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三、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的意义的重要性。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多个角度理解生命的意义。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问题:(1)采访你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人,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讲授新课】一、生命的追问(一)人为什么活着活动一:1.阅读网络调查问卷。“人为什么活着?”网友的回答有:(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2.思考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3.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二)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活动二:1.多媒体展示材料。2020年4月21日,是济宁天久工贸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后首次发工资的日子,残疾职工狄方由的妻子手里拿着一摞崭新的“百元”大钞,数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地告诉老狄:“老头子六千块,是六千块。”2.思考问题:材料告诉我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师生归纳: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活动三:1.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2.思考问题: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回答。4.教师总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活动四:1.多媒体出示材料。(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2.思考问题: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3.教师引导:他们的伟大事迹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更是伟大的!)4.师生小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二、发现我的生命(一)探索生命意义活动五:1.阅读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2.思考问题:(1)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2)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代表与全班分享。4.教师点拨: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境遇有好有坏,但只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正确对待人生,脚踏实地,从日常点滴做起,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5.教师总结: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二)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活动六:1.阅读教材P114“探究与分享”。2.思考问题:(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3.学生小组讨论,组织汇报讨论结果。4.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5.师生小结: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课堂小结】生命属于我们且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与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相结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活动中明确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对“生命意义是具体的”这一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讲解。(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