纯合子)。请据图回答:
(1)控制该种半乳糖血症的是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基因。
(2)1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它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
(3)若10号个体与一患者婚配,所生的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
(4)若14号个体与一患者婚配,已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假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54.(7分) 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可断定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而不是 .具体是用32P标记 ,用35S标记 .
(2)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 中的 上进行的.
(3)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值为
A.34%、14% B.22%、30% C.14%、34% D.20%、28%
55.(9分) 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中文写出下列名称:
 1    2 5
(2)指出图中错误之处:        。
(3)DNA分子具有多样性,主要是因为图中的[ ] 排列可以千变万化
(4)DNA的复制是边    边 过程, 复制的方式叫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月考
高一理科生物答卷(5.30)
班级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空格,每空1分,共40分。
51.(9分)(1)__________(2)____________ 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10分)(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3.(5分)(1)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54.(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55.(9分)(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D CD CD AB CD AC BD BC AB CD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A B C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C B C C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D C C D B A C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A D B D C B A B
(1)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的蛋白质 噬菌体的DNA 噬菌体的蛋白质 (2)细胞质 核糖体 (3) A
55.(9分)(1)胞嘧啶 腺嘌呤 脱氧核糖
(2)C跟G之间的氢键应为3个
(3)8 碱基对
(4)解旋 复制 半保留复制
第4题图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2.在普林尼《自然史》中有这样的记载:“赛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远近,丝生于树上,取出后浸于水中,再取出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绮,贩运至罗马。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
A.古罗马和中国已经有丝绸贸易 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 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3.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4.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 )
①炼钢法 ②白瓷生产技术 ③松江特产棉布 ④用煤冶铁技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6.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7.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有( )
①扩大了生产规模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③改善了经营管理水平 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9.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外合资的结果 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
10.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11.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其根本原因是( )
A.这些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B.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 D.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12.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13.“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4.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 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胡乔木在《中国为什么犯20年的“左”倾错误》一文中指出:“1958年以后,中国经济工作所追求的另一个和最重要的主题是革命化或不断革命。……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已经由发展生产力,一变而为纯洁生产关系。”体现上述思想的重大活动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工业化建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6.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17.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1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19.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0.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
洋泾兵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意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对西方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日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得清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地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2.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这主要是由于(  )
A.工农群众人数众多 B.电影拍摄者都是工农群众
C.战争题材易于吸引观众 D.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3.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依据这一媒体特性与影响,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无限拓展青少年的知识
B.使人们了解无限宽阔的世界发展和未来变化
C.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精神带来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网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
24.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25.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26.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7.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指令性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28.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29.西欧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B.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 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阶级矛盾
30.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障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第二部分 选答题
(一)文科选答题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3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3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请回答:
(1)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3分)
(2)吴老太爷醒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请列举(3分)
(3)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33.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制定和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到1939年,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 《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何种经济理论?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4分)
(二)理科选答题
三、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31.在某次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铸造于何时,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32.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 )
A.邸店 B.柜坊 C.飞钱 D.坊
3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34.民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
A.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朝中叶以后
35.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务 D.封闭边疆固守疆域
36.“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统一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3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
38.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39.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开始于英国,而后推广到其他国家
B.英国由此变成“世界工厂”
C.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D.内燃机技术应用到交通业,促进了交通业的发展
4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技术进步最大推动力的是( )
A.生产发展的需要 B.科学理论的进步
C.工匠的研究 D.社会秩序的安定
4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42.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3.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
B.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
44.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1918年,碰巧遇见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 )
A.张謇自身善于经营 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掠夺 D.他是状元,身份特殊
45.1948年4月2H《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6.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手工业合作化 B.农业合作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教育现代化
47.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
48.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
4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5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
C.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5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目标确立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5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广东 ( )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优势 ②作为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5.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是因为上海(  )
A.人口众多  B.经济发达 C.开放最早 D.思想最新
56.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制,下列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服饰是( )
A.西装 B.中山装 C.长袍 D.马褂
57.为了进一步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饮食水平,并为低收入职工实现安居乐业,党和政府发起了( )
①菜篮子工程②西气东输工程③安居工程④南水北调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8.交通工具的进步给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 )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自行车
59.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 淞沪铁路 B. 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 京汉铁路
60.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是在( )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61.2009 年10 月1 日,建国60 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世界各地的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 )
①电影 ②电视 ③广播 ④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2.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63.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4.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情绪
65.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66.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6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A.亚当 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办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统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68.“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
6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70.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5月考试历史试卷
高一 历史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D C A C D B B A C D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D C D D C B C D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B B D B B D B D B A A A C A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C C A A C A C A D C B D A B A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C C C B D D C B A B
答案31.(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共3分)
32. ⑴轮船、汽车、电灯、摩天大楼、旗袍 (任意三点给3分)
⑵西式婚礼、西餐、西装、点头鞠躬、握手、电话、电影等等(任意三点给3分)
⑶①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往行、习俗风尚等,都出现了新特征。(2分)
②以吴老太爷为代表一部分社会守旧群体,在社会进步面前,己远远落后于时代,表现为封建保守、愚昧落后。(2分)
③虽然时代变了,但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2分)
33(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克服经济危机,恢复经济发展。(2分,任意一方面) 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1分)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宽,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比较齐全;面向低收入阶层;政府主导国家福利;国家立法加强福利建设。(3分,任意三点)
(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6分,每点2分)
(3)认识: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措施的前提,经济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施社会福利措施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加强对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防止培养惰性思想。(4分,任答2点,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
1、如果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有关系式( )
A、  B、  C、  D、以上均不可能
2、已知点Q在直线x-y+1=0上,点P(0,-1),若直线PQ垂直于直线x+2y-5=0,则点Q的坐标是( )
A、(-2,1) B、(2,1) C、(2,3) D、(-2,-1)
3、 已知某工厂工人某天加工的零件个数的茎叶图如右图所示,那么工人生产的零件个数超过130的比例是( )
10111213 780222366677800122344667880234
A、 13.3% B、10% C、 D、
4、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A、2x-y+5=0     B、2x+y+5=0或2x+y-5=0 
C、2x-y-5=0 D、2x-y+5=0或2x-y-5=0
5、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是( )
A.、7.5% B、70% C、2.5% D、 75%
6、集合,其中r>0,若 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r的值是( )
A、3  B、7  C、3或7  D、5
7、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 ...,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3, ...,10.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规定如果在第一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那么在第组中抽取的号码个位数字与-1的个位数字相同.若 m=2,则在第8组中抽取的号码是( )
A、80 B、 70 C、89 D、79
8、函数(的最大值是( )
A、-2  B、2  C、3 D、
9、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比大,另一个根比小,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甲、乙两车从A地沿同一路线到达B地,甲车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另一半时间的速度为,乙车用速度行走了一半路程,用速度行走了另一半路程,若,则两车到达B地的情况是 ( )
A 、 甲车先到达B地 B、甲车先到达B地
C 、同时到达 D、不能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若且,则的最小值是 。
12、圆上到直线x+y=0的距离为的点有
个。
13、如果直线与直线x+y-1=0关于x+2y=0对称,则直线的方程是     。
14、已知直线l过点P(-1,2),且与以A(-2,-3)、B(3,0)为端点的线段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共计80分)
15、(本小题 12 分)解关于x的不等式
16、(本小题 12 分)一个圆切直线于点,且圆心在直线上,求该圆的方程。
17、(本小题14 分)某家具厂有方木料90,五合板600,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五合板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五合板1,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怎样安排生产可使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利润最大是多少?
