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实验活动4简单的电镀实验学习目标1.认识电解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了解电镀原理。自主预习【实验用品】烧杯、砂纸、导线、2~3V的直流电源、电流表。铁制待镀件、铜片、电镀液(以CuSO4溶液为主配制)、1mol·L-1NaOH溶液、20%盐酸。【实验过程和结论】1.用砂纸把铁制待镀件打磨干净,放入1mol·L-1NaOH溶液中除去油污,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20%盐酸中除锈,几分钟后取出,并用蒸馏水洗净。2.把铁制待镀件与2~3V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铜片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将两极平行浸入电镀液中,两极间距5cm,5~10min后取出,观察待镀件表面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微思考】电镀前,如果将铜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铁制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通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阴极和阳极发生的反应分别是什么? 课堂练习1.在铁制品上镀一层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待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铂作阴极,待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铁作阳极,待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锌作阴极,待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一定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4.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g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1.A2.D电解时,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的金属为Zn、Fe和Ni,A中的电极反应式错误;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金属(依次是Zn、Fe、Ni)与在阴极得电子生成的金属(Ni)不同,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电解后溶液中阳离子除含有Fe2+、Zn2+外还有Ni2+,C错误。3.C铜牌上镀银,银片为阳极,Ag+向阴极移动,阴极反应为Ag++e-===Ag。由于实验中镀层不可能非常均匀致密,所以将电源反接,阳极上Cu、Ag均会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4.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在阴极析出,单质银不放电,形成阳极泥,不生成Ag2SO4。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