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湘潭澧县宁乡四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岳阳湘潭澧县宁乡四县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宁乡县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蓝藻细胞中有两种类型的核酸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酶大部分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C.蛋白质是多聚体,它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
D.甜味肽的分子式是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糖原的最终代谢产物是葡萄糖
C.组成ATP、DNA、RNA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D.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4.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内质网膜 B.②是高尔基体膜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是线粒体内膜
5.关于右侧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 ① 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 ① 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
6.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黄曲霉毒素能导致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
A.细胞膜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内大量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D.胰岛素合成受到影响
7.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一定是无氧呼吸
8.如图表示某一人体内的几种正常细胞,这些细胞的
A.全能性相同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基因相同
D.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9.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如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率与O2浓度关系的是
10.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 B.1/2 C.2倍 D.3倍
11.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时
C.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来说,一般是有害的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12.右图表示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pH为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C.不同物种淀粉酶的最适pH有差异
D.人的淀粉酶活性比植物淀粉酶活性高
13.从某种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
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4.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除部分病毒外,其它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5.在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中,往往不需要的物质是
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
16.养貂人让他饲养的貂随机交配,发现有平均 9 %的貂皮肤粗糙,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交配。导致粗糙皮毛的是位于常染色体的隐性基因。下一代貂中粗糙皮毛个体理论上的百分比是
A.9.3% B.5.3% C.2.5% D.1.2%
17.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 3:1:5 B. 5:l C. 9:6 D.1:1
18.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1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好氧型细菌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分子是由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C.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
D.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
20.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21.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m链)中的T占该链碱基数的5%,另一条链(n链)中T占n链中碱基数的
A. 76% B. 5% C. 19% D. 38%
22.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表示物质转移的路径和方向,请仔细观察和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图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mRNA、核糖体、肽链
B.图中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LUS,物质Ⅵ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Ⅵ是DNA聚合酶
C.据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发生的细胞部位是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
D.由SSU和LUS组装成的Rubisco能催化CO2+C5→2C3反应的过程,由此推测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
2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24.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交育种
B.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理论上有97株
C.过程④常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
D.过程⑥的育种方法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2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26.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C.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27.遗传物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指遗传信息的
A.储存和复制 B.保存和积累 C.复制和调节 D.传递和表达
2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抗体、组织液和激素 ②DNA聚合酶、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O2和碳酸氢钠 ④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9.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30.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C.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31.右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32.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A.①②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⑤
3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溶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它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它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C.灌木与它抑制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
34.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3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D.各种植物激素在起作用时是孤立的,不会相互影响
36.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37.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38.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和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C.“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
39.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迁地保护
C. 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植 D. 引入被保护动物的天敌
40.细菌中的蛋白质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肽链产物可因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图甲是一个分析细菌中的蛋白质的电泳结果图,“一”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破坏二硫键,“M”代表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图乙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结构图。根据图甲结果,图乙中哪幅图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蛋白质结构(注意:图乙中“一”代表二硫键)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40分)
41.(8分)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 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___________。⑤表示的物质是 。
(3)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植物的CO2吸收量为0的原因是

(5)请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A点时CO2的移动方向。(2分)
42.(8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
(2)III-3的基因型为 。
(3)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4)若A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 为终止密码子。
(5)科学家从患者体细胞中提取出b基因进行研究,并利用 技术对b基因进行扩增。
(6)已知含有b基因的DNA上有腺嘌呤100个,则该DNA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 个。
(7)若a、b基因均由基因突变产生,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 提供原材料。
43.(8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丁是A的放大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_________模式,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4)图丁结构中②中的液体成分属于 。①中物质是 ,它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44.(8分)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下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无
癌细胞 无限 有
(1)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2)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3)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__________,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
45.(8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问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至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可以用 酶处理。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技术是 。
(3)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4)单克隆抗体的最大优点是 ,可大量制备。
(5)在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 ,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 。
(6)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是 。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理科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40分)
41.(8分)(1)光反应 暗反应 (2)丙酮酸 ATP
(3)温度和光照强度 (4)因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5) (2分)
42.(8分)(1)常 X (2) AAXBXb或 AaXBXb (3)1/24
(4)UGA (5)PCR (6)700 (7)生物进化
43.(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神经-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乙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胰岛B细胞 单向传递
(4)组织液(细胞外液) 神经递质
44.(8分)
(3)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进行培养 ③记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
(4)①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
②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
(5)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
(6)抗原  效应T细胞
45.(8分)
(1)接触抑制 胰蛋白酶 (2)显微注射技术 (3)灭活病毒(4)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5)抗生素 维持培养液的pH (6)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AABB × aabb
AaBb
Ab
A__ bb
AAbb
γ射线






×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学校:宁乡县一中
做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3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Why is the man upset
A. He can’t get a promotion B. He is tired of his life C. He is bored with his job
2.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ake a vacation B. Look for a new job C. Make new friends
Conversation 2
3. Why did the carpet company put the carpet on the platform
A. To advertise their products B. To test its quality
C. To greet important visitors to Newtown
4. When will the carpet be taken away
A. In several weeks B. After the man leaves Newtown C. After the ceremony
Conversation 3
5.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The train station B. The luggage room C. The airport
6. How much are tickets at the ticket booth
A. More expensive than those on the train B. Less expensive than those on the train.
C. The same price as those on the train.
Conversation 4
7. How long has the man been on a diet
A. For 2 months. B. For 3 months. C. For 4 months.
8. What did the trainer tell the man to do
A. Change his eating habits B. Exercise every morning C. Slow his pace of life
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Meet the trainer B. Exercise with the man C. Try the man’s method
Conversation 5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Recycling B. Books about waste treatment C. School homework
11. Who might be the woman
A. A researcher B. A writer C. A student
12.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gether
A. Go to some recycling centers to do a survey.
B. Read about waste treatment.
C. Write papers about waste treatment.
Conversation 6
13. Who is Bergman
A. A writer. B. An actor. C. A filmmaker.
14. What is most surprising to the man
A. The kinds of films the woman likes B. The common interests they share
C. The classic conflict in horror movies
15.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assume the woman likes
A. Classical music. B. Country music. C. Heavy metal.
Section B (7.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ve hear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Part П Language Knowledge (45 marks)
Section A (15 mark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 Professor Wang, together with his colleagues, _______ working on the project day and night
to _______ the deadline.
A. are; meet B. is; meet C. are; satisfied D. is; satisfied
22. In my opinion, jogging for some time is _________ to our health.
A. available B. accessible C. beneficial D. especial
23. My sister was against my suggestion while my brother was _______ it.
A. in favor of B. in memory of C. in honor of D. in search of
24.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se apartments have free ______ to that swimming pool.
A. charge B. access C. time D. entrance
25. I want to buy that kind of cloth because I _______ the cloth _______ well.
A. have told; washes B. have been told; is washed
C. was told; washed D. have been told; washes
26. Dina, ______ for months to find a job as a waitress, finally took a position at a local
advertising agency.
A. struggling B. struggled C. having struggled D. to struggle
27. — You look upset. What’s the matter
— I had my proposal ______ again.
A. turned over B. turned on C. turned off D. turned down
28. Michael put up a picture of Yao Ming beside the bed to keep himself _______ of his own
dreams.
A. reminding B. to remind C. reminded D. remind
29. The reason_______ he didn’t come was _______ he was injured.
A. that; because B. why; that C. why; because D. that; that
30. My sister met him at the Grand Theater yesterday afternoon, so he _______ your lecture.
A. couldn’t have attended B. needn’t have attended
C. mustn’t have attended D. shouldn’t have attended
31.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gets around much more rapidly than ______ in the newspaper.
A. it B. those C. one D. that
32. It’s obvious tha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_______ a great success.
A. kept B. showed C. proved D. remained
33. You didn’t let me drive. If we _______ in turn, you _______ so tired.
A. drove; didn’t get B. drove; wouldn’t get
C. were driving; wouldn’t get D. had driven; wouldn’t have got
34. It was about 600 years ago _______ the first clock with a face and an hour hand was made.
A. that B. until C . before D. when
35. _______ snacks and drinks, but they brought cards for entertainment when they had a picnic in South Bank Parklands.
