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2.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二、能力目标1.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2.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三、知识目标1.知道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3.知道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信息节食”,懂得传播网络正能量。难点: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提高媒介素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下面图片。思考讨论:漫画对我们有何启示?教师总结:散播网络谣言属于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合理利用网络》。【讲授新课】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一)提高媒介素养活动一:1.阅读教材P17运用你的经验。2.思考问题:(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3.答案提示:(1)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他们都只看到了网络的一个方面,没有辩证地看待网络。(2)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4.教师总结: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二)浏览有用信息,学会“信息节食”活动二:1.PPT展示材料。据调查,对“你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吗”这一问题,有56.4%的未成年人选择了“偶尔有”,而21%的人选择“从没有”,而选择“经常有”“比较多”和“非常多”的比例共达16.3%。由此可见,上网时遇到一些不良信息在未成年人中还是比较普遍的。2.思考问题:你在网络生活中遇到过不良信息吗?你是如何对待的?3.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回答。4.教师总结: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三)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网络规则活动三:1.材料分析。2020年1月27日下午,一张显示“冠县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实时通报,确诊病例1例”的图片在微信圈(群)中转发。据冠县公安通报,1月28日,公安机关最终确定一高中学生(男,16岁)有嫌疑。经核实,该学生出于“好玩”心态,用手机软件修改相关图片内容,发送给他人。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深感后悔。为避免造成社会恐慌,医院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相关情况,并于当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辟谣。2.思考问题:(1)该学生出于“好玩”造谣传谣疫情数据,造成什么样的后果?(2)你知道该学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3.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讨论回答。4.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二、传播网络正能量(一)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四:1.PPT展示材料。中国政府网的“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自开办以来,已经接收网友留言几十万条。有的意见已经送到总理案头并得到批示。你对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有什么好点子?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新期待?2.问题讨论:请你在“我向总理说句话”平台上,提出你的好点子。3.学生讨论后交流。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二)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课堂小结】我们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学会理性上网,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在网络生活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争当中国好网民,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传播网络正能量而努力。板书设计合理利用网络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新闻、图片等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网络生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要更好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更为新颖的教学情境,研究设问技巧,让学生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