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学序曲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中学序曲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中学序曲教学设计
课题
1.1
中学序曲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重点
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
难点
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是中学生了,
那么中学生与小学生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介绍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内容。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体会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体验进入中学生活的新感受。
(2)把握中学时代的新起点;掌握中学生活赋予我们的成长的礼物,以逐步提高自我的能力。(重点)
与教师问好
浏览教材,熟悉教材的主要内容
齐读学习目标
通过设置问题,引入新课
通过浏览,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个整体的认识。
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新的起点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感受谈一谈:进入初中,对你来说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个字来形容?
分享交流: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与小学相比,初中所学的课程多了,知识面广了,老师的讲课速度快了,老师的管理方法和小学不一样了,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动脑的题和事多了,朋友多了……
组织学生讨论: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
提示:希望在中学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人际交往能力更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等等。
4.出示材料:钱学森事迹:
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
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谈一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给你的启示?
教师总结: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目标导学二:成长的礼物
课堂分享: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考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的4年,他受到了系统的教育,培养了多方面的才能。校长张伯苓称赞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周恩来入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毕业时与同学们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礼物……
思考:(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小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小组讨论并回答:我们要在中学时代做好哪些准备,为将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吧!
教师总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材料分析: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阿达玛·旺安提出,我们应该增加三个新的支柱,以便反映现代社会的持续流动与前进势头。
第一,学会学习。
第二,学会变革。
第三,学会成长。
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你的启示?
强调:新的目标和要求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4.请同学讨论:初中生活,你打算怎样渡过?
教师提示: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你是怎么做的。
按照一定的顺序请每一位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学生列举如:“新”的人——新老师、新同学、新同桌……
“新”的事——国防教育、丰富多彩的社团……
学生总结: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学生阅读材料,尝试列举如: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学生反思自己在小学的遗憾,谈打算……
学生尝试发言: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学生畅谈自己的打算和做法。
通过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感受,谈对初中的感受,使学生乐与参与,有话可说。
通过学生讨论发言,使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钱学森事迹材料,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初中生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初中生活,努力过好初中生活。
借助周恩来中学时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初中生活。
通过请同学们谈准备,从而引导学生在初中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通过21世纪的材料阅读,使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更励志过好初中生活。
检测目标
1.走进中学,我们进入了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将与新的伙伴一起经历新的成长、新的发展。这里“新的成长”“新的发展”是指( 
 )
A.新角色、新身份、新环境
B.新老师、新同学、新功课
C.与小学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D.不断体验新生活、进行自我完善的新起点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时期,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 
 )
①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②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做好准备 ③努力学习,练好本领 ④适应新的环境,激发自身潜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课下,几位七年级同学聚在一起,聊起了中学生活的话题。下列说法你认为有误的是( 
 )
A.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B.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C.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中学的学习不太符合我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能力
4.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中学时代( 
 )
A.对一个人的成才起决定作用
B.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C.是最浪漫的时代,值得珍爱
D.只要认真学习,就能成为科学家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
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勤奋和才华谱写自己美好的乐章。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