A. Not only they did bring B. Not only did they bring
C. Not only brought they D. Not only they brought
Section B (18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There once was a happy monkey in the jungle. He was wandering all days, eating delicious fruit when hungry and 36 when tired. One day he came upon a house, where he saw a bowl of the most beautiful 37 . He took one in each hand and ran back into the forest.
The monkey tried to eat them, but hurt his teeth. The apples were made of wood, but they were beautiful, and when the other monkeys said that they 38 them, he held onto them even tighter.
The monkey admired his new possessions proudly as he wandered the jungle. The two apples glistened (闪亮) red in the 39 , and seemed perfect to him. He became so attached to them that he didn’t even notice his 40 at first.
A fruit tree reminded him, but he felt the apples in his hands. He couldn’t bear to set them down to reach for the fruit. In fact, he couldn’t 41 , either, if he was to defend his apples. This proud, but less happy monkey continued to walk along the forest trails (小路).
The apples became 42 , and the poor little monkey thought about leaving them behind. He was tired and hungry; he couldn’t climb trees or collect fruit with his hands 43 . What if he just let go (释放)
Letting go of such 44 things seemed crazy, but what else could he do He was so tired. Seeing the next fruit tree and smelling its fruit, the monkey stopped. He 45 the wooden apples and reached up for his meal. He was happy again.
Like that little monkey, we 46 carry things that seem too valuable. Letting go of them seems crazy. But 47 : only with open hands can we receive something else.
36. A. walking B. shouting C. resting D. crying
37. A. bananas B. pears C. stones D. apples
38. A. picked B. carried C. saw D. enjoyed
39. A. rain B. sun C. shade D. wind
40. A. appearance B. hunger C. danger D. home
41. A. stop B. look C. relax D. breathe
42. A. heavier B. larger C. taller D. cheaper
43. A. full B. dirty C. wet D. flat
44. A. inexpensive B. delicious C. strange D. valuable
45. A. finished B. dropped C. sold D. passed
46. A. always B. seldom C. never D. sometimes
47. A. copy B. write C. remember D. hope
Section C (12 marks)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filling in each blank with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You are mistaken if you think all Chinese people speak in the same way. Have you ever seen a person from Shanghai try talking to someone 48 Guangzhou 49 is quite likely that both of them may feel puzzled! The Chinese language, as a whole, uses the same set of character, 50 even the same characters can have different pronunciations. That is 51
it is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Luckily, the widespread use of Putonghua in China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52 people’s communication, though people from different areas tend to speak with various accents.
People in Northern Europe are 53 luckier. Even though people from Sweden , Denmark and Norway have their own official languages, it is very convenient 54 them to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Do you know why That is because their languages are quite similar, though not without small distinctions. 55 , they can communicate easily in their mother tongues.
Part Ш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Time out
Cover Price: £2.35
Save up to 42%
Time out — London’s arts and entertainment weekly. This magazine offers the best listings and reviews of arts, music, films and nightlife, and it is a necessary guide to the entertainment capital of the world. If you’re not using Time out, you’re losing out on London.
School Sport Magazine
Cover Price: £4.40
School Sport Magazine is the only publication of its kind to celebrate the sporting achievements of schools, pupils and teachers in the UK. The purpose of the magazine is to report sporting news and record national and regional school sporting events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famous sport stars about their own sporting schooldays. Five issues (期) a year.
Time
Cover Price: £2.70
Save up to 76%
Every week, Time keeps you well informed of world news, covering all the matters that affect your life, from political struggles to scientific prog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what’s new in business, fashion and arts. Its feature articles give you brief but true information and unique insights from world-leading journalists. Time is a great magazine, which can help you develop a truly global perspective.
FourFourTwo
Cover Price: £3.90
Save up to 25%
FourFourTwo is a monthly football magazine for grown-up readers. Feature articles and wonderful action photographs will keep you attracted. You can read interviews with big name football stars, from today, tomorrow and yesterday. You’ll love it!
56. Among all of the above, there is/ are ________ weekly magazine(s).
A. one B. two C. three D. four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gazines will probably provide you with articles about paintings and their painters
A. Time Out & School Sport Magazine. B. School Sport Magazine & FourFourTwo.
C. Time Out & Time. D. only Tim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gazines is suitable for a 13-year-old boy who wants to know about a famous football star’s playing experiences at school
A. Time Out. B. School Sport Magazine.
C. Time D. School Sport Magazine or FourFourTwo.
59.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
A. all of the magazines are intended for adults.
B. among all the magazines, only School Sport Magazine is about sports.
C. Time Out & School Sport Magazine might be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D. among all the magazines, Time Out will cost you the least.
60.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 .
A. advertise four best-sellers
B. introduce four popular magazines to readers
C. ask readers to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magazines is the best
D. get more people to buy these magazines
B
Japanese sailor Kenichi Horie has finished a 110-day solo (单独的) voyage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in a boat pushed by sea waves to win another world first.
Weak waves and ocean water movements made his arrival late, which was going to be in late May.
“When waves were weak, the boat slowed down. That’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the adventure told reporters from his boat in western Japan. His 9.5-meter-long boat can move like a dolphin’s tail, and it rises or falls with the waves.
Horie reached his destination in the channel between the main Japanese islands just before midnight after covering about 7,000 kilometers from Hawaii.
Horie first made world record in 1962 when, at the age of 23, he became the first person to sail alone across the Pacific. He made the three-month voyage from his hometown in spite of breaking Japanese law, which did not allow his citizens to sail on their own out of the country, and without a passport or money.
He was arrested upon arrival in San Francisco but the city mayor freed him, gave him a 30-day visa and made him an honorary citizen. News of his achievement made him a hero back home in Japan and his book of the voyage In the Pacific was made into a film. Since then, he has completed many sailing trips across the Pacific and around the world.
After his latest adventure with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eme, Horie planned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on Sunday. He said, “Throughout history, mankind has used wind for power, but no one has appeared to be serious about wave power.” Horie told the reporter, “I think I’m a lucky boy as this wave power system has remained untouched in fact.”
61. Horie’s boat was mainly powered by ________.
A. sea waves B. sea winds C. his strength D. petrol
62. From the passage we learn that ________.
A. Horie undertook the voyage with a partner this time
B. it took Horie about twenty days more to cross the Pacific this time than in 1962
C. Horie made his first voyage across the Pacific alone fifty years ago
D. Horie’s destination is 7,000 kilometers from San Francisco
63. Horie was arrested in San Francisco after his voyage in 1962 mainly because ________.
A. he had broken Japanese law B. he had kept it a secret from others
C. his action had put people in danger D. he had no passport to America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proves that Horie’s latest voyage was meaningful
A. He was made an honorary citizen of San Francisco.
B. In Japan he was regarded as a hero.
C. His voyage had the them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D. He wrote an exciting book after the voyage.
65. The author wrote the article mainly to ________.
A. start an ocean crossing movement B. tell us a piece of interesting news
C. make Horie known to the world D. encourage people to learn from Horie
C
Human development is based not only on born biological states, but also on patterns of access to social knowledge. Movement from one social role to another usually involves learning the secrets of the new status. Children have always been taught adult secrets, but slowly and in stages: traditionally, we tell sixth graders things we keep hidden from fifth graders.
In the last 30 years, however, a secret-revelation(揭示)machine has been installed in 98 percent of American homes. It is called television. Television passes information to all viewers alike, whether they are children or adults. Un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many children turn their attention from printed texts to the less challenging, more vivid moving pictures.
Communication through print, as a matter of fact, allows for a great deal of control over the social information to which children have access. Reading and writing involve a complex code of symbols that must be memorized and practiced. Children must read simple books before they can read complex materials.
66.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feeling depressed is________.