18、(本小题 14 分)已知方程.
(1)若此方程表示圆,求的取值范围;
(2)若(1)中的圆与直线相交于M,N两点,且OMON(O为坐标原点)求的值;
(3)在(2)的条件下,求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19、(本小题 14分)已知圆C与两坐标轴都相切,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等于.
(1)求圆C的方程.(2)若直线l与x轴正半轴与y正半轴分别交于A(m,0),B(0,n)两点,且直线l与圆C相切,求三角形AOB面积的最小值.
20、(本小题 14 分)设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记内的格点(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个数为f(n) ,
求f(1)、f(2)的值及f(n)的表达式;
记试比较与 大小;若对一切 ,总有 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其中,问是否存在正整数n,t 使 成立?若存在,求出正整数n,t;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一数学5月月考答题卷2012-5-31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 _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每题5分,共20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请写出详细解答过程)
15、
16、
17、18、
19、
20、
高一数学5月月考测试答题卷2012-5-31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D D C D A C A
二、填空(每题5分,共20分)
11、 12、2
13、 14、 (-∞,]∪[5,+∞).
17、得到x=100,y=400取得最大值56000
19、解;(1)圆C方程为.
(2)直线,∵∴
∴左边展开,整理得,∴∵,
∴, ∴∴∵
∴,∴mn≥6+4 ≥3+2三角形AOB面积的最小值为3+2
20、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 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力理解 (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 、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2题。
1.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riends. B. Caller and operator. C. Secretary and boss.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He wants to know Ms. Amanda Rhodes’s telephone number.
B. He wants to find where Ms. Amanda Rhodes lives.
C. He wants to tell others a woman’ s name.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3-5题。
3. Where hasn’t the man been in China
A. Beijing. B Suzhou. C. Shanghai.
4. What did the man buy in Xi’an
A. An ancient jar. B. A wonderful knife. C. A set of china.
5. When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house
A. This Saturday evening.
B. This Sunday evening.
C. Next Saturday evening.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6-8题。
6. Where did the man work before
A. In the bank. B. In the shipping department. C. In the shopping department.
7. How did the man find the work and the workmates now
A. The work was tiring and but the people were friendly.
B. The work was interesting but the people were impolite.
C. Neither the work nor the people were satisfying.
8. What was the woman’s wish
A. The man’s idea would come true.
B. She would make things better for the man.
C. The man would learn how to get on well with others.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11题。
9. Why is the women worried
A. Because she can’t speak French well.
B. Because she doesn’t have friends in Canada.
C. Because she can’t find her way to Quebec.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Montreal
A. It is the capital of Quebec Province.
B. It is the biggest city in Quebec Province.
C. It’s far away from the St. Lawrence River.
11.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Only French is spoken in Quebec.
B. All the buildings in Quebec City are old.
C. Most people in Montreal speak French.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12-15题。
12. Why is the No. 16 bus of no use to the man
A. It’s always late. B. It’s always full. C. It comes after the No. 49 bus.
13. How long will the speaker wait for a bus sometimes
A. One hour. B. Ten minutes. C. Half an hour.
14. What is the maximum(最大的) number of passengers a bus is supposed to carry
A. 20. B. 60. C. 129.
15. At what speed did a No.49 bus drive on Saturday morning
A. 60 m.p.h. B. 80 m.p.h. C. 50 m.p.h.
第二节 听取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答题卡标号为16至20的空格中。听录音前你将有10秒钟的阅题时间,录音读两遍。你将有80秒钟的作答时间。
Cambridge
Location About (16) of London.
The number of college included (17)
Purpose of boating To see the colleges or to (18)
The main traffic means of the students (19)
The reasons the students choose the main traffic means (20)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及应用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满分30 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 know I should have told the headmaster at the time. That was my real 21 .
He had gone out of the study for some 22 , leaving me alone. In his absence I looked to see what was on his 23 . In the 24 was a small piece of paper on which were written the 25 “English Writing Prize 1949. History Is a Serious of Biographies (人物传记)”.
A(n) 26 boy would have avoided looking at the title as soon as he saw the 27 . I did not. The subject of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was kept a 28 until the start of the exam so I could not 29 reading it.
When the headmaster 30 , I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I should have told him what had 31 then. It would have been so 32 to say: “I’m sorry, but I 33 the title for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on your desk. You’ll have to 34 it.”
The chance passed and I did not take it. I sat for the exam the next day and I won. I didn’t mean to cheat, but it was still 35 anyhow.
That was thirty-eight years ago when I was fifteen. I have never told anyone about it before, nor have I tried to explain to myself why not.
21. A. plan B. fault C. grade D. luck
22. A. reason B. course C. example D. vacation
23. A. book B. head C. clothes D. desk
24. A. drawer B. book C. middle D. box
25. A. names B. words C. ideas D. messages
26. A. honest B. handsome C. friendly D. active
27. A. desk B. paper C. book D. drawer
28. A. question B. key C. note D. secret
29. A. help B. consider C. practise D. forget
30. A. disappeared B. stayed C. returned D. went
31. A. existed B. remained C. happened D. continued
32. A. tiring B. easy C. important D. difficult
33. A. saw B. gave C. set D. made
34. A. repeat B. defend C. correct D. change
35. A. cheating B. having C. staying D. finding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标号为36-45的相应位置上。
Once upon a time, a poor traveller stopped under a tree. From his bag he took out a bowl of 36 (boil) rice and started to eat. Nearby was a small shop, where a woman was selling fried fish to travellers able to pay for 37 . When the man finished eating and got up to leave, she shouted, “You have not paid me for your meal!”
“But I ordered nothing from you!” he said.
