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课程标准: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学习目标: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习重难点: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难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学习过程:导入议题一:为什么英国要发动鸦片战争,即清朝为什么要挨打?议题二:中英爆发战争且中国战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损害,即清政府伤得怎么样?议题三:清朝各界怎样应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即作为受害者作何反应来应对?新课讲授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中?国英?国总体状况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迅速崛起具体表现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思想程朱理学束缚人的思想17-18世纪启蒙运动解放思想科技落后发达军事冷兵器热兵器外?交闭关自守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中英贸易状况(正当贸易)贸易顺差(出超)贸易逆差(入超)结论:西方(英国):处于工业文明时期、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中国:处于农耕文明、封建主义时期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纷纷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时候,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却浑然不觉。二、两次鸦片战争中国: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为战争是由于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引起的,故称鸦片战争。英国: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一)虎门销烟1.背景: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2.概况: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并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二)鸦片战争1.爆发:1840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开进广州海口,鸦片战争爆发。2.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之后,清政府又被迫与英、美、法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名称?条约原文(节选)内容????危害中英《南京条约》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和开放五口通商口岸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中英《虎门条约》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司法主权遭到破坏中美《望厦条约》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领海主权遭到破坏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李鸿章:《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3.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拓展: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清朝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军事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英、美、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拒绝。2.过程(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2)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3)1859年,英、法进攻大沽炮台,英法兵舰损失很大。(4)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等。???条约名称?条约内容(节选)????危害中英《天津条约》允许英国商船驶入长江至长江沿岸经商内河航运主权遭到破坏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划归俄国3.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眼看世界抵抗侵略材料一林则徐至粤,尽焚趸船存烟,议外国人贩烟罪。英领事义律不就约束,兵衅遂开。二十年,命爵滋偕左都御史祁俊藻赴福建查办禁烟,与总督邓廷桢筹备海防。——《清史稿·黄爵滋传》材料二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都进行了抵抗。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教材P93【历史纵横】行动:官员:禁烟、筹划海防。民众:自发抵抗侵略者(二)开眼看世界人物著作概况或者活动林则徐《四洲志》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魏源《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插图42张,包括绘制的中国、朝鲜、日本地图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