A. a sure sign of a mental problem in a child
B. a mental state present in all humans, including children
C.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avoided in children’s mental development
D. something hardly to be expected in a young child
67. Traditionally, a child is supposed to learn about the adult world________.
A. through connection with society B. gradually and under guidance
C. naturally without being taught D. through watching television
68.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at today’s children seem adultlike results from ________.
A. the widespread influence of television
B. the poor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C. the fast pace of huma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 the rising standard of living
69.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print for children
A. It enables children to gain more social information.
B. It develops children’s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writing.
C. It helps children to read and write well.
D. It can control what children are to learn.
70.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change in today’s children
A. He feels their adultlike behavior is so funny B. He thinks the change worthy of note.
C. He considers it a rapid development. D. He seems to be upset about it.
Part IV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
In a society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r Canada, which has many nation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people highly value individualism—the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 Teachers place a lot of importance on the qualities that make each student special. The educational systems in these countries show these values. Students do not memorize information. Instead, they work on their own and find answers themselves. There is often a discussion in the classroom. At an early age, students learn to form their own ideas and opinions.
In most Asian societies, by contrast, people have the same language, history and culture. Perhaps for this reaso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ese Asian countries reflects society’s belief in group goals and purpos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ism. Children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often work together and help one another on assignments.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both of these systems of education. For example, one advantage of the system in Japan is that students there learn much more maths and science than American students learn by the end of high school. They also study more hours each day and more days each year than North Americans do. The system is difficult, but it prepares students for a society that values discipline and self-control. There is, however, a disadvantage. Memorization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method in Japanese schools, but many students say that after an exam, they forget much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memorized.
The advantage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North America, on the other hand, is that students learn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The system prepares them for a society that values creative ideas. There is, however, a disadvantage. When students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they haven’t memorized as much basic rules as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 have.
Title: A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educational systems
71__________ Features of education 72 __________ Disadvantage
The United Statesand Canada ● 73__________●emphasizing qualit--ies making each student special ●learning to 74 ________●preparing them for a society valuing creative ideas 75 ________
Asian countriessuch as China, 76__________ ● 77__________in group goals and purposes ●learning much more 78______ than American students do●studying more hours each day and more days each year●preparing students for a society valuing 79________ forgetting much of 80_______
Section B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Why should you keep exercising even when cold temperatures make you want to hide under the covers With the temperatures dropping at this time of year, many of us tend to hibernate (冬眠) inside our homes. But, hibernating is for bears. As humans it’s important to stay active through all four seasons. Yet, a poll of 5,000 people found that 30 percent get no exercise at all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Just because it is cold outside it is no excuse not to exercise. There are many exercise choices one can choose to take part in regardless of the cold weather. Depending on your location and likes, you can choose to exercise inside or outside.
All that is required for winter-time exercise is some planning and the following of some safety tips. If you prefer to exercise outside, keep the following tips in mind.
Get warm first. A proper warm-up is critical. Cold temperatures can make your muscles tight and therefore they are easier to be injured. So, it’s important to get them warm-up before intense (激烈的) physical activity.
No sweat. Don’t assume that you have to sweat in order to get a good workout. You should avoid sweating that causes the clothing layer closest to your skin to get wet and cause you to be cold.
Don’t undress when you get inside. While you may want to immediately remove your layers when returning inside, you should give your body time to adjust.
Drink up. It’s just as important to stay hydrated (含水的) when exercising in winter as it is in summer, even though you might not feel as thirsty.
Be seen. If possible, it’s best to exercise outdoors during daylight areas. If you exercise outdoors when it is dark, wear reflective (反光的) materials to ensure that you can be seen.
By staying fit during winter, you’ll be able to avoid gaining weight and losing strength caused from inactivity.
81. Why is it important to get your muscles warmed-up before intense physical activity (no more than 1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 What are needed for exercising in winter (no more tha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taying fit during winter (no more than 9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4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C (25 marks)
Directions: Write an English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given below in Chinese.
在“三月学雷锋活动”中, 高二(3)班的学生志愿者们去阳光敬老院(Sunshine Nursing Home)开展志愿者活动。假如你是校英语报的记者李华,按下列要点用英语写一则不少于120个词的新闻报道。
要点:1、时间、地点、人物、活动; 2、老人们的反应; 3、简要评论。
注意:1、词数不少于120个;2、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及学校相关的任何真实信息。
Student Volunteers Brought Sunshine to the Elder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y Li Hua , School Newspaper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56-60 BCBCD 61-65 ABDCB 66-70 DBADB
71. countries
72. Advantages
73. highly valuing individualism
4. think for themselves
75. not memorizing information/memorizing fewer rules
76. Japan and Korea
77. reflecting society’s belief
78. maths and science
79. discipline and self-control
80. the memorized information
81. Because cold temperatures can make your muscles tight and therefore they are easier to be injured.
82. Some planning and some safety tips..
83. Not/Avoiding gaining weight and losing strength caused from inactivity.
84. Winter exercise safety tips.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学校:岳阳县一中
做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集合,则 ( )
A. B. C. D.
3.若则( )
A. B. C. D.
4.在右面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则输出的
的值是( )
A.1 B.2 C. D.6
5.已知向量则( )
A.1 B.2 C.3 D.4
6.某几何体是由一些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构成,其三视图
如下,则该几何体的的体积为( )
A.4 B.5 C.6 D.7
7.已知直线、和平面、,且,则是的(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为双曲线上一点,其右焦点为,为坐标原点,则不可能是( )
A. B. C. D.
9.已知函数(其中)图象如右,
则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0. 若是偶函数,则 .
11. 根据某地近十年的粮食需求量的统计,得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据此预测该地2012年的粮食需求量为 万吨.
12. 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
13. 已知抛物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则抛物线方程为 .
14. 函数的极小值为 .
15.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将,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成一个新数列,则 ,若,则关于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 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中, 分别为所对的边,,且.
(Ⅰ)求;
(Ⅱ)求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高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但可见部分如下,据此解答如下问题:
(Ⅰ)求分数在之间的人数;
(Ⅱ)若要从分数在之间的同学中任取两人,以便对两位不及格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求第一名的同学恰好被抽中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四棱锥中,,底面
为直角梯形, ,
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Ⅰ)求证:平面;
(Ⅱ)求四棱锥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3分)
某林业公司有一片速生林,2007年底估计可采伐木材1.6万方,今后四年预计以的年增长率递增,此后增长速度将显著减小.考虑到经济效益,公司决定在2011年底全部采伐后重新种植.
(Ⅰ)2011年底估计可采伐多少方木材
(Ⅱ)已知工人第一天采伐木材3000方,由于技术越来越好,每天的采伐数构成一递增等差数列,若想在25天内全部采伐完,则以后每天比前一天至少多采伐多少方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单位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椭圆E的上下顶点及左右焦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与椭圆交于点,试在单位圆上找一点,使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1.(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
(Ⅰ)求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 .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7. (本小题满分分)
解:(Ⅰ)由茎叶图知:分数在之间的频数为.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分数在之间的频率为.
所以,全班人数为人,
分数在之间的人数为人 …………………………6分
(Ⅱ)解:将之间的个分数按名次编号为,.
