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活动1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习目标1.通过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探究浓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巩固浓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理论知识,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2.通过改变温度条件,探究温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巩固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理论知识,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3.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等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变化观念与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自主预习【实验目的】1.认识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对比等科学方法。【原理梳理】1.检验Fe3+常用KSCN溶液,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2Cr2O7溶液显色,而K2CrO4溶液呈色,K2Cr2O7与K2CrO4在溶液中存在平衡:。3.氯化铜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为:。4.NO2气体呈色,而N2O4为色,二者间存在平衡:。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等),平衡就向着的方向移动。【实验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FeCl3溶液与KSCN溶液的反应实验内容向试管a中滴入5滴0.05mol·L-1FeCl3溶液向试管b中滴入5滴0.15mol·L-1KSCN溶液实验现象结论实验内容向试管a中加入少量铁粉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铁粉实验现象结论【微思考1】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若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较浓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溶液的红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向试管中滴加5~10滴6mol·L-1NaOH溶液(2)向试管中继续滴加5~10滴6mol·L-1H2SO4溶液【微思考2】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实验探究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 ΔH>0【微思考3】(1)将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加热,溶液颜色如何变化?.(2)将(1)中试管置于冷水中,溶液颜色又会如何变化?.2.在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存在如下平衡2NO2N2O4 ΔH<0【微思考4】将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气体颜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课堂练习1.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 ②减小NO2的浓度 ③增大O2浓度 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为973K和1173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K1.472.381?173?K2.151.67(1)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能判断反应③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③,当使CO2和CO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 (填“不”“逆向”或“正向”)移动。1.【答案】A【解析】①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②减小NO2的浓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③增大O2浓度,平衡向消耗O2的方向移动,即正向移动。④升温,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⑤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2.【答案】(1) (2) 吸热 (3)CD(4)①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 (5)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