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实验活动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学习目标1.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理解中和滴定原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科核心素养。自主预习【实验器材及试剂】器材: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试剂:0.1000mol·L-1HCl溶液、0.1000mol·L-1左右的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实验过程和结论】一、练习使用滴定管1.滴定管的构造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1)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_________。(2)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_____次。(3)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________处。?(4)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并记录读数。(5)放出反应液:根据实验需要从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液体。二、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1.实验操作准备试剂向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中加入0.100?0?mol·L-1HCl溶液,赶气泡、调节液面至“0”刻度后记录准确读数,并填入下表中向润洗过的碱式滴定管中加入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赶气泡、调节液面至“0”刻度后,用碱式滴定管向锥形瓶中滴入25.00?mL待测溶液,再向其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这时溶液呈_____滴定把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方,瓶下垫一张白纸,小心地滴入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接近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酸),直到因加入半滴酸后,溶液颜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不变色为止。这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的读数,并填入下表中重复实验重复实验两次,并记录相关数据,填入下表中数据处理取三次测定体积的_____值,计算待测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2.数据记录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HCl溶液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体积/mL123【微思考】(1)滴定管在使用前要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而锥形瓶则不必,为什么?。(2)锥形瓶下一般要垫一张白纸,目的是什么?。接近滴定终点时,如何滴加标准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标准是什么?。【注意事项】(1)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性溶液(如NaOH、Na2CO3溶液等);碱式滴定管不能盛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如酸性KMnO4溶液等)。(2)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漏,装液前除用蒸馏水洗净外,还须用待盛的溶液润洗。(3)注意滴定管的刻度、读数与量筒的区别。(4)滴定速率,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改为滴加半滴溶液。(5)水平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在同一水平线上。(6)滴定后应稍等几分钟,使内壁上液体顺内壁流下,然后再读数。(7)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5.00mL是正确的,而不是25mL或25.000mL。(8)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因润洗后,瓶内壁会附着一定量的待测液。(9)在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若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10)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测液润洗,否则,装入的溶液会被稀释,影响结果。课堂练习1.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2.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结束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3.如图是室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a和b,试认真分析后填空:(1)曲线a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2)P点的坐标为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1.【答案】C2.【答案】B甲基橙在NaOH溶液中显黄色,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3.【答案】(1)NaOH HCl (2)(15,7) 0.1解析一定要理解图中具体坐标点的意义。a曲线pH随滴定的进行而增大,则说明其为碱溶液滴定酸溶液的过程,且V=0时pH=1,说明该盐酸的浓度为0.1mol·L-1,同理b曲线是酸溶液滴定碱溶液的过程,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也为0.1mol·L-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