则在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人的基本事件为:
,,,,,,,,,,,,
,,共个. ……………………………………………………10分
其中,第一名被抽中的基本事件有个,
故第一名的同学恰好被抽中的概率是. …………………………………12分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Ⅰ) ,又
………………………………6分
(Ⅱ),
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 . …………………………12分
19. (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由题意,今后四年的木材量构成一等比数列,设为
首项,公比 ,
故2011年底的木材量 ……………………6分
(Ⅱ)解:由题意,设该等差数列为,,设公差为,则
,解得
故以后每天比前一天至少多采20方 …………………………………………13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设椭圆方程为,由题意知,所以,
故椭圆方程为. ……………………………………………………5分
(Ⅱ)联立方程 消元得,解得
从而 ………………………………………………………9分
要使面积最大,则点距直线最远,由圆的性质,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交圆于点,当位于第二象限时面积最大.由得,此时, ………………………………………………………………………13分
21. (本小题满分13分)
解: (Ⅰ)由题意, 在有两相异根,且,
即在有两相异根,且,
…………………………………………………6分
(Ⅱ)证明:
,
…………………………9分
俯视图
正视图
侧视图
x
1
-1
o
y
x
1
-1
o
x
1
-1
o
x
1
-1
o
x
1
-1
o
y
y
P
A
B
C
D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岳阳县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Ca 40 Cl 35.5 Ag 108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按照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盐酸,水煤气,醋酸,干冰 B.冰醋酸,盐酸,硫酸钠,乙醇
C.苛性钠,石灰石,铁,硫酸钡 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氯气
2.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
(1)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2)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3)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4)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过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5)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你认为他的操作:
A.(2)不对 B.(3)、(4)不对 C.(4)、(5)不对 D.全部正确
3.有一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升,质量是14.2g,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28.4 B.28.4g·mol-1 C.71   D.71g·mol-1
4.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 n 摩尔的A2同时生成 n 摩尔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 2n 摩尔的AB同时生成 n 摩尔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 n 摩尔的A2同时生成 n 摩尔的B2
5.99毫升0.1 mol/L盐酸和101毫升0.05 mol/L氢氧化钡溶液相混和后,溶液的pH值为
A.1.7 B.10.7 C.11 D.11.3
6.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盐酸:HCO3- + H+ ==CO2↑+ H2O
B.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2Fe + 6H+==2Fe3+ + 3H2↑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 Cl2==Fe3+ + 2Cl-
D.硫化钠水解:S2- + 2H2O==H2S↑ + 2OH-
8.相同温度、相同物质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按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9.有关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盐桥中盛装的是含琼脂的饱和氯化钾溶液,
钾离子流向银半电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互为同分异构体
B.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C.氕、氘、氚互为氢元素的同位素
D.乙炔、苯的最简式同为(CH)n,两者互为同系物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燃烧时将全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变大
C.若存在简单阴离子R2-,则R一定属于VIA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12.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B.1 mol Na2O2所含阴离子数为2NA
C.含有lmol Fe(OH)3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个数为NA
D .在常温下,4.4g的CO2和N2O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是0.3NA
13.NaHA是二元酸H2A的酸式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aHA的水溶液呈酸性,则二元酸H2A一定是强酸
B.若NaHA的水溶液呈碱性,则HA-只发生水解
C.无论H2A是强酸还是弱酸,NaHA溶液中Na+和HA-的个数之比都是1︰1
D.无论H2A是强酸还是弱酸,NaHA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都是1︰l
14.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1)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SO2 + 2H2O-2e-→SO42- + 4H+;(2)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
Cl2+2e-→2Cl-。在(1)和(2)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O B.ClO2 C.HClO D.NaClO4
15.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反应原理:C2H5OH C2H4 ↑+ H2O
B.实验室制取C2H2,一般用碳化钙跟饱和食盐水反应以适度减缓反应速率
C.实验室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用溴水
D.由1—溴丁烷跟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可以制得两种烯烃
16.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系物
二、填空题(共32分)
17.(4分)稀盐酸与铝发生反应,要生成3.36L氢气(标准状况),需消耗铝 g;反应过程中转移 mol电子。
18.(10分)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钠跟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一定条件下,乙醛可跟氢气反应生成乙醇,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3)氯化铵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
(4)氢氧化镁浊液中的溶解沉淀平衡方程式 。
(5)氯碱工业中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和氯气,该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阳极 ,阴极 。
19.(4分)
(1)用0.1mol/L NaOH溶液分别中和pH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较多的是 。
(2)已知NaHCO3水溶液呈碱性,则其溶液中五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规范的浓度符号回答) 。
20.(14分)已知有机物中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脱水形成碳氧双键;物质A→F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C跟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燃烧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
若F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种结构,写出其中两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1.(4分)两套如图所示装置,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相同)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 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 H2时所用的时间。
(1)当收集到10mL H2时,哪个实验所耗时间较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塞外移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A.均匀外移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先慢后快然后又逐渐减慢
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滴定
①用______式滴定管盛装0.1000 mol/L盐酸标准液,锥形瓶中装有25.00mL待测烧碱溶液。上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将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②表空格中。
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消耗的体积
1 25.00 0.50 25.95 25.45
2 25.00
3 25.00 6.00 31.55 25.55
(2)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
c(NaOH) = _____________ 。
(3)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最终测定结果_________。(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四、综合题(共10分)
23.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3)若有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液态甲醇和气态水,可放出4.9 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充人1mol CO2和3molH2,进行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__________。
(5)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 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4×10-4mol/L Na2CO3溶液与某浓度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理科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或CH3CHO+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 3H2O
(2)C10H10O2 (3)
(4)4 (2分) (每个2分)
21.(1)1mol/L的硫酸的时间长,因为浓度小的反应速度慢。(2分)
(2)D (1分)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随反应的进行,H+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度减慢。(1分)
22.(6分)(1)酸式(1分) 0.30、24.90、24.60(1分,错任何一处即记0分)
(2)0.1020mol/L(注意:①选择可信数据进行计算,第2次实验数据相比第1、3次实验,偏差太大,舍去不用;②本空答案的有效数字必须为4位)(3分)
(3)偏低(1分)
23.(1)保护臭氧层(1分) (2) C (1分)
(3)CO2(g) +3 H2(g) CH3OH(l) +H2O(g) △H=-49kJ·mol-1(2分)
(4)0.225mol·L-1·min-1(2分) 5.3 或 16/3(2分。对单位不做要求,若写了单位但单位错误扣除1分)
(5)2.8×10-5 mol/L(2分,无单位或单位书写错误扣除1分)
浓H2SO4
140℃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澧县一中
做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货币战争》这本畅销书认为:财富的实质就是人们通过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各类商品。货币则代表着对这些劳动成果的“索取”。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成果来获得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索取权”。这种“索取权”可以被单方面转移、被普遍接受、被要求兑现和延迟兑现,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货币与财富的完整对应关系。这四个因素的经济含义是指 ①流通手段 ②支付手段 ③贮藏手段 ④一般等价物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2.2010年,某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4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1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货币需要量增加了10%,且该国实际发行纸币量55000亿元。假设2010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4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约为
A.16.6元 B.25元 C.22.5元 D.16元
3.2012年3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13个基点,1美元对人民币报6.2891,首度突破6.29大关,再创汇改来新高。下列观点与这一变化符合的是 ①外币的汇率升高,本币的汇率跌落 ②中国居民赴美旅游可购买更多的服务 ③提高了美国企业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 ④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会 ①影响经济的平稳发展 ②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③导致恩格尔系数下降 ④使食品消费量急剧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必须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就要 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②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③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国务院决定,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能够反映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 ①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②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 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④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右图显示出,小排量车购置税恢复按10%税率征收,将会带来
A.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B.汽车企业投资的增加
C.汽车燃油价格的上涨
D.汽车供求关系的改变
9.2011年投资理财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一边是股市楼市的跌跌不休。再加上通胀因素,2011年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个“欠收年”。2012年某投资者假如选择投资国债的话,其理由可能是
A.国债的保值、增值的安全性是投资理财品种中最好的,无任何风险
B.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股票完全没有收益可能
C.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稳定,但也存在通货膨胀率上涨的高风险
D.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作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保证的,风险小
10.下图是我国相关企业在芭比娃娃生产链中所处
位置,这对生产经营者的启示是
A.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产品提供降价空间