“Everyone can see that you enjoyed the smell of my fried fish with your rice,” 38 (argue) the woman. “If you hadn’t smelt the fish, your meal would not have been so 39__ (please)!”
Soon a crowd gathered. 40 they supported the traveller, they also agreed that the wind was blowing from the shop to the place 41 he had eaten, carrying the smell of the fried fish to him.
At last, the woman took him to a judge and after 42 (tell) the judge the story, she insisted that 43 the man had enjoyed her fish smell, he should pay 25 cents. After hearing the evidence, the judge asked the man to drop 44 25-cent coin on the ground. “Here is your payment, the sound of 25 cents 45 the smell of the fried fish.”
第三部分 阅读
第一节: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new plan for getting children to and from school is being started by a local government in Eastern England. This could end the worries of many parents fearful for their children's safety on the roads.
Until now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only been prepared to provide bus services for children living more than three miles from their school, or sometimes less if special reasons existed.Now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 if a group of parents ask for help in organizing transport they will be prepared to go ahead, as long as the arrangement will not lose money and children taking part will be attending their nearest school.
The new plan is to be tried out this term for children living at Milton who attend Impington School.The children live just within the three-mile limi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said in the past that they will not agree to provide free transport to the school.But now they have agreed to offer a sum of money for a bus service from Milton to Impington and back, a plan which has the support of the school's headmaster.
Between 50 and 60 parents have said they would like their children to take part.Final calculations have still to be carried out, but a government official has said the cost to parents should be less than £20 a term.
They have been able to arrange the service at a low cost because there is already an agreement with the bus company for a bus to take children who live further away to Impington.The same bus would now just make one more journey to pick up the Milton children.The official said they would get in touch with other groups of parents who in the past had asked if transport could be provided for their children, to see if they would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 new plan.
46. What is the aim of the plan
A. To prevent the students' road accidents.
B. To relieve the traffic pressure.
C. To save time for the parents and students.
D. To help the parents save money.
47. How can the local government arrange the new bus service at a low cost
A. By letting the bus run in the morning only.
B. By limiting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C. By obtaining the support from the headmaster.
D. By linking the new bus service with the existing one.
48. The new bus service will be paid for by ______.
A. the parents B. the local government
C. the bus company 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arents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possible if the plan is carried out
A. The bus company will make much more money.
B. The children can choose whatever school they like.
C. The parents can get rid of their worries.
D. The students in Impington school can have free bus rides.
50.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______.
A. a personal letter B. an advertisement
C. a headmaster's report D. a newspaper article
B
In Europe, many people make friends between their countries through town twinning. Town or city twinning means two tow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gree and decide to become “twins” with a sister-city relationship.
The people find pen friends in the twin town. They exchange newspapers and stamps. The school teachers discuss teaching methods with the teachers in the twin town. Officials visit the twin town for celebrations. Ordinary people travel to the twin town, too, but not very often if it is far away.
Sometimes, schools even exchange their classes for two or three weeks! For example, Germ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 for a while at the school in their twin town in Britain, staying with British families. A few months later, their British friends come to study in Germany.
Many British towns are so pleas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twinning that they set out to find more than one twin town!
Tonbridge, a small town in Kent, for example, has twin towns in both Germany and France. Richmond near London has relationships with Germany, France and even a town in a Balkan(巴尔干半岛的) country!
Town twinning can help make friends. It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 and also help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51.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own Twinning B. Friendly Towns
C. Exchang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D. Peace and Understanding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win towns exchange newspapers and stamps.
B. Twin towns exchange business skill.
C. Schools in twin towns exchange classes for a period of time.
D. Ordinary people travel to the twin town.
53. Twin towns develop ____________.
A. betwee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B. in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only
C. in the same country
D.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54. How many countries are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A. 7 B. 6. C. 5 D. 4
55.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own twinning is to ________.
A. earn more money B. set up schools
C.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D. develop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C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gotten upset because someone wasn’t doing their job, because your child isn’t behaving?How many times have you been annoyed when you’ve planned something carefully and things didn’t go as you’d hoped
This kind of anger and irritation happens to all of us — it’s part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One thing that annoys me is when people talk during a movie. Or cut me off in traffic. Actually, I have a lot of these little annoyances — don’t we all And it isn’t always easy to find peace when you’ve become upset or annoyed.
Let me tell you a little secret to finding peace of mind: see the glass as already broken.
See, the cause of our stress, anger and irritation is that things don’t go the way we like, the way we expect them to. Think of how many times this has been true for you. And so the solution is simple: expect things to go wrong, expect things to be different than we hoped or planned, expect the unexpected to happen. And accept it.
One quick example: on our recent trip to Japan, I told my kids to expect things to go wrong — they always do on a trip. I told them, “See it as part of the adventure.”
And this worked like a charm. When we took the wrong train on a foreign-language subway system, or when it rained on the day we went to Disney Sea, or when we took three trains and walked 10 blocks only to find the National Children’s Castle closed on Mondays … they said, “It’s part of the adventure!” And it was all OK — we didn’t get too bothered.
So when the nice glass you bought inevitably falls and breaks, someday, you might get upset. But not if you see the glass as already broken, from the day you get it. You know it’ll break someday, so from the beginning, see it as already broken. Be a time-traveler, or someone with time-traveling vision, and see the future of this glass, from this moment until it inevitably breaks. And when it breaks, you won’t be upset or sad — because it was already broken, from the day you got it. And you’ll realize that every moment you have with it is precious.
The author would probably agree that________.
we should control our anger and irritation
we must get well prepared for the future
optimism can help us overcome our anger and irritation
anger and irri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is to ___________.
tell us his own experience in life
give advice on how to find peace of mind
tell us a happy trip took with his children
advise us to see things from both sides
By the underlined part, the author intends us to _____________.
get ready for the worst result of things
enjoy the process of things
expect little from life
f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ause and effect
The author’s children could enjoy their trip to Japan because _____________.
everything went smoothly
they had a lot of adventures
they had expected things to go wrong
they could soon get used to the customs there
60.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author ____________.
A. often gets angry in his life
B. can adjust his state of mind accordingly
C. always expects others to act in his way
D. has suffered a lot from his anger and irritation
D
When a first-time father saw his newborn son, he immediately noticed the baby's ears obviously standing out from his head. He expressed his concern to the nurse that some children might be made fun of his child. A doctor examined the baby and reassured the new dad that his son was healthy---- the ears presented only a small problem with its appearance.
But the nervous father continued. He wondered if the child might suffer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ridicule, or if they should consider plastic surgery(整形手术). The nurse assured him that it was really no problem, and he should just wait to see if the boy grows into his ears.
