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享受学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享受学习 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2.2
享受学习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
体味学习中的快乐和辛苦;知道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重点
体会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难点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如何认识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识了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享受学习。
出示学生目标:
(1)体会学习中的快乐与辛苦,培养自己对学习的热爱。
(2)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味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并用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如何体味学习的苦与乐?
什么时候体味学习中的快乐?
学习中有哪些辛苦?
何时享受学习?
2.材料分析:材料一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平均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发明家。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材料二
宋末遗民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思考:(1)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2)学习是你想做的事情吗?怎样让学习成为自己想做的事?
(3)在学习经历中,你有过哪些快乐的体验?
(4)什么时候体味学习中的快乐?
教师总结: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过渡:学习是多方面的,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3.名言警句分析:
(1)请同学们找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2)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苦时,你是怎么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学习中有哪些辛苦?
教师总结:学习也有辛苦。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解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何时享受学习?
小结: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目标导学二:学会学习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掌握本目知识。
分析探究:学习的困扰
(1)请同学们谈自己的学习困扰。
(2)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我们怎么办?
教师提示:当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我们可以运用兴趣迁移法,利用自己对其他科目的兴趣来带动不感兴趣的那些科目,训练时遵循下列做法:进行身心放松训练。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将心情放松,不要感受到压力,等等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学会学习?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材料分析:
比较两幅图有哪些不同。
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学会学习?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材料展示:学习的方法:背诵,默写,速记,笔记等
笔记策略:(1)课前准备笔记本;
(2)听课中做好笔记;
(3)听课后做好整理。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教材中勾画。
学习阅读两则材料,谈自己的感想,并尝试办法,如:去学习自己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的事;
在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
学生列举如:做自己喜欢的化学实验,感到很快乐……
学生根据所知,列举成语诗词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
“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言。
学生列举辛苦如: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解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学生结合自身,思考学习中的困扰,与大家分享交流。
尝试解决如:问自己愿不愿意把这门学科学好,用肯定的语言来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将数学学好”“这些单词我很快就会背了”。这样反复默念,形成一种潜意识……
学生尝试分析如:学习策略不同,学习时间安排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等等。
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爱迪生发明以及《四时读书乐》两则材料,使同学们通过阅读分析、谈感想,从而引出问题:怎样让学习成为自己想做的事?使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通过寻找有关表达学习辛苦的成语或诗句,引出学习的辛苦的学习,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
通过设置问题:何时享受学习,对学习的苦与乐进行综述。
通过请学生谈学习的困扰,自然而然的引出怎样学会学习这一重点问题。
通过设置问题: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怎么办,引出学会学习的第一方面内容,使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
通过图表分析:“时间都去哪儿了”,使鲜明形象的感受到学生效率的重要性,从而得出学会学习的答案,易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拓展知识,进一步指导学生记好笔记。
检测目标
1.小红在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进入初中以后,由于科目的增多,难度加大,她虽然还是很认真的学习,但感觉到成绩明显下降了,小红困惑不解。下列建议能帮她享受学习快乐的是()
A.让爸爸妈妈帮忙监督检查学习情况?
B.合理安排时间,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方法
C.智力水平已经落后了,还需要加倍的努力、用功
D.科目太多就选两个自己喜欢的认真学,其余的就随它去吧
2.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学习是令人享受的,它带来的意志的磨炼、心灵的满足、技艺的精纯,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可比拟的。学习,有着美的享受——关键看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享受美的行动。”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我们不要(
)
A.发现对学习的兴趣
B.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各学科运用同一种学习方法
D.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3.“到了初中,我们再也回不到小学时候打打闹闹,欢声笑语的日子了。接替而来的是初中那紧张、充满硝烟味的竞争。但是紧张的学习让我更加充实,每一步进步都让我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这段微信日记说明()
A.学习是非常充实的
B.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C.学习是充满乐趣的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学习的苦与乐,我们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从而享受学习。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