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D.坚持技术创新,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11.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统计显示,最近12个月里,中国出口产品遭遇了100项贸易保护措施,而自2008年以来累计高达600项。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我国的应对措施应当是 ①优化开放结构,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消除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活动 ③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减少产品的对外出口数量 ④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决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写入了总则。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代表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③我国坚持了人权至上的原则 ④法律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2年3月30日,针对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谣言产生的恶劣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6个网民依法予以拘留。这说明 ①在我国公民是没有言论自由的②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 ④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是我国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行使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以科学的思想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2年2月3日,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镇化率将达到30%。这表明 ①西藏自治区政府享有立法自治权 ②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文化与旅游历来是一对“孪生兄弟”,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该把握好旅游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旅游功能。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是 ①旅游消费者对自然资源的鉴赏和审美过程,实际上也是创造文化的过程 ②旅游的文化属性主要强调旅游的精神功能,文化的旅游功能主要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 ③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景点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的把握离不开文化的诠释 ④旅游经营者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失去旅游的文化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动力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从2012年1月起,全国34个电视卫星综合频道推出了改版后新编排,同去年相比,新闻类节目增加了三分之一,新创办栏目达50多个,七类被调控娱乐性较强节目减少了三分之二。改版后新编排的节目类型更加丰富合理,过度娱乐化倾向得到明显遏制。这一改版变化 ①符合人们对文化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特点 ②反映了大众文化的局限性和非科学性 ③说明了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 ④反映了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为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决定,对于未经批准在名称中使用“交易所”字样的交易场所,应在2012年2月底前进行清理规范。材料说明 ①文字是民族经济的集中展示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对传承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文化对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④文字对规范经济秩序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某机构对200名20岁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况进行了问卷凋查,其中崇拜对象的统计结果如下表:
对象 科学家 时代英雄 娱乐明星 体育明星 自己 反面人物 无偶像 其他
人数 30 18 79 44 3 4 8 13
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①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②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包容各种思想行为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④奏响主旋律,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2.《中国彩民行为网络调查》显示,目前我国2亿多彩民队伍当中,“问题彩民”大概有700多万,重度“问题彩民”达到43万人。部分彩民因对巨额大奖不切实际的追逐,沉迷其中甚至铤而走险的案例时有发生。多数彩民购彩心态失常。从哲学上讲“心态失常”反映了 ①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②人脑受到损害,就会产生错误意识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201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免疫系统研究的新成果说明
A.科学家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
C.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的根本动力
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
24.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秉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为国家服务整整45年,我为国家、人民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心血和精力,没有谋过私利。我敢于面对人民、面对历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从总理的回答中我们体会到 ①信念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②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人民群众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右图漫画《坚持原则》表明①正确的认识总是产生于争论之中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总是有区别的、不同的 ③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认识往往不同 ④主客观因素是影响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2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并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了试点。从试点城市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带动GDP增长约0.5%,第三产业增加值提高约0.3%,带动居民消费增长1%,拉动出口增长0.7%,同时直接带来大约70万新增就业岗位。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和财政部表示,将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征收增值税的重要作用。(4分)
(2)请说明“将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改革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做法的哲学依据及其主要内容。(5分)
(2)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叙利亚问题上各国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9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显示,发达国家的最终消费率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70%以上(消费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费率" \t "_blank )是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又称最终消费率)。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消费率过低将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增长快,投资率较高,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出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已从1981年的67.1%下降到2011年的47.98%。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2012年工作的重点。”
材料二: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困难和问题,我国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 所谓“稳”,就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1)结合材料一,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的角度,分析我国应如何着力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6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质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内在气质,标志着科学与文明的发达程度。然而,2011年全国知名品牌纷纷落水,国内许多大企业、大品牌的产品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苏泊尔“质量门”至今扑朔迷离;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行业地震;血燕制品含亚硝酸盐;太阳能热水器类别共被检出八款产品质量不合格;重庆查获26吨三聚氰胺奶粉,厂家用于生产雪糕;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北京“黑心”烤鸭细菌超标至极限;湖北宜昌查获近千公斤硫磺熏制“毒生姜”等。这些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便许多知名品牌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有受到严重损害。
材料二: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委不断采取多种形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国务院决定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今后五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国家经贸委、国家技术监督局等8部门联合发出通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违法行为。查处了一大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一批名牌企业因质量问题受到严重打击。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也被行政问责。2012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进一步加大对质量问题企业的打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信誉形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打造知名品牌对树立企业信誉形象有重要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打造知名品牌?(8分)
(2)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公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政府的责任。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产品质量问题上政府应当怎样做?(6分)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文科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7、(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问题上我国政府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④《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每个要点2分,答对任何三个要点得满分)
(2)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各具特色,存在着差异。(3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3分)
③由于各国不同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他们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3分)
28、(1)①人们当前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增长也就较快。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2分)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因此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2分)
(2)①事物发展是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2分)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分)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与社会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2分)
29、
(1)
①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关系到企业成败。(2分)
②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也不会成功,甚至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
具体措施:
①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创造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自主品牌体系;(2分)
②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2分)
(在第二个要点中,答对其中任何二个方面都可得2分)
(2)
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广大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2分)
②政府要认真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企业生产和监管;强化对政府部门的监督考评。(2分)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2分)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学校:岳阳县一中
做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应用(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芜秽(wú) 刍荛(yáo) 违忤(wǔ) 挈矩(xié)
B.衮职(gǔn) 箕畚(běn) 央浼(miǎn) 嗾使(sǒu)
C.坑窖(jiào) 斧铖(yuè) 窥伺(cì)  稽首(qǐ)
D.鲠议(gěng) 勖勉(xù) 玉玺(xǐ) 懵懂(mě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联袂 熟稔 赉发 山青水秀
B.梗节 穹顶 仓廒 迄今为止
C.毗邻 域名 坍缩 河辙之鲋
D.蜂窠 蚁冢 城阕 高朋满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战国策》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文辞瑰丽,是战国纵横捭阖的时代特征的体现,后代的赋和一些议论文多受其影响。
B.他在国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与人谈论起《论语》《孟子》,他总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神采飞扬间,尽显激情和魅力。
C.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今天对记者说,建立“人道主义走廊”是为了向在巴沙尔总统对支持民主抗议者的镇压中首当其冲的城镇运送救援物资。
D.小说虽系叙述里巷杂事民间琐事,而且往往杂以神怪不经之谈,但它所叙述的杂事琐闻,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之真实的形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一场纪念一位偶像人物逝世50周年的活动,舆论认为此举旨在填补社会的道德空白。
B.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C.与凤凰书店相比,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而且内容更加深入中国文化。友丰书店的创始人是柬埔寨华侨潘立辉先生。
D.随着中国移民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无论是美国大城市和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9题。
(二)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三)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集释》)
【注】①升概:这里指量酒器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 顾:看
B.舍于翳桑 舍:舍弃