The father finally felt more optimistic about his child, but now he worried about his wife's reaction to those large ears. She had been delivered by operation, and had not yet seen the child.
“She doesn't take things as easily as I do,” he said to the nurse.
By this time, the new mother was settled in the recovery room and ready to meet her new baby. The nurse went along with the dad to lend some support in case this inexperienced mother became upset about her baby's large ears.
The baby was in a blanket(毛毯) with his head covered for the short trip through the cold air-conditioned corridor. The baby was placed in his mother's arms, who eased the blanket back so that she could look at her child for the first time.
She took one look at her baby's face and looked to her husband and gasped, “Oh, Honey! Look! He has your ears!”
No problem with Mom. She married those ears...and she loves the man to whom they are attached.
The poet Kahlil Gibran said, “Beauty is not in the face; beauty is a light in the heart.” It's hard to see the ears when you're looking into the light.
61. When the father first saw his baby, he was worried that________.
A. The baby might not grow up healthily.
B. The baby might be laughed at by others.
C. The baby might disappoint its mother.
D. the baby might have mental problems.
62. According to the doctor and nurse, the baby’s ears________.
A. could not function well. B. looked the same as others.
C. only caused a small problem. D. needed to have plastic surgery.
63. What is true about the baby’s mother
A. She blamed her husband for the baby’s big ears.
B. She was the first to discover the baby’s large ears.
C. She suggested having an operation on the baby immediately.
D. She found something similar between the baby and its father.
6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refer to in the last but on paragraph(倒数第2段)
A. The ears. B. The parents. C. The doctor and nurse. D. The problems
65. What’s the function of the last paragraph
A. To advise readers to listen carefully.
B. To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story.
C. To criticize the wrong attitude to physical beauty.
D.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如选E,请涂AB, 如选F,请涂CD。
首先,请阅读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
A.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
The classic love story explores the lives of the five Bennet sisters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century in rural England. At that time women were not allowed to get their father’s wealth after his death, so their mother is desperate to marry them off into wealthy families. Therefore various love stories start with the question — whether marriage is for love or for money.
B. The Red and the Black (Stendhal)
Julien has a strong desire for power and glory, and for ridding himself of his low social status as the son of a tradesman. Thus, he tries every means to achieve his goal.
The two colors, red and black, symbolize his inner struggle between being sincere and false. And this conflict in his character finally brings about his downfall.
C.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
There is great kindness and warmth in this love story. Poor and plain as Jane Eyre is, she has a strong will, sharp wisdom and great courage. She is forced to battle against a harsh employer and a rigid social order. Yet she is never defeated. Standing on her feet, she gains her own happiness in the end.
D. Oliver Twist (Charles Dickens)
It reflects people’s tragic life in Britain in the 18th century. In the story, Oliver Twist, a mild young boy, is born in the workhouse and stays there until he is made to leave. What waits for him next is the falseness of the wealthy and the depths to which poverty pushes the human spirit.
E.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This is an all-time best-seller by Margaret Mitchell. The story takes place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It records the tragic love stories of Katie Scarlet O’Hara, a southern beauty. In the end of the story, Scarlett is left only with her Tara, a plantation which symbolizes the culture of the Old South, a place where she could ever gather her strength.
F.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Mark Twain)
Tom Sawyer, a naughty boy in the quiet town of St. Petersburg, unexpectedly witnesses the murder of Dr. Robinson. At first he is frightened and keeps it a secret. But at the trial of the case, he bravely exposes the real criminal. He and his friend start tracing the escaping murderer. Finally they find his dead body together with hidden treasures.
请阅读以下读者的相关信息,然后匹配他/她感兴趣的书籍:
66. Ben is 14 years now and is fond of reading books. He is interested in all sorts of exciting stories, such as those about adventures, detectives and treasure hunting.
67. Lucy is a quiet girl who likes to read in a quiet corner in the library. Her favorite stories are those with characters brave enough to face and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life.
68. Jessica, a fan of romantic stories, has just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decides to relax herself in reading different love stories this summer. By the way, she hates war.
69. Peter majors in literature in college. He is especially interested in the 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in novels and wants to talk about this in his term paper.
70. Sam was born in America but his family moved to Europe when he was a child. He misses the days spent in America and is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stories about the Old South.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1. We all know the truth _____ there are air, water and sunlight there are living things.
A. where B. wherever C. that D. that wherever
72.The lazy waiter ______ to his boss that he had ______ the table.
A. lay; laid B. lied; lay C. lied; laid D. laid; laid
73.You are saying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equal, and this is ______ I disagree with you.
A. why B. where C. what D. how
74.__________ has been announced, we shall have our final exam next month.
A. As B. It C. That D. What
75. I called the airline to________my flight reservation a week before I left for Toronto.
A. see   B. consult C. confirm    D. strengthen
76. The patient's son asked the doctor the question________his father could survive the big operation.
A. whether   B. if C. that    D. what
77. —I’ve got a headache again!
—Sorry to hear that. Walk to work every day and you’ll soon back in ______.
A. situation B. condition C. position D. attention
78. They ______ the train until it disappeared in the distance.
A. saw B. found C. noticed D. observed
79. Peter’s jacket looked just the same as Jack’s,but it cost________his.
A. as much twice as   B. twice as much as
C. much as twice as   D. as twice much as
80. ________matters mo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enough practice.
A.What    B. Why C. Where  D. Which
第二节:用所给单词适当形式填空(注意:有些给出了首字母)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81. It took me a few weeks to get used to my new __________. (surround)
82. It was their first meeting and Richard was determined to make an __________. (impress)
83. We will surely take this matter into__________at tomorrow’s meeting.(consider)
84. After a long journey, the children were all e__________(精疲力竭的).
85. The audience was carried away by his i_________ (鼓舞人心的)speech.
86. She ___________(测量,打量) the stranger with her eyes.
87. John seemed __________ (感到困惑的)about what the question meant.
88. There is too much ___________ (暴力) on TV.
89. Mr. Li is devoted to his work and he is a __________ (值得尊敬的) teacher.
90. A truck went out of control and c_______ (碰撞) into the back of a bus.
第五部分 写作
基础写作(共1小题,共15分)
假如你是一名高中学生,经常因为在家上网跟妈妈生气,今天你和妈妈达成协议。请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内容,写一篇英语短文。
标题:An Agreement
[写作内容]
对象 母亲 儿子
观点 1.高中学习任务重,上网浪费时间。2.儿子自制能力差,上网影响学习和视力,还影响健康。 1.学习一天很疲劳,上网听歌看故事可以放松一下。2.上网也可以增长知识 。
协议 平时不上网,周末允许上网看新闻、文艺、体育或科普类内容。
[写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2. 开头已给出,不计算在5个句子之内。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An Agreement
I often quarrel with my mother over whether I, a senior middle student, can surf the Internet at home after school.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英语5月考
参考答案
听力
1—5 BABAB 6—10 BCAAB 11—15 CBCBA
16. 90 kilometers northeast 17. 30 18. relax themselves
19. Bicycles 20. cheap and convenient
单项选择
71-75 DCBAC 76-80 ABDBA
单词拼写
81. surroundings 82. impression 83. consideration 84.exhausted
85. inspiring 86. measured/measures 87. puzzled 88. violence
89. respectable 90. crashed
基础写作参考范文
An Agreement
I often quarrel with my mother over whether I, a senior middle student, can surf the Internet at home after school.
