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课件(20张幻灯片)+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学习伴成长 课件(20张幻灯片)+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2.1
学习伴成长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2、知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3、了解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学习观念,知道终身学习的意义。
4、理解学习对于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
自学指导(1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14—19,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1、学习的内容?P14-17
2、我们对待学习应有的态度?P17
3、学习的重要性(意义)P18-19
一、打开学习之窗
学习知识
学会生存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事
思考: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辨析:只有在学校上课才是学习!
在地铁上阅读
看电影
军训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自学效果检测及指导更正运用(17-19分钟)
1、学习的内容?P14-17
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童年》的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假如我们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即使身处学校,也可能收获不多。
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思考:这句歌词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你觉得学习的正确的态度是什么?
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回想你十多年的人生,能不能想起,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呢?
牙牙学语的婴儿
蹒跚学步的幼儿
学写字的儿童
学弹琴的少年
外出学习的青年
学电脑的老年
②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
③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身都需要学习。
2、我们对待学习应有的态度?P17
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②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
③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身都需要学习。
二、学习点亮生命
你为什么要学习?
在街头等待被选择的农民工
用肩头挑起沉重的生活
服务员
流水线工人




华为招收博士年薪201万
找工作时的学历要求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学习的重要性(意义)P18-19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课堂小结(1分钟)
打开学习之窗
学习点亮生命
2.1





学习的内容
让我们能够生存,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对待学习的态度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背诵下列重要知识点(5分钟)
3、学习的重要性(意义)P18-19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二)当堂训练
1、2月1日,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获悉,在疫情防控期间将通过广电网络开播“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宣传,实现延迟开学期间“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这告诉我们(
)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④学习是为了将来能够赚大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2.有一款手机软件,只要将作业扫一下上传,答案马上就出来了。部分学生有了这个神器后,天天上传作业,知识不求甚解,只管抄袭答案。对这些同学的行为,你的看法是(
)
A.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业负担
B.网络和科技丰富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C.抄袭答案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D.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
3.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这启示我们(
)
A.读书滋养精神,学习点亮人生
B.人要与书为伴,无需社会实践
C.处处留心学习,阅读才是唯一
D.远离网络文化,国学最有底气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