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3.1
认识自己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
人贵自知
难点
多把尺子量自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学习中有哪些辛苦?
我们如何学会学习?
导入新课: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4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
出示学生目标:
(1)了解“我是谁”。
(2)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重点)
(3)培养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形成对自己完整、清晰的认识。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人贵自知
1.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并用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2.交流与分享: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么样?用几个词说说在中学的各种活动中,你展现的形象是什么?同学对你的评价怎么样?
小结:老子说“自知者明”,古希腊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这些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3.材料分析: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我觉得我和奥巴马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做人,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爱因斯坦发明电灯,他宏观上不如我,比我差远了。
思考:你认为她有自知之明吗?为什么?
4.探究与分享:小刚与队友
(1)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小刚和队友进行对话,体会小刚和队友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2)思考交流:思考小刚对自己的认识是怎样的?他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这样做不利于小刚和他人的交往,不能与他人积极互动,也不利于小刚个人的发展。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提示:从两个方面回答。
小结: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目标导学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了解教材内容。
活动:镜像我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我们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想像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人?他现在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他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他的神态是怎样的?他的内心活动是怎样?
具体格式这样写:
我是一个的人。
我是一个的人。
我是一个的人。
我是一个的人。
我是一个的人。
要求:横线上填写有关性格特征的词语,要具有个人鲜明的特征。避免出现例如我是爸爸的孩子这样的话。
思考: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总结:(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材料链接:羊与长颈鹿
分析思考:(1)说一说上面这段对话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2)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总结: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等
4.材料分析:寻人启事:
(1)出示“形容词检核表”和例句:
例:
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2)请同学们使用或者模仿表中的词语,从外形、性格、优点、缺点、特长等多个方面,模仿例句格式,分别写出5句话。
(3)将纸收齐后放入一个小纸箱中,老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4)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抽纸提问。
(5)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总结: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5.材料分析:父子与驴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苯,有驴子不骑!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
一个人做人做事和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
分析思考:(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小结: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2)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总结: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6.拓展延伸:
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我们就要认识自己。邀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请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重要知识。
学生分析材料,谈自己的想法,如:她没有自知之明,因为她高估了自已,等等。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然后互相评价,交流看法。
学生借助教材,归纳如: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内容
学生根据教材提示的要求,完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自我评价,并在班级交流分享,互相评议与补充。
学生借助教材,尝试分析如: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根据教材提示的要求,参与活动。
尝试总结归纳如: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借助教材回答如: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学生列举如:用心聆听,勇于面对等等。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反面材料出示,请同学们亲自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的认识自己。
设置活动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更深刻的感受到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从而使深奥的知识浅显化,易于理解和掌握。
设计活动:镜像我,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也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怎样正确认识自己,使知识呈现顺理成章。
通过典型案例:羊与长颈鹿的材料,生动形象的使学生认识到对自己的认识要客观全面,同时引出自我认识的方法,漫画的形式展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设置“寻人启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同时也使知识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材料分析,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对待他人评价的重要性,同时也引出另一重点问题: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知识衔接自然。
通过拓展延伸,旨在使课堂所学知识能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检测目标
1.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中,做到“自知”的途径有(
)。
①自我评价②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③悦纳和欣赏自己④他人的评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①促进自身发展②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③打击自己的自尊心④让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自我观察和分析
D.集体综合评价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们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就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