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处理原则: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图1 图2(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镊子。操作要诀:一横二放三慢竖,如图1。(2)粉末状固体的取用——药匙(或纸槽)。操作要诀:一横二送三直立,如图2。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1)取用较多量液体———倾倒法。(2)取用较少量液体——滴加法。(3)量取法: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要使用量筒量取,应选择量程与所需液体体积最接近的量筒,以减小误差。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若仰视读数时,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偏大;若俯视读数时,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偏小。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1)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三、连接仪器装置1.仪器装置连接 向试管塞橡胶塞时,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底部。2.检查装置气密性具体操作: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没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四、洗涤仪器 仪器洗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PAGE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二、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的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举例冰雪融化、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等葡萄酿酒、食物变质、酒精燃烧、金属生锈、死灰复燃、蜡炬成灰、钻木取火等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或新)物质生成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概念(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等。2.区别: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常用“能”“易”“会”“可以”等字词;变化强调物质改变的过程。如:酒精能燃烧是化学性质,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PAGE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与结论;⑦反思与评价。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石蜡的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石蜡熔点较低,具有可燃性,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3.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4.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熔化为液态,再汽化,然后燃烧。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的固体小颗粒,可以被点燃。三、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氧气比空气中含量少,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2.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含量多,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含量多,用干燥的玻璃片检验。PAGEAJIJINB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doc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doc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