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第二章检测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第二章检测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试卷
第二章检测题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座位号填写在密封线内。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其他部分作答,请注意题号顺序,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规定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填涂所选项,否则答案无效。
1.修改时用塑料橡皮擦干净后,
重新填涂所选项;
2.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1页(共2页)八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试卷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7广州)图中小球相对于水平桌面静止.小红通过观察,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2.一天某市的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行。某人走进一座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移动。该大厦其实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造成此人错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商业大厦
C.蓝天
D.飞行的白云
3.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m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

小明先到终点
B.小华先到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
8cm/s
D.
7cm/s
8.共享的车,为我们绿色出行带来了方便,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共享的车站点,他经常骑单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上右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135m/s
B.168.75m/s
C
.2.25m/s
D.2.81m/s?
9.(2017湖州)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
A.跳远
B.跳高
C.铅球
D.长跑
10.某同学想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硬度,下列方法可行的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
B.先测出一个较厚的物体的厚度,再把一张纸放在上面测量出总的厚度用总厚度减去物体的厚度
C.测出物理课本总的厚度,读出课本的页数,用厚度除以页数
D.测出物理课本总的厚度,数出课本的张数,用厚度除以张数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1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  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
1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此木块的长度是
cm,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s。
14.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
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  ,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  .
15.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沿直线飞翔,若在天鹅飞行的途中取3段路程,并记录下这3段路程的运动时间。(1)完成下表中有关内容;(2)天鹅在飞行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是:
,天鹅所做的运动是:

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6.(4分)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中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错误之处:
(1)________
_
(2)__________
17.(10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
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
_cm/s。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理由是:

18.(4分)如图是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时的图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运动员匀速降落过程,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

回答:

应用创新题(每题6分,共12分)
19.(2017南京)最近,南京服务网络平台上线了“共享汽车”服务,如图所示时“共享汽车”中的某品牌纯电动汽车,它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还不到传统汽车的.
(1)某市民驾驶该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若以该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该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6min,求通过的路程.
20.一辆小轿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前半程的速度是20m/s,后半程的速度是30m/s,求小轿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八年级上物理单元检测试卷第二章检测题答案
选择题
D
2.D
3.C
4.C
5.A
6.B
7.B
8.C
9.D
10.D
填空题
相对性
河岸

12.东
30
13.
3.57
_337.5
14.限制车速不超过5km/h
72
运动的
15.(1)350
0
15
45
0
10
11.67
14.44
(2)速度越来越大
加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6.刻度尺歪斜
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17.(1)40
25
(2)小
(3)不正确
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18.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四、应用创新题
19.解:(1)路旁的树木相对于汽车位置不断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
(2)汽车的速度v=36k/h=10m/s,
根据v=得,
汽车在6min内的路程:
s=vt=10m/s×6×60s=3600m;
20.解:设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s,前半程速度为v1,后半程速度为v2,,前半程时间t1,后半程时间t2。
依题意,全程平均速度为:v=s/t=s/(s/2/v1+s/2/v2)=2v1v2/(v1+v2)
=2×20m/s×30m/s/(20m/s+30m/s)=24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