My mother holds the view that senior middle students are too busy learning to spare any time to surf the Internet. If I am allowed to do that, I’ll forget about my study and also it is bad for my eyes as well as my health. But in my opinion, after a day’s hard work, it is really a relaxation to listen to music and read the stories on the Internet for a little while. Not only can it set my mind at rest, but broaden my horizons. Now we’ve reached an agreement that I can only surf the Internet at weekends, the programs of which should be limited to news, or programs of entertainment, sports or science.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年级英语5月考试试题答卷
听力信息获取(5分)
16. 17. 18.
19. 20.
语法填空(15分)
31 __________ 32 ___________33 ___________ 34 ___________ 35 ___________
36 __________ 37 ___________38 ___________ 39 ___________ 40 ___________
用所给单词适当形式填空 (10分)
81 __________ 82 ___________ 83 ___________ 84 ___________
85________ 86 __________ 87 ___________ 88 ___________
89 ___________ 90 ___________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An Agreement
I often quarrel with my mother over whether I, a senior middle student, can surf the Internet at home after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本大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行伍(háng) 数罟(gǔ)  皈依(guī) 万乘之势(shèng)
B.跬步(guǐ) 针砭(biān) 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
C.匮乏(kuì) 句读(dòu) 破绽(diàn) 令人咋舌(zhá)
D.执拗(ào) 称量(chēng) 相称(chèn) 比权量力(liàng)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个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B.现在,电子词典种类五花八门,功能良莠不齐,选购到真正让人满意的产品并不容易。
C.这个社区小组的服务项目很多,诸如订报送奶、补衣修鞋、代买菜粮等等,不一而足。
D.审视当代文坛的委顿,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 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耐用品购买预期指数为86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达24点。
D.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B.①吾从而师之
②则思知止以安人  ②孔子师郯子
C.①自可断来信 D.①因河为池
②烟涛微茫信难求 ②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6.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指出与“席卷天下”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A.序八州而朝同列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不耻相师
8.下列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9.下列各句中,与“不拘于时”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徒见欺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二、本大题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恢为功曹书佐、主簿。后为亡虏所诬,引恢谋反,有司执送。先主明其不然,更迁恢为别驾从事。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卒,先主问恢:"谁可代者 "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日"莫若老臣"。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俊,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俊,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绘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盘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建兴七年,以交州属吴,解恢刺史。更领建宁太守,以还居本郡。徙居汉中,九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叟、濮,皆为少数民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仕郡督邮 仕:担任……职务
B 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寝:扣住不发
C. 后贡恢于州 贡:推荐、举荐
D. 大破之,追奔逐北 北:北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 ① 谁可代者?②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 .① 遇于绵竹② 雍阁跋窟于建宁
C .① 以交州属吴② 以还居本郡
D .① 人之才能② 大破之
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恢行事机敏有谋断的一组是(3 分)
① 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② 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
③ 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④ 持节领交州刺史,住平夷县
⑤ 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⑥ 恢身往扑讨,锄尽恶类
A .② ④ ⑤ B .① ③ 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李恢本来是要到州中任职,途中却改投刘备。后来李恢又请求把他派遣到汉中和马超结交,并说服马超投靠了刘备。成都平定,李恢当上了功曹书佐主簿。
B .李恢深得刘备信任,受人诬陷,官位却不降反升。当刘备询问他康降都督的合适人选时,他毛遂自荐,暗合圣意,于是走马上任,并兼任夕洲刺史。
C .诸葛亮南征时,李恢负责攻打建宁,却在昆明被围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之下,李恢沉着机智,用计大破敌军,并使势力范围和诸葛亮军队控制的地区连接起来。
D .在平定南部叛乱的过程中,李恢立下了很多军劝,也因此被封侯拜将。后来南方又发生叛乱,李恢亲自率兵讨伐。建兴七年,李恢被解除了交州刺史的职务。
14、断句和翻译。(10 分)
( l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恢对日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日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 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
② 赋出史、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
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分)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 ,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为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口”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两个老人
陈毓
我外公看一盅酒的眼神,一个字形容:贪。准酒鬼这词,送给他,我看合适。
酒醉心里明,这话大概是真的,要不酒醉后摇摇晃晃、站脚不稳的我外公,怎能准确找到我的学校,站在我的教室门口,直声呼喊我的小名?
渴望有个地洞钻,就是我那会儿看见这样一个外公的心情。
我的班主任,故意装模作样地问:这是谁的家长啊?请站起来认领!我的羞愤抵到墙角了,我冲出教室,耳朵里是躲不掉的猛追上来的同学的哈哈笑、老师的呵呵笑,最后只剩下我那沉陷在酒精中的外公嘶哑的、咬字不清的呼喊声:你跑忒快我怎赶得上?你这昧良心的女女,嫌我给你丢脸了,忘了我疼你!
我终于停步,等他,看着他几欲倒地,又歪斜着努力站稳,终于还是扑趴在地上,他嚅嗫挣扎,终归没能把自己撑起,让我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那个爬月台时难以爬上的笨胖的身躯,不雅,难堪。我忍着气,走过去,半拽半拖地把眼前这个瘦小的老头拎起来,让他的重量放到我的一个肩上,驾着的感觉,我一瞬间就懂了。
走出学校操场,是一段煤渣铺成的窄马路。煤渣小路蜿蜒穿过阔大的玉米地,现在是中午,若是晚上,走在这样的路上,需要点胆量。我外公也是这么想的吧,反正只要轮到我值周,我外公就会多走两里地,等在煤渣路的一端。远远看见一个黑影子,烟袋锅的火星一明一灭,那火星是属于我外公的。
猛然出现心中的这个黑影子在这一刻平息了我心中的恼意,我努力忍受外公的酒气,慢慢地扶着他走上河桥。看着河里翻腾的混黄的河水,一个念头堵在心中:为什么外公总要喝醉?不醉不行么?