C.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县:悬挂。
D.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 挈: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使尽之
B.而为之箪食与肉 大臣为猛狗
C.迎而龁之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 倒戟以御公徒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A.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B.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C.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D.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8.“猛狗阻售”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1)有人说颈联中“双”和“一”的使用很有表现力,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颔联所抒之情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4)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李密《陈情表》)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12.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4.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废 园 外
巴 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铺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若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服,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的。”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子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的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广大的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于昆明
15. 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第7段“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11段以“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结尾,有什么深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用了不少笔墨描绘花,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做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12分)
“主敬”一词,较早见于《礼记》,意思是恪守诚敬。《周易》说:“君子敬以直内”,意思是君子主敬以使内心正直。
“主敬”也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中相关表述颇多。如《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论语·季氏》:“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论语·卫灵公》:“敬其事而后其食”等。
“主敬”被宋儒吸纳作为其学说的重要范畴。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这里的“涵养须用敬”意思是以虔敬之意收敛己心。朱熹也认为“敬”是涵养心性最重要的条件,是成德之要,他指出:“学者须敬守此心,不可急迫,当栽培深厚。”
曾国藩将毕生所得归纳为四点,要求儿子每日诵读,恪遵不易,此“传家遗嘱”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1)请根据以上文字,理解“主敬”一词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主敬”思想的现实意义。(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慈,故能勇。”(《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宪问》)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勇”的看法。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请以 “新”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荛ráo;B浼 měi;C 伺sì)
2.B(A项中“赉发”应为“赍发”,“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 C项中“河辙之鲋”应为“涸辙之鲋”;D项中“城阕”应为“城阙”;“高朋满坐”应为“高朋满座”)
3.B(振振有词:贬义,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
4.A (B.成分残缺,应在“高污染”后加 “的经济增长方式”; C.语序不当。“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应为“友丰书店的书籍不仅种类丰富,”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改“和”为 “还是”。)
5.B 舍:住宿
6.C(都表承接,译为“并且”;A、前一个“之”作助词,译为“的”,后一个“之”作代词,译为“它”;B、前一个“为”作介词,译为“替”,后一个“为”译为“是”;D、前一个“以”作介词,译为“因为”,后一个“以”作连词,译为“来”)
7.A
8.(1)寓意:奸人当道,堵塞贤路,蒙蔽君主。(2分)(2)现实意义:要客观看待身边的人,尤其当权者要听取不同意见,不要让自己成为左右逢源小人的保护伞。(2分)
9.(1)或者考察他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抑本”“迹”“自”每个要点1分)(2)我做奴仆已经三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世上。现在离母亲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母亲吃。(“宦”“存”“遗”每个要点1分)(3)这就是人主受到蒙蔽和挟制,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蔽胁”“所以”,语句通畅各1分)
附课外文段译文:
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卖酒的)对这事感到奇怪,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 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 )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主),使大国的君主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是人主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
唐尧想要将天下传给虞舜。大臣鲧进谏说:“不吉祥啊!谁拿天下去传给一个匹夫呢?” 唐尧不听取(这种蒙蔽君主的意见),发兵将鲧诛杀在羽山的郊野。共工再进谏说:“谁拿天下去传给一个匹夫呢?”唐尧不听取(这种蒙蔽君主的意见),又发兵将共工诛杀在幽州的城邑。因此天下人没有谁再敢说不要传天下给虞舜。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唐尧了解虞舜贤明,不见得是很难的事。到要诛杀进谏(错误意见)的人,必定要传天下给虞舜,才是真正难的事啊。”又说:“不因那怀疑的危害到那考察到的,(这)就更难啊。”
10.(1)答:示例一:“双”修饰“蓬鬓”,双鬓如蓬,写出了诗人的年老力衰,(2分)如今诗人却要以年老力衰之身经过滟滪险滩,(或“双蓬鬓”与滟滪滩的险恶两相对照),更让人觉得诗人漂泊的艰难。(2分)
示例二:“一”修饰“钓舟”,表明诗人孑然一身,(2分)孑然一身的诗人经过浩渺无垠的江河,更让人觉得诗人漂泊的孤独寂寞。(2分)
(2)答:用文翁在四川建功立业的典故赞美李剑州坐镇剑州三年的功劳,用李广虽劳苦功高但未能封侯的典故表达对李剑州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感叹。(2分)在借典故表达对李剑州的赞美和感叹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11.(1)引壶觞以自酌(2)时矫首而遐观(3)潦水尽而寒潭清(4)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12.D/“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引领。
13.C/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也错,有违事实。B“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微博的出现引起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机制,而不是“微博”本身。D“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错,不能必然地推断。
14.答案要点:①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②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③微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等等。(5分)
15.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1分)而今她离开了这拘束她的园子,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之下了,(2分)表达了作者对日寇永远毁掉了少女的青春和希望的愤恨之情。(1分)
16.敌人的卑劣,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要控诉、抗议,而黑暗、寂寞使他无法倾诉,倍感压抑。(2分)作者连用三个问句正是为了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2分)
17.这句话把眼前所见与自身所感有机地联系起来,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3分)以点带面,揭露了战争的罪恶,同时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3分)
18.(1) 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2) 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照,营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3)写花的寂寞悲戚,实则写人的悲伤痛苦,(4)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抗战必胜的信念。(答到三个要点即可给满分,每个要点2分)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湘潭县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D.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
2.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电场线与电荷运动的轨迹是一致的
C.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电荷在该点的受电场力方向共线
D.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3.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放在P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4.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
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
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
势为
A.4V B.8V C.12V D.24V
5. 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r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当可
变电阻R的滑动片P向向上移动时,关于电路中相关参量变化的
判断中正确的是:
A.AB两点间的电压减小 B.AB两点间的电压增大
C.通过可变电阻R的电流增大 D.通过可变电阻R的电流减少
6.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 B.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U2/R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 D.电源的效率为
7.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8.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9.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输出功率为P2,各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
A.灯L变亮
B.各个电表读数均变大
C.因为U1不变,所以P1不变
D.P1变大,且始终有P1= P2
10.某正弦式交流电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电流的最大值为10A
B.电流的有效值为10A
C.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03s
D.该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
11.图中A是一底边宽为L的闭合线框,其电阻为R。现使线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x轴向右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的宽度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L< d,且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若以x轴正方向作为力的正方向,线框从图1所示位置开始运动的时刻作为时间的零点,则在图2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 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2—1.【选修3—4】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
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
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b、c、d四点(d是S1、S2连线的
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B.该时刻a、d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都最强
C.a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 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的
D.再过T/4后的时刻a、b、c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
12—2.【选修3—5】
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
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
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
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15分)
13.(4分)如图所示,平行实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
一个带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
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则该电荷运动轨迹
应为虚线________(选“1”或 “2”);若A点的电势为-10 V,
则B点电势为 V 。
14.(7分)某同学想测量某导电溶液的电阻率,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接触电阻不计),两电极相距,其间充满待测的导电溶液。
用如下器材进行测量:
电压表(量程l5 V,内阻约30); 电流表(量程300,内约);
滑动变阻器(,1 A); 电池组(电动势,内阻);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下表是他测量通过管中导电液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所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   mm;
②该同学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描在右图
坐标中,作出了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
电阻4.4×104~4.8×104  从而算出了
导电溶液的电阻率,请你在(图l)中补画出
未连接的导线.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4分)
15—1.【选修3—4】
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从此时开始d质点比e质点早0.1s到达波谷。
求:
(1)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大小 ;
(2)1.0s内b质点通过的路程 。
15—2.【选修3—5】
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分别是:1.89eV、10.2 eV、12.09 eV。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 个激发态能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 eV(基态能量为-13.6 eV)。
三、计算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题为选做题)
16.(7分)在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r = 0.6Ω。电阻R1 = 4Ω,R3 = 6Ω,闭合开关后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40W,输出功率为37.6W。求:
(1)电源电动势E;
