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规则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不同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正当需要,有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之心,认同要通过制定和遵守合理的规则妥善处理好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关系。2.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认识到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3.在树立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2.锻炼自己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能力,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遵守规则。3.既能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参与改进规则。三、知识目标1.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2.了解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需要我们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与积极改进规则。教学重难点重点: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难点: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问题讨论: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大家遵守规则的例子,分享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答案提示:大家都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引出课题《遵守规则》。【讲授新课】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一)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教师引言: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自由和规则“打架”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只选择其一呢?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问题之谜吧!活动一:1.阅读教材P27上方探究与分享。2.思考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3.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回答问题。4.答案提示: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教师总结: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活动二:1.PPT展示材料。“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2.思考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社会规则保障自由活动三:1.多媒体展示材料。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2.讨论问题:(1)材料说明了什么?(2)材料告诉我们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3.答案提示:(1)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二、自觉遵守规则(一)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活动四:1.阅读教材P28探究与分享。2.思考问题:材料带给我们什么启示?3.答案提示: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4.教师总结: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二)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动五:1.阅读教材P29探究与分享。2.思考问题:(1)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2)材料启示我们应如何遵守社会规则?3.答案提示:(1)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教师总结:怎样自觉遵守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维护与改进规则(一)坚定维护规则好的规则,应该是有利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发展,符合多数人的共识,明确合理、公平有效的。对于好的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活动六:1.观察图片。2.思考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行为?你觉得怎样做可以改变这类现象?3.答案提示:(1)如开车加塞、买饭插队、践踏草坪、垃圾随手扔等。(2)据实回答具体做法即可。解决这种状况,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4.归纳: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5.教师总结:遵守社会规则,人人有责。社会上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守规则、违反规则,甚至逃避规则的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发展、变化了,所以制度、规定、法律等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或需要,这就涉及改进规则的问题。(二)积极改进规则活动七:1.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规范电子交易行为,民法典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材料二2.思考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3.小组讨论,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总结:(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还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板书设计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多数活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教材中的背景材料为主。在授课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所列举的热点事实也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