外公每次进城必要喝醉,每次酒醒都跟外婆解释:遇见以前店里的老伙计,哪有不醉的理!
以前外公是开染坊的,在城里,很是风光了些日子,据说美妾都娶了一个。我有次大胆问外公美妾的往事,心怀了挨耳光的准备,不料他倒洒脱:哪里是妾,是正房!不会生养嘛,才被家里逼迫着休了嘛。休了前妻的外公娶了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程先生的女儿就是我现在的外婆,这会儿她坐在干燥的炕头,见我掮着酒气熏熏的外公回来,一点不抱怨,笑眯眯地:死老头子又喝醉了!进城就喝醉!喝醉就辛苦我女女!外婆赶两步把外公接过去,帮外公脱鞋抹袜,扶外公躺平,热水袋子也暖在外公脚下了,嘱咐都小声说。
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忙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了,永远是姜丝萝卜丝豆腐丝白菜丝的疙瘩汤,外婆说,喝醉的人酒醒后喝上一碗这汤,不伤胃,不烧心。
说起远近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闻名的理由就是他那个先生爹不准她缠脚,外婆缠一次,她爹喝令放一次,三缠三放之后,我外婆的脚彻底残了。外婆一生都认为一个携带着一双大脚的女人,且是半残的脚,这个女人就是丑女人。当年嫁不出去的我外婆打好了当一辈子老处女的准备,没料想休了不会生养的媳妇的我外公来娶她,即便自己从城里嫁到了山里,心里却是感激的。这感激嫁接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上,使得外婆觉得她的感激需要噤声。
被外公休了的女人后来占有了外公的染坊,这是外公的赔偿,所以我外公每次进城都醉,我外婆总以为是外公的良心逼迫外公醉酒,所以外婆从不拦挡外公进城,不阻挡外公喝酒。
后来孩子们大了,弃了山里的老屋。搬到川道来住,我外婆甚至把自己变成了外公的同好,外公喝酒的时候也给外婆半杯。老头一杯,老太半杯,我这两个祖先半辈子的早上都是这样开始的。
外公走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梦见外公给她说话,嘱咐外婆要叫孩子们在他新屋前栽迎春花,外婆梦中答应了外公,就走出了梦境,正枕上纳闷,想外公在哪里有了新屋,只听见脚下一声紧似一声的我外公的呼吸声,外公晚年患有哮喘,外婆惊慌的爬过去看,就见外公给她眨巴了三下眼睛,头一歪。就去了。
外公是八十四岁去的。外婆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你们都别嚎,我明年也要去的。大家算一算,外婆这年正好七十二岁。
外婆如她预言的那样,果然在满七十三岁的那年去了,从容,如归。外婆是在腊月天去世的,送她去墓地的人都看见外公外婆坟头的迎春竟然爆出了星星点点的黄,走在黑漆漆的人群里,我第一次觉得,死亡原来也有温暖的意味。
(选自陈毓的博客,有删改)
17.看到外公的醉相,“我”为何会“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4分)
18.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5分)
19.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珍惜湖泊的生命
陶世龙
①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珍珠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②但是,湖泊和地球的历史比较起来,它的寿命是很短的。自最远古的地质时代以来,许多湖泊无声无息地在大地上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地渐渐变浅,渐渐缩小,渐渐消亡。例如,古代华北平原上的几百个湖泊,从元代以后都逐渐淤塞成了平地,到现在只剩下了白洋淀和几个较小的湖泊。杭州西湖可谓大名鼎鼎,但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才2000多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竟有三次与消亡擦肩而过。一次是唐代的时候,已经被泥沙淤塞得快要变成平地了,幸好当时挖掘了湖泥,它的生命才被挽救了下来。另两次是五代和北宋的时候,都由于及时挖泥和保护,它才没有在周围美丽的山峰和园林中消失。
③在湿润的地区,湖泊消亡的致命原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和湖内植物生长茂密。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奔腾的溪谷流到平静的湖内,因为水面放宽,流速减小,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大大削弱,有些泥沙就在河流进湖的地方迅速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并且逐渐扩大。另一些细小的黏土颗粒,随着水流漂流到湖中心后,也渐渐沉淀到湖底。这样,随着泥沙的堆积,湖泊就越来越浅了。根据计算,这种泥沙沉积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著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四周的河流每年带到湖里的泥沙有420万立方米,这样多的泥沙,只需要再经过21000年,就能够把这容积有8.9亿立方米的美丽湖泊完全填满。在湖水逐渐变浅的同时,水边生长的芦苇,漂浮在水面的睡莲和眼子菜,以及完全淹没在水底的各式各样的水藻,也一层层地向湖心迅速地推进。过不了多久,湖泊就会变得又小又浅,几乎长满了植物,那就变成了沼泽,湖泊的生命就结束了。另外,如果湖泊的来水输入因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减少,湖泊的消亡也会加速。
④在干燥的地区,湖泊的消亡原因原则上同湿润地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里,湖泊消亡得更迅速。许多巨大的湖泊常常因为气候变迁,来水(主要是河流来水)减少,去水(主要是蒸发耗水)增加,“收支”不平衡而慢慢消亡。对于含盐较多的湖泊来说,盐类沉积会加快湖泊变浅变小的进程,直到最后水分完全干涸,只剩下一片布满盐斑的洼地。例如,1957年,在张家口北面的内蒙古高原上,许多小湖泊就是由于雨水稀少而干涸消亡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在古代原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目前已基本上变成盐滩了。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毫无节制地从湖泊及其源头采水,有的地区盲目围垦,有的地区向湖泊大量倾倒垃圾,这都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生存。工业、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多和大规模淡水养殖场的污染,破坏了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加快了其消亡的进程。
⑤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写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彭蠡——鄱阳湖,近来湖泊面积发生灾难性锐减:目前湖泊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而建国初期曾达4 350平方公里。据统计,过去50年里,中国有近千个自然湖泊消亡,平均每年20个。这已引起了专家的恐慌。
⑥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20.文章第①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1.导致湖泊消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22.文章结尾使用疑问句有什么好处?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3、在语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语意连贯,不超过25字。(6分)
2011年3月,日本宫城县发生了大地震及海啸。灾情非常严重,当地居民的处境十分危险,但社会秩序如常。人们自觉排队打公共电话,节省用电以保障电力供应,几百人在广场避震,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结束之后地上没有一片垃圾。各类社会团体都开放它的事务所作为庇护中心,为灾民提供食宿。商家也纷纷行动起来,打电话不要钱,手机充电处提供免费服务。在记者的报道中,没有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悲惨镜头,没有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采访,没有任何放大和传播恐惧的报道,有的是灾情信息的通报,有的是实用信息的及时提供。
这些情景让我们看到:在大地震及海啸面前,日本国民 , , 。这些独特表现确实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24.下面是一则体育新闻,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这则新闻的标题作简要评析。(6分)
临行密密缝 “易”恐迟迟归
新泽西网队昨天宣布,在球队内部的3对3训练中,易建联的上嘴唇被队友误伤,预计需要缝50针。也就是说他将至少再缺席一个星期的比赛。易建联原本今日就要从右膝扭伤中复出,现在只能被迫推迟,真是“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啊!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人注重发展个性,展示自我风采。人们的情感世界很丰富,有时也很脆弱。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时存在着微妙的变化。常常有人大喊:“你不了解我。”于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了“代沟”;夫妻之间关系出现了裂痕;朋友之间出现了隔阂;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
请以“隔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语文月考答题卡(2012.5)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文言文阅读:
14、断句和翻译(10分)
( l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恢对日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日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
(2)翻译:
(3分)
(3分)
诗歌鉴赏(7分)
15、(1)
。(3分)
(2)
(4分)
16、名句默写(7分)
(1)
( 2 )
( 3 )
( 4 )
选考(15分)
(“口”)文学类文本阅读(17-19题)
(“口”实用类文本阅读(20-22题)
17/20
(4分)
18/21
(5分)
19/22
(6分)
语言文字应用(共12分)
23、
(6分)
24、
(6分)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语文月考
参考答案 20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C A C B D C B A D B B A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一.1、2、5、6、7、8、9题详解见《必修4》及《全优课堂》
3.【答案】A【B项 “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C项“与去年同期相比”和“同比”是一个意思;D项搭配不当,应为“缓解压力”】
4.【答案】C【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排除D项;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二、文言文阅读
三、古诗鉴赏(7 分)
15、(1)(3分)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1分)(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2分)
(2)(4分)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手法1分,景物描写2分,情怀1分)
16、(7分)(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4)仁义不施
四、选考:(15分)
17.【内容分析】(4 分)
①"外公"此时的形象就如朱自清"父亲"在爬月台时那样的不雅,那样的让"我" 难堪;②外公"不雅、难堪"形象的内里,也如朱自清"父亲"一样,有一颗疼爱"我"的滚烫之心。
[4分。每点2分。"如朱自清父亲那样不雅"1分,"那样让我难看"1分;"内里如朱自清父亲一样"1分,"疼爱我"1分。意思对即可。]
18.【形象赏析】(5 分)
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
[3 分。答对一点给 1 分,任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分析示例:
[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
[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致于嫁不出,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
[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
[示例4] 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
[2 分。能够结合文本对所概括人物形象的其中一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9.【个性化阅读】 (6 分)
[示例 1] 在内容上,"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品主题重要部分。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也正是这既令"我"丢面、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并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6分。"作用"2分,答出"人物关系"或"作品主题"均可得2分。"结合作品分析"4分,"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疼爱"2分,"塑造外公形象"或"揭示作品主题"2分。]
[示例 2] 结构方面,"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极其故事浑然一体。
[6分。"作用"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引出"外公""外婆"各2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万用答题卡上;并将本答卷纸中姓名、班级、座号填写清楚,无相关信息的答卷无效。
2.本卷第一部分为文理科考生必答题,第二部分为文理科选答题,请考生根据自己的选科决定选择相应部分答题。超出规定答题的,全卷答案无效。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笔在答卷纸上作答。使用铅笔、蓝色笔和涂改液的答案无效。
4.主观题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文理必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这是校车安全管理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之所以这么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 2011年2月10日,针对社会关注的街头未成年人乞讨问题,公安部负责人表示:群众参与具有积极意义,希望群众发现有虐待、组织、利用未成年人街头乞讨嫌疑的,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将认真核查,依法严厉打击。这说明
①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②对人民负责原则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③政府通过履行职能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④公安机关要提高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3. 面对我国粮油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现象,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粮油副食品价格。国家发改委随后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查乱涨价案件,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这体现了政府切实履行
