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很重要,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二、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不同途径认识自己。
2.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
三、知识目标
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了解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懂得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正确运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任务。
请通过下面三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请用几个词语描述上述镜头中自己的形象。
★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请听听同学的意见,看看同学眼中的你是怎样的?
2.学生描述自己,描述同桌。
3.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描述,同学们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地认识自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
【讲授新课】
一、人贵自知
(一)关注自我
活动一:1.阅读教材P26“阅读感悟”。
2.思考问题:(1)进入初中,你是否也经常探寻这些问题?为什么?
(2)探寻这些问题有意义吗?
3.学生讨论后交流。
4.教师总结: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我们也会经常探寻类似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探寻这些问题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活动二:1.多媒体出示材料。
2.思考问题:小明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总结:小明对自己的认识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没有看到他人的优势与长处,不能接纳他人的建议。
5.思考问题:你认为今后小明和同学的关系将会怎样发展?
6.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
7.教师总结:小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只站在自我角度思考问题,不理解班委会同学们的用意,会使同学们认为他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以后会造成小明和同学们关系的疏远。
8.思考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小明的老师,你准备对小明说些什么?
9.学生组内讨论,组织交流讨论的结果。
10.教师总结:(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一)从多方面认识自己
活动三:1.多媒体出示任务。
请你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完成下表。
观察角度
描述对自己的认识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社会关系方面
  2.学生填写表格。
3.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

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二)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活动四: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P29“探究与分享”中的活动。
2.思考问题:这个活动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自己?通过不同途径认识自己有何意义?
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29课文回答。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三)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活动五:1.多媒体出示漫画。
2.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当事人,会如何对待他人的评价?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教师总结: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课堂小结】
正确认识自己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就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逐层设问,深入挖掘,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初步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本节课在理论知识的解读上有待于更加形象化;在材料的选取上还需要有更鲜明的材料让学生分析、研讨。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