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年有梦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少年有梦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
课题
1.2
少年有梦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方法。
重点
有梦就有希望
难点
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中学阶段的重要性?
中学时代我们要塑一个怎样的全新自我?
导入新课:梦想
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
出示学生目标:
(1)知道梦想的含义。
(2)了解少年梦想的特征。
(3)培养自己树立梦想,为梦想而努力的情感。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并用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名人梦想展示:
(1)你知道下面的这些梦想都是谁的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让国家实现真正的自由
让微型电脑走进每家每户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3.
材料展示: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思考:(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教师总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4.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歌唱》,思考:
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教材“探究与分享”,思考: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教师小结:我们拥有梦想,就拥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归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分析材料:中国梦。
思考:中国梦的内容?怎样实现中国梦?
教师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目标导学二:努力就有改变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目,勾画知识点。
探究思考: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小结:有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思考:对待梦想,不同的人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材料分析:梦想与现实
前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号球员博格斯从小酷爱篮球,几乎天天都和同伴在篮球场上斗牛。当时他的梦想是有一天可以打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博格斯身高只有160厘米,在东方人里也算是矮子,更不用说在长人如林的NBA了。博格斯不仅是NBA历史上最矮的球员,也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神准,甚至在高个队员面前带球上篮也毫无畏惧。人们每次看到博格斯像一只小黄蜂一样满场飞奔,心里总忍不住赞叹,他的表现不仅安慰了天下身体矮小而又酷爱篮球者的心灵,也鼓舞了平凡人内心的意志。
思考:(1)分组讨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2)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3)如果你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失败,你还会继续吗?
(4)怎样认识努力?
(5)怎样去努力?
小结: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努力,需要坚持。
(6)结合教材谈谈,努力的方法有哪些?
5.
写出未来三年的最大梦想,参考教材的方法与技能,制定一个努力计划。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内容。
学生根据所知列举,如:周恩来,林肯比尔盖茨的梦想。
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如:“我以后想当超人,帮助好人,战胜坏蛋”……
学生朗诵歌曲,尝试总结如: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学生探究教材材料,举手交流,如: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尝试回答问题如: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
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自身感受分析,畅谈。
交流如: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学生借助教材,列举如: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便于下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梦想的重要性。
通过请学生谈自己的梦想,引导学生分析少年梦想的特点,也知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材料中国梦,引导学生知道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使学生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教材主要内容。
通过材料分析:梦想与现实,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梦想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的努力,从而引出对努力的认识,以及怎样去努力实现梦想等知识。
通过设计制定努力计划,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之中。
检测目标
1.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是(

A、努力学习
B、学会人际交往
C、编织人生梦想
D、潇洒享受
2.如果说织梦是一种幸福,那么追梦则是一种成长。追梦的过程是我们付出努力的过程,能让我们收获良多,甚至受益一生。努力需要聚焦当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树立志向
B.坚持,坚持,再坚持
C.落实到每一天的目标行动中
D.放弃不该放弃的东西
3.“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句网络流行语说出了无数人的内心追求。要实现梦想,必须(
)
①坚持自己的梦想,即使梦想不可能实现也要为之奋斗
②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③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梦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教师寄语:我希望早上叫我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