①经济调节职能 ②市场监管职能 ③社会管理职能 ④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开展抗灾救灾,对灾区群众给予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和社会救助。这说明
  A.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B.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最主要的职能
D.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维护人民利益
5.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天津是国家确定的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市政府将淡化的海水纳入水资源进行统一配置,建立专项资金,采取一系列扶植措施,使海水淡化产业实现重大突破。该市政府的决策主要在履行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6.“幸福指数”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我国政府应该
A.认真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B.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逐步淡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D.依法行政,扩大政府的职权范围
7.“平民总理”温家宝曾向媒体和官员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段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A.对人民负责 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C.对人民负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为人民服务 求真务实
8.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漫画是在强调我国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
A.依法行政
B.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增强服务意识
D.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9.当我们对政府机关的某个行政行为不服时,除了可向其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外,还可以
A.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到政府门前静坐示威
C.向政府申请行政仲裁 D.请求政府赔偿
10.2011年5月,沈阳一市民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向辖区工商所进行举报。三个月后,该所仍未给出任何答复。不久后,该所收到了市民赠送的“行政执法,不作为奖”的锦旗。这说明
①该工商所未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中的市场监管职能
②该工商所违背了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③该工商所行政权力缺失,违背高效便民、权责统一、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④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法治政府
A.能化解社会各种矛盾 B.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
C.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2.2012年1月8日,广东省大部制改革在“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比荣登榜首,这一改革不仅是机构的精简,更是政府效能的升级,它对于我省民生建设的促进,民众已有切身的体会。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3.“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才能
①便于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③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 B. 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14.我国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上述做法,最合适的是
A.促进政府权威的树立 B.加强人民民主对权力的监督
C.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D.加强法制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1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1年1月21日《广州日报》的头版头条指出,反腐败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②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法制,二靠政府自我约束,二者缺一不可
③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7.区别政府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标志是
A.政府的权威是否由国家性质决定
B.政府的活动是否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C.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有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D.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有无影响力
18.“塔西佗陷阱”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定律,用在政府公信力问题中可表达为:当政府不受信任的时候,政府怎样做都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和批评。政府避免“塔西佗陷阱”应做到
①依法行政,做到政务信息公开
②民主决策,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
③扩大公民政治权利,鼓励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权责统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12年3月5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亿万人民的重托,从祖国各地聚首北京,出席会议,依法履行神圣职责,共商改革发展大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权力
③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说明人大行使了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审议表决权
22.2012年2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
  A.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立法权
  D.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3.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同之处在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24.在某市2011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该市当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 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A.监督权和问责权 B.立法权和决定权
C.审议权和质询权 D.提案权和表决权
2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5日表决通过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因涉嫌违法违纪,终止黄建华、罗金保、张克强、沈长富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这说明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民代表应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6.一位从事基层民政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十几年来坚持走访当地居民家庭,记了70多本“民情日记”和“民心日记”,一次次地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这表明,该人大代表
①履行了依法行政的义务 ②履行了反映群众意见的义务
③行使了依法提出议案的权利 ④履行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由人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事务
D.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8.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上以2639票赞成,160票反对,57票弃权通过。 材料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民主制 B.少数服从多数
C.投票制 D.民主集中制
29.坚持民主集中制,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关系上
①人大代表有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违反人民意旨和利益或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④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第二部分 选答题
(一)文科选答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前重点工作作了部署:继续搞好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政府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解决好突出的民生问题,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校车交通安全工作等。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要抓好材料一中政府的工作,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8分)
(2)在生活中,大量问题经过中央电视台曝光后迅速得到有效解决,有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16分)
3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5日到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 。
材料二 2011年7月到2012年12月,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换届选举,这次换届选举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全国约有9亿选民直接参与选举活动按照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1/3至1倍的要求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新一届县乡人大将产生本级人民政府;县级人大还将产生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并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5分)
(2)谈谈材料一中人大代表提出这些议案的依据。(4分)
(3)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7分)
(二)理科选答题
三、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40 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行使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组织者 ④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2012年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谢家麟和吴良镛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这体现的政府职能主要是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D.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3.《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体现了
A.政府在履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经济职能
B.政府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C.政府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政府对医药卫生进行了直接管理,以保障民生
34. 漫画《该找谁?》要求
A.强化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 B.建设服务型政府
C.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D.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5.我们读书的学校大多是政府开办的;日常使用的人民币是由政府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安定的社会秩序、和平的生活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更离不开政府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
①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②人们在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③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无所不能的政府
④政府是为全民公民服务的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作为公民,了解了我们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以后,就应该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要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②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③有困难要寻求政府的帮助 ④要自觉接受政府的管理
⑤要积极监督政府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7.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态度上的表现是
①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