(2)电阻R2的阻值。
17.(8分)均匀导线制成的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abcd,每边长为L,总电阻为R,总质量为m。将其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上方h处,如图所示。线框由静止自由下落,线框平面保持在坚直平面内,且cd边始终与水平的磁场边界平行。当cd边刚进入磁场时,求:
(1)cd两点哪点电势高,求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cd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3)若此时线框加速度恰好为零,求线框下落的
高度h所应满足的条件。
18.(10分)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沿y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人,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P点射出。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t0/2 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大小。
(3)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射入但速度为原来的4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4)若仅撤去电场, O点处有一带正电的粒子源电性、质量、电量及初速大小都一样。(不计重力)从O点沿各个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磁场都做半径为R/2的匀速圆周运动试用斜线在图中画出粒子在磁场中可能出现的区域。要求有简要的文字说明。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2分)
19—1.【选修3—4】 如下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cm, 折射率为,直径AB与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θ1=30°射入玻璃砖的圆心O,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求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
19—2.【选修3—5】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m=1kg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v0=2m/s的速度向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碰后C球的速度vC=1m/s。求:
(1)A、B两球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
(2)两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理科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C C B BD AD D B D B D C
部分选择题解析:
8. B解:与电阻定律相比较,从量纲上看可知C、D错;若a=b,显然R=0,可知A错,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B. dyszplg
10 D dysz解:用排除法,线框以恒定的速度v沿x轴向右运动,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方向始终向左,排除错误选项ABC,只有选项D正确。
12—2. C. 解析:i强> i弱,但截止电压相等,C正确。
二、填空题(15分)
13.(4分)答:1,(2分) -20(2分)
14.(7分)
① 30.75   mm;(3分)
②请在(图l)中补画出未连接的导线分压(2分) 外接(2分)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15—1.(4分)【选修3—4】
①此波沿x轴正向传播 (1分)
波速 (2分)
②1.0秒内b质点通过的路程是s=10A=0.5m (1分)
15—2.【选修3—5】
①2 (2分), ②E= -13.6-(-12.09)= -1.51eV (2分)
三、计算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题为选做题)
16.(7分)⑴ 电源内电路发热功率Pr = I2r = (40-37.6) W = 2.4W (2分),
则电路电流强度I = 2A电源总功率:P = IE = 40 W, 得 E = 20V (2分)
⑵ 即外电路总电阻R满足:E = IR + Ir,得R = 9.4Ω, (2分)
R = R13+ R2解得R2=7Ω。 (1分)
17.(8分)(1)c点电势高 (1分)
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速度,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① (1分)
(2)此时线框中电流,cd两点间的电势差 ② (2分)
(3)安培力 ③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下落高度满足 ④ (2分)
18.(10分)
(1)设粒子从O点进入是的速度为vo,由于粒子匀速直线运动,由洛伦兹力公式及共点力平衡条件有:。由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有:。解得:,方向沿x轴正向。(2分)
(2)撤去磁场后,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由匀变速、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有:,。由于粒子从磁场的半圆边界射出,故有:,代入解得:。 (3分)
(3)撤去电场后粒子进入磁场区域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左手定则可知,圆心在x轴负半轴上,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8所示。对粒子的圆周运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洛伦兹力公式有:。代入,,,解得:。由几何关系可知:,代入解得:。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3分)
(4)粒子在磁场中可能出现的区域:如图中
以OP= R为直径的半圆以及以0为圆心OP= R为
半径的圆与磁场相交的部分,绘图如图。 (2分)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2分)
19—1.【选修3—4】
解:作出光路如图所示
据折射定律知 ①
所以: ②
由图知L1=Rtan30°,L1=Rtan60°
所以L=L1+L2=R(tan30°+ tan60°)≈0.23(m)③
评分标准:①②每式3分,③式6分,共12分。
d
a
b
c
20V
24V
4V
A
B
a
b
I
I
O
A
R0
R
L
V
O
i/A
t/10-2s
1
2
3
c
S1
S2
a
b
d
A
窗口
V
光束
A
A
B
2
1
y/cm
1
3
5
0
x/m
-5
5
a
b
c
d
e
f
h
B
d
a
b
c
C
B
A
v0
O
M
N
θ1
θ2
A
a
L1
L2
B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澧县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当时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请你思考一下,吕蒙主要读了哪些书?
A、《诗经》《尚书》《伤寒杂病论》 B、《论语》《孟子》《四书章句集注》
C、《周易》《老子》《庄子》 D、《孙子》《史记》《汉书》
2.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某学生在暑假游览北京颐和园,发现有许多含有“仁”“德”两字的匾牌 还有以“仁”“德”命名的建筑物,如仁寿殿、德兴殿、德和园等。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哪种说法正确 ①“仁” “德”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十分广泛 ②“仁”“德”思想是古代衡量统治者的重要道德准则 ③“仁”“德”思想是欺骗、愚弄人民的封建糟粕 ④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彰显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谈到希腊,我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句话主要强调
A、德国人是古希腊人的后裔 B、德国哲学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哲学与德国关系密切
5.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你认为锁住了梭伦和伏尔泰的“枷锁”分别是什么?
A、神灵和神学 B、神学和神灵 C、均为神学 D、均为神灵
6.指南针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下情境中有条件用到指南针的是 ①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②南宋时期出海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商船 ③古希腊梭伦执政时期进行海外贸易的船队 ④明清时期欧洲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学领域先后出现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诸多体裁。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呼声
B、唐诗有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风格各不相同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的自豪感
8.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结合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你认为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蒸汽机—工业革命—近代科学体系
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力工业 D、内燃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9.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他们主要成就的正确认识是 ①他们的理论有利帮助人们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 ②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从此销声匿迹 ③他们的理论为人类理性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 ④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关于力学的重大突破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1924年,当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孙中山接受了中共的主张,这些主张包括
①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③联合苏俄革命 ④实行耕者有其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绿醉煞人。”关键的三月,花城所在的省份再次注入了改革的强大动力。这是因为邓小平 ①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②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 ④解决了姓“社”姓“资”的理论认识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②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③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④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中科院院士慈云桂曾回顾往事,感慨万千,挥笔抒怀七绝《银河颂》: 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该诗歌描述的是我国
A、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B、超级杂交稻选育成功
C、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D、基因工程突破进展
14.“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15.法国某历史学家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并对艺术品的时代特征做出正确把握,这是艺术最后的解释。”这是因为
①艺术创作是时代的产物 ②艺术创作是环境的产物
③艺术创作是虚构的产物 ④艺术创作是存在的产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你是我的兄弟和姊妹,是爱的世界,生命像花和蝴蝶,相互依偎才会美,珍惜身边你所爱的 Just you and me ……”如果学校决定教唱奉献爱心之歌《爱心无国界》,你觉得请谁当教员最合适呢?
A、贝多芬 B、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D、普莱斯利
17.“至于他那两只脚,有时每只脚都穿一只短袜,或者一只脚穿短袜,另一只脚穿长袜,或一只靴子,或一只鞋,或一只拖鞋,或一只短袜和靴子,或一只短袜和鞋子,或一只短袜和拖鞋,或一只长袜和靴子。或一只长袜和鞋,或一只长袜和拖鞋。”与这种语言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A、《一个国家的诞生》B、《英雄交响曲》C、《巴黎圣母院》 D、《格尔尼卡》
18.有一组词清晰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礼仪的变化,①坐而论道②颔首直立③三跪九叩④伏地跪拜,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9.某一时期,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枢密使)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三司使)调度后勤物资,参知政事也发表了自己的建议,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0.与现今某些官员不愿接受群众监督相比,古雅典的每一个公职人员在其一年任期内要经过10次群众性的资格审查,这反映了雅典公民有①参与权②知情权③监督权④司法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近段时间,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民间借贷纠纷,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个人债务,罗马法曾经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拴住,但(镣铐)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这对我们最有益的启示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要搞好关系
C、要禁止民间借贷现象发生 D、要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借贷关系
22.《世界文明史》指出:“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便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④联邦法院司法不受行政权力干预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德国曾经有一幅漫画,其文字说明是这样的:“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该漫画反映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本质特点是
A、宰相控制了议会 B、民主制度不健全
C、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 D、帝国议会权力不大
24.曾经有一份公函,其内容如下:“径启者:兹附上广东银行大洋三百元支票一张,希如照收,即转湖南省党部毛泽东同志。此致 中央执行委员会 汪精卫”。其中信息符合史实的是当时
A、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B、国共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C、国民党已完成全国统一 D、国共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应该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26.20世纪60年代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50年后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很美”“城市很现代”“比美国人富有”“湖南菜好吃”。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已成为世界一流超级大国 B、中美关系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和平崛起 D、中美两国高层的频繁互访
27.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此话可以说明美国试图
A、利用中国讨好苏联 B、打压中国讨好苏联
C、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D、打压中国牵制苏联
28.有人说:“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军事力量的强大,对历史发展进程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不懂舆论管制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要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9.曾经有国外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工农武装割据的策略
30.去年某校高二六班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去农村了解新农村建设,采访一村长,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该小组得出的最佳调查结论应该是
A、该村实行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该村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C、该村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该村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主观必做题(31题12分,32题10分,33题18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你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1972)
