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认同中华民族“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2.认识到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家庭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亲子冲突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适“逆反”心理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亲子冲突”的危害,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了解和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适“逆反”心理,学会正确与父母交往。
难点:了解“代沟”问题并合理处理“代沟”问题,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
思考问题: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家人之间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非常幸福,家人都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家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爱在家人间》。
【讲授新课】
一、体味亲情
(一)亲情的产生
活动一:1.多媒体出示古诗《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思考问题:(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描述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你的家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孩子什么样的情感?你是如何表达对家人的这种情感的?
(3)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是如何产生的?
3.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选出本组代表,与全班分享。
4.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的产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二)亲情的表现
活动二:1.多媒体出示任务。
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滴时光,哪些饱含亲情的物品或者事件,感动着你,温暖着你?
2.学生组内交流,组长与全班分享。
3.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不改变亲情
活动三:1.阅读教材P78“阅读感悟”。
2.思考问题;萌萌与继母之间浓浓的亲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爱的碰撞
(一)我们与父母关系的微妙变化
活动四:1.多媒体出示图片。
2.思考问题:漫画中的情境是否在你的生活中上演?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上述情境吗?
3.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组长与全班分享。
4.教师总结: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二)亲子冲突的原因
活动五:1.阅读教材P79—P80“探究与分享”。
2.思考问题:(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3.学生组内交流后分享,并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活动六:1.多媒体出示材料。
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或家长吵过架或打过架,15.8%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2次到5次摩擦,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
2.思考问题:(1)子女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亲子冲突有何危害?
3.引导学生结合教材P81课文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三、沟通传递爱
(一)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活动七:1.阅读教材P81·下“探究与分享”。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3.思考问题:(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4.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沟通技巧介绍:
关注事实,沟通之中得理解;把握时机,沟通起来更容易;留意态度,有效沟通不可少;选择方式,巧妙沟通是关键;考虑环境,沟通结果更乐观。)
5.教师总结: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沟通传递爱
活动八:1.多媒体出示材料。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2.思考问题: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何感悟?
3.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总结: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课堂小结】
亲情之爱是家庭的主旋律,亲子冲突在所难免,在与父母的沟通中需要艺术和智慧。爱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爱是需要双方主动呵护的,我们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抱家庭,呵护亲情,让家更温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将教材内容的讲解巧妙地融入精心设置的活动中,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本节课活动设置较多,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略少,有的学生没能畅所欲言。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