②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③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④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右图漫画《助农》,告诉我们
A.有权威的政府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B.有权威的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C.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
D.政府权力行使必须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9.“12315”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调解消费者权益纠纷,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体现了
①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政府为群众求助或投诉提供了有效途径
③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40.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
①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②按照群众的一切需要办事
③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水平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41.某市卫生局启动“行政提速”工程,推行办公限时制。这主要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
A. 合法行政 B. 合理行政 C. 高效便民 D. 诚实守信
42.一个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造成了交通阻塞。该城管执法人员依照《城市综合治理管理条例》,没收了这些小摊贩的商品。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便民
B.合法合理的,因为是依照管理条例规定进行的
C.合法合理,但侵害了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D.合法行政,但欠合理,应当先对小贩讲清道理
43.“城管执法气如牛,张牙舞爪败礼俗。明火执仗劫财货,十人寒齿九人仇。”这首打油诗反映了城管执法中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城管执法人员正确地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应该
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②努力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③城管执法要“以人为本”
④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有利于
①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加强廉政建设,保障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5.我国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 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46.在我国,有效规范和监督权力,就要
①建立健全制约监督机制 ②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④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7.右侧漫画的寓意是
A.权力监督是一柄双刃剑
B.监督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C.我国行政权力缺乏外部监督
D.缺乏监督的权力会滋生腐败
48.目前,我国已经根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选择适当选项完成下图
①监察监督  ②人大监督  ③政协监督  ④审计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9.“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政府权力监督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
A.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B.人民政协对政府的监督
C.社会与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D.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50.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①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作出正确的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1.近日,我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在法院开庭。被告当庭表示将撤回某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因为该项目对环境有潜在危险。这说明
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
③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司法监督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被称为“阳光工程”。对“阳光工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体现
②政府推行 “阳光工程”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③政府推行“阳光工程”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增强
④“阳光工程”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3.2011年5月,某市召开人大财经工作会议暨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要加强对财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关注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努力打造公共财政阳光财政。打造“公共财政”“阳光财政”
①有利于进一步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②便于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有利于公民进行预算审查 ④可以进一步推动政府的廉政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4.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说,一个政府有没有这种权威的决定因素是
A.政府的形象 B.政府依法行政的态度
C.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的能力 D.国家的性质
55.要树立和维护政府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
A.依法行政 B.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C.权责统一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5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大常委会
57.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任免权 ④监督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8.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代表大幅增加,其中农民工的当选成为了媒体聚焦。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
①都是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②都要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都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9.有一位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了30多个议案和建议。表明该人大代表行使
A.审议权 B.质询权 C.提案权 D.表决权
60.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假如你是一位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房价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大代表的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 ②表决各项议案权 ③提案权 ④决定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1. 近年来,人大代表经常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位人大代表说了这样一段话:“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并建议政府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这一材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B.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人民代表的职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
62.近几年,每到人大会议召开之前,就有不少人大代表主动通过博客、电子邮件、开通热线电话等向选民征集议案,这些代表的做法
①依法创造性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义务 ②有利于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③表明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在不断扩大 ④有利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3.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 ,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 。
A.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5.下图是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左侧方框中应填入的国家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C.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6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我国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D.我国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67.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这一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三个机关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不可分割。
B.人民代表大会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负责,并受行政机关监督
C.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D.三个国家机关都是国家权力机关共同行使国家权力
68.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说,实行下列哪个原则,能够兼取民主和效率两者之所长,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集中制
C.提高工作效率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6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等。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
B.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70.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这说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③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
高一 思想政治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文科考生:请用黑色笔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作答。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使用铅笔、蓝色笔和涂改液的答案无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5月月考
高 一 思 想 政 治 参 考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B B B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D A C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C A D D D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C B A D A C D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D D D B D D D C D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D D D D C C D C D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B A D B A A C B D B
32.(1)全国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3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2分)
(2)①人大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关注老百姓生活提出相关的议案,是积极履行其义务的要求和表现。(2分)②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人大代表就百姓问题提出议案,是积极行使其权利的表现。(2分)
(3)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分);在我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1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1分)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其负责,受它监督(1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分);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1分)。
行政机关
新闻舆论与公众监督
司法监督
纪委监督
政府系统内部监督
31.(1)
(2)
32.(1)
(2)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