(1)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形象”分别是什么?(4分)形成材料二形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②和第⑤两个阶段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6分)
32.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四
政 体 形 式
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2)在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3分)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康有为“万木草堂”教学内容的分科图表
材料二:有人指出,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帝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
请问:
(1)根据材料一图表,分析西学在康有为教育思想中的地位,并加以具体说明。同时分析康有为新学思想的特点(2+3+3=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19世纪晚期的活动。(10分)(注:此题为开放性设问,字数200字左右。将根据评价方法的正确性、“文明”理解的准确性、史实引用的合理性、结论论证的科学性、文章段落的逻辑性、卷面书写的工整性分等级予以评分)
【选做题】请从以下两个试题中任意选做一个试题,并将答案填在机读卡上。(15分)
34—1.【选修三试题】
观察下面三幅图,详细说明三幅图片出现的原因 。(12分)并说明上个世纪晚期图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4—2.【选修一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以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5分)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了现代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6分)
(3)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点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4分)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文科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2.答案:
(1) 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德国皇帝大权独揽。(2分) 德国:元首控制议会。法国:元首对议会负责 (2分)
(2)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 家的统一与强大。(3分)
(3) 选举制,任期制,集体领导的议会制,分权与制衡。(3分)
33.答案
(1)地位:低(有限、不高、不重要等)(2分)
说明:第一,在学纲的一级分科、二级分科和基本内容中几乎没有涉及西学;第二,在学科的一级分科、二级分科中西学也没有体现,只是在基本内容中有部分涉及,如:万国史学、政治学原理、万国政治沿革得失、外国语言文字学等等。说明万木草堂传授的知识主要是传统儒家思想,西学只占少量比例。(3分)
特点:将西学融入中学体系之中。(或将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社会学说相结合)(3分)
(2)(10分)(只提供评分标准)
等级1记10分: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将文明理解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史实写出与顽固派论战、创办学堂、著书立说、领导变法等;结论包含推动政治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明显的阶级局限性等,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字迹工整,书写优美。
等级2记7分: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将文明理解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至少一种以上;史实写出与顽固派论战、创办学堂、著书立说、领导变法等一半左右;结论包含推动政治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等,文章层次分明;字迹工整。
等级3记4分:将文明理解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的一种;有史实,如写出领导变法;结论包含推动政治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等至少一种,字数不是太少,字迹能辨认。
等级4记3分以下:评价方法的不清楚、“文明”理解的不准确、史实缺乏、结论不正确、文章字数太少、字迹特别潦草。
34—1.答案:
图一:一战中德国战败,被迫接受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原属波兰领土基本归还波兰,萨尔区暂由国联代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战领,德国隔离为东西两部分。奥地利与匈牙利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建立(4分)
图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推行扩张政策,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实行“中立”,苏联避战自保,德国侵略年屡屡得逞,法国战败,大部国土被德国占领,德国占领欧洲大片领土。(4分)
图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盟国对德国分区占领,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处置德国等问题上产生矛盾,柏林危机后两个德国分立。联邦德国为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德国为社会主义国家。(4分)
图三的变化:柏林墙被推倒,东德并入西德,德国重新统一,性质为资本主义国家。
(3分)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学校:宁乡县一中
作答要求:
1.考生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认真检查有无缺印、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问题,请举手提出更换要求;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规范填涂考生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全部填涂和填写到答题卡上,凡是答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2×30分)
右图中数字代表人口发展的不同阶段,据图回答1—4题。
1.右图中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最容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能够代表我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与②相比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读表,回答5~7题
各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数据(2009年)
国家 中国 印度 新加坡 俄罗斯 美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工业劳动生产率(美元/年·人) 4891 2211 73361 13372 106554 84980 74120 86215
劳动成本(美元/日·人) 15.33 27.14 10.4 6.88 20.62 27.29 44.31 24.98
制造业工人报酬(美元/时·人) 0.75 0.60 7.63 0.92 21.97 23.19 32.84 21.54
5.上述国家中,最应该到国外投资制造业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6.上述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7.上述国家中,工业投资成本最低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新加坡
2012年是中澳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澳经贸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贸易额从双边贸易协定签署时的1亿美元跃升至1000亿美元。中澳双向投资发展迅速,近5年来澳累计批准中国投资近600亿澳元。读中澳双边贸易情况图,回答8—9题:
8.有关中澳经贸往来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04年中澳双边贸易中,澳方对华逆差约51.3亿美元
B.目前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
C.澳大利亚大量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和农产品
D.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澳经贸往来进一步密切
9.中澳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存在高度互补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和出口市场
B.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地
C.中国是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国际客源地
D.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有彼此成熟的经济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读右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四南低
B.河流含沙量小,有凌汛现象产生
C.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脊
D.气候干旱,植被叶片退化成针状
11.关于图中P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垦耕地首先需要改造的是地形条件
B.农业生产二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家庭农场经营为主
D.该区域的发展需要退耕还沼
12.与图示区域沼泽地形成,关系不大的是 (  )
A.气候 B.水系 C.土壤 D.植被
13.下图是某地沿经线剖面图,关于A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冰盖的最高点 B.全年大部分时候受低压中心的控制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当地河流受冰雪融水影响,夏季流量大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鹤岗市新兴煤矿发生特大矿难,共造成108名矿工死亡。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15.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地堑成谷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河流发育程度高
B.区域植被地下部分退化,地上部分叶片宽大
C.区域地形平坦,人口密集
D.区域土壤贫脊,呈碱性
17.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B.适当开展生态移民
C.加速该区域城市化进程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右图是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8—20题
18.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印度洋南部海区 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
C.太平洋东部海区 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
19.图中四点地震频度与强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示区域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资源是
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21-23题。
河流 长度(mm)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甲 541 624 0.14
乙 1090 226 61
丁 3420 2709 0.16
丙 441 118 4.6
2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没有结冰期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22.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参与了水循环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错误!链接无效。河流水系均很发达,都为外流河,
23.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甲中从a→c→b→c→a表示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状况,图乙表示A地所在大洲沿A所在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后回答24-25题:
24.A地的地理纬度是
A.20°S B.3°26′S C.20°N D.16°34′N
25.关于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附近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
B.从B地出发沿海岸向南行3400千米,附近的洋流名称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A地以西的广大地区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原始森林破坏严重
D.A地所在国的人口和工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平原地区
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26.等压线P的值为
A.1012 B.996 C.1020 D.1004
27.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A处附近有副极地地区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
B.B处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高压
C.C处有西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D.D处有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东北信风
28.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其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温带季风气候 D.④—热带季风气候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30.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二、读图题(共40分)
3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的地理要素图
材料二:2012年2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
(1)据材料一,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2分)
(2)试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容易产生干旱灾害的原因。(4分)
(3)图示区域普遍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试分析除植被因素外其产生原因还有哪些?(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中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和察隅河谷,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材料二:1913年10月,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背着中国政府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肮脏的地图划线,将原本属于中国的西藏最肥沃的土地划到了印度的怀里,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及藏南部分图。
(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4分)
(2)图中B处附近除水能资源丰富外,还有哪些能源优势 (4分)
(3)藏南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3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聚落分布和城区平面分布图,读图回答:(14分)
(1)请指出图中聚落的分布特征。(4分)
(2)A城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3)在图乙中可看出A城有①、②两个规划发展方向,你认为哪个发展方向更合理?试分析之(4分)
(4)在图乙中的工厂布局不合理的是 。原因是什么?(4分)
2012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联合检测
高二年级文科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 CABDC 6—10 ACBCB 11—15 DDCAB
16—20 DBDBC 21—25 AABBC 26—30 ADDDC
32.(14分)
( 1 ) ①有大量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大。②河流落差大(4分)
(2)太阳能丰富;地热能资源丰富(4分)
(3)青稞(2分); 有利条件:光照充足(2分); 不利条件:热量不足(2分)
33.(14分)
(1)沿公路干线分布(2分),平原多于山区。(2分)
(2)两河流交汇处(2分)
(3)②(2分),②方向有平整的可供利用的大量荒地,而①方向地形起伏较大,难以规划利用。(2分)
(4)水泥厂、印染厂(全对给2分);分别布局在夏季风的上风向和河流的上游,对城区环境影响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