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感受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
2.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二、能力目标
能觉察、反思自己的人际状况,觉察自己对友谊的期待,培养自我觉察、反思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知道人际交往范围和内容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领会梳理朋友圈的重要性;理解朋友的影响力和友谊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朋友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
难点: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在下面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把你的选择涂在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
△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
□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
☆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
○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如此重要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和朋友在一起》。
【讲授新课】
一、我的朋友圈
(一)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的变化
活动一:1.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
2.思考问题:(1)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3.学生明确要求,完成活动,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
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二)感受朋友圈
活动二:1.多媒体出示任务。
2.思考问题:(1)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呢?
(2)你会用什么表情代表这种感受?(QQ表情:鼓掌、大笑、愤怒、呲牙、微笑……)
3.学生根据自身感受选出相应表情,说明选出这样的表情的原因。
4.教师总结: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三)梳理朋友关系
活动三:1.多媒体出示材料。
2.思考问题:(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朋友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留恋小学时的朋友而拒绝结交新朋友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4.教师总结: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友谊的力量
(一)朋友的影响力
活动四:1.多媒体出示材料。
古时候的幼儿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对友谊进行了分类,如“金兰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刎颈之交”“总角之交”,同学们知道相关的典故吗?知道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吗?讲讲他们之间的故事。
2.思考问题:朋友会在哪些方面对我们产生影响?
3.教师总结: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二)朋友的积极作用
活动五:1.阅读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2.思考问题:(1)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说你和朋友的故事,并谈谈感受。
(2)朋友对我们有着怎样积极的作用?
3.小组讨论并选出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三)学会选择朋友
活动六:1.多媒体出示材料。
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影响品德修养。
《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朋友影响学习、学问。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朋友促进我们不断地反省,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2.思考问题:向古人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应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3.小组讨论,选出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4.教师总结: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希望同学们多结交这样的朋友。
活动七:1.多媒体出示材料。
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2.思考问题:魏征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但却屡被重用,这对于我们选择朋友有何启示?
3.教师总结:魏征堪称唐太宗李世民的诤友,所谓诤友就是能直言不讳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的朋友。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多听取别人特别是朋友的建议,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希望同学们广交这样的朋友。
活动八:1.多媒体出示案例。
明明进入八年级后,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在社交平台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老师和家长多次教育,仍不悔改,且多次欺凌弱小。直到有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2.思考问题:明明因结交“损友”而走上违法的道路,这对于我们选择朋友有何启示?
3.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4.教师总结:交友不当,往往快乐一时,烦扰一生。同学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有是非原则,不能选择“损友”。
【课堂小结】
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之幸运。大家在生活中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把教材知识与图片、新闻、故事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资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交友有领悟、有思考,但所思所悟不一定深刻和正确,因为学生有着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所以要注重与学生深层次地交流。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