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B.1/1000
C.1 : 100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
【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A比例尺为1:10000000,B比例尺为1:1000,C为1:10000,D为1:1000000。因此比例尺大小为B>C>D>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比较,属于容易题。
2.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不同 B.地形不同
C.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D.人口的多少
【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
(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图是小明家乡地形图,据图回答问题。
3.小明说自己家在图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区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区是(  )
A.甲 B.乙 C.丙 D.都有可能
4.图中等高线a的海拔高度为(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530米
5.图中的公路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6.关于河段①和河段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段①比河段②流速慢 B.河段②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C.河段① 的源头海拔比河段②低 D.河段②流过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7.小明家乡没有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鞍部
【答案】3.B
4.C
5.B
6.D
7.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沿河,乙沿河沿公路,丙沿公路。因此地理位置最好的是乙。
故答案为:B
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等高距为200,所以a点的海拔为1000米。
故答案为: 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图采用一般定向法,因此公路走向是西南-东北走向。
故答案为: B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河段处等高线舒缓,地势较平坦;①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峭,因此①处流速快于②处,故A排除。②处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B错误;从图中可知,①处的河流源头海拔高于②处,故排除C;山谷形成河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鞍部是两座山脉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图中没有显示。
故答案为: D
8.(2019七上·秀洲月考)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用蓝色,平原用黄褐色,山区、高原用绿色
B.绿色越淡,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
C.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平原用绿色
D.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陆地的高低起伏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淡,海拔越高;高原山地用黄褐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线以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9.(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面几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中国政区图》 B.《秀洲区地形图》
C.《嘉兴市交通图》 D.《世界地图》
【答案】B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选项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世界地图,最小的是秀洲地形图。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比例尺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0.(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是(  )
A.钓鱼岛附近的渔船 B.森林中护林人居住的小屋
C.战乱时难民居住的帐篷 D.法国首都巴黎
【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法国巴黎是城市聚落。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聚落的含义,属于容易题。
11.(2019七上·秀洲月考)最近陈明所在的社区有一家新的超市开张了,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购买油、盐、米、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经济功能 D.管理功能
【答案】C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超市”可知,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社区的功能,属于容易题。
12.(2019七上·秀洲月考)家住嘉兴的小强,假期要到杭州动物园去玩,为此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如果你是小强,你将按什么顺序来使用这几张地图 (  )
①杭州动物园游览图 ②浙江省交通图 ③杭州市区图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首先要从嘉兴到杭州,选择浙江交通图;其次选择杭州市区图到达动物园,最后选择动物园游览图游玩。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合适的地图,属于容易题。
13.(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不同区域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
A.温岭的高橙销往北京
B.新疆维吾尔族人到上海卖哈密瓜
C.台州教育局选派优秀教师到四川支教
D.浙江大学毕业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上海的人才市场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和B是物产交流,C是人才交流,D是信息交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会判断区域间的往来,属于容易题。
二、非选择题
14.(2019七上·秀洲月考)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
(2)判断A、C、E所在地点的地貌类型:
A   ,C   ,E   
(3)C点的海拔高度大约为   米,假如上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王庄和赵庄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丙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4)某班学生组织一次春游登山活动,计划安全省力地登上C地,①、②两条线路该选择的是线路   ,理由是   
(5)王庄为了解决缺水,拟从山谷的河流中引水到王庄,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引水源地,综合多种因素,你认为哪一处引水源地最合适:   地 ,理由:   
【答案】(1)比例尺
(2)鞍部;山峰;山谷
(3)700米到800米范围之间即可;10千米;200米
(4)线;因为①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爬起来比较安全、省力
(5)丙处;因为①甲乙两处是山脊,不易积水,丙丁处是山谷易汇集水流。②丁处海拔低且低于王庄,不易引水,丙处海拔比丁处和王庄高,适合引水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据图可知缺少了比例尺。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和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两座山之间平缓地部分,所以是鞍部;C位于山部的最高处,是山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等高距是100,C处的等高线大于700小于800米。计算地实际距离运用计算方法即可。
(4)路线的选择,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5)根据所学可知,等高线往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脊,反之则是山谷。甲和乙位于山脊,故排除。丙的海拔高于乙,水源更清洁。
答案:(1)比例尺
(2)鞍部;山峰;山谷
(3)700-800米,10千米;200米
(4)①; 因为①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爬起来比较安全、省力
(5)丙处;因为①甲乙两处是山脊,不易积水,丙丁处是山谷易汇集水流。②丁处海拔低且低于王庄,不易引水,丙处海拔比丁处和王庄高,适合引水
【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运用题,难度适中。
15.(2019七上·秀洲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甲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乙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写出丙图的民居特点,并概括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3)民居特点: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砖瓦竹木。)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图示判断,甲图有高楼大厦,由此判断是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类的行业;乙图有耕地等,可见是乡村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类型的行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图民居沿河而建,材料多用砖瓦等,屋顶坡度较大,因为当地降水丰沛,便于排水。
答案:(1)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3) 民居特点: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砖瓦竹木。)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 / 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B.1/1000
C.1 : 10000 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千米
2.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不同 B.地形不同
C.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D.人口的多少
(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图是小明家乡地形图,据图回答问题。
3.小明说自己家在图中地理位置最好的居民区里,那么最有可能的居民区是(  )
A.甲 B.乙 C.丙 D.都有可能
4.图中等高线a的海拔高度为(  )
A.800米 B.900米 C.1000米 D.1530米
5.图中的公路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北向西南
6.关于河段①和河段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段①比河段②流速慢 B.河段②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C.河段① 的源头海拔比河段②低 D.河段②流过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7.小明家乡没有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鞍部
8.(2019七上·秀洲月考)分层设色地形图用不同的颜色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用蓝色,平原用黄褐色,山区、高原用绿色
B.绿色越淡,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低
C.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平原用绿色
D.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陆地的高低起伏
9.(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面几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中国政区图》 B.《秀洲区地形图》
C.《嘉兴市交通图》 D.《世界地图》
10.(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属于人们常说的聚落是(  )
A.钓鱼岛附近的渔船 B.森林中护林人居住的小屋
C.战乱时难民居住的帐篷 D.法国首都巴黎
11.(2019七上·秀洲月考)最近陈明所在的社区有一家新的超市开张了,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购买油、盐、米、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这体现了社区的(  )
A.政治功能 B.文化功能 C.经济功能 D.管理功能
12.(2019七上·秀洲月考)家住嘉兴的小强,假期要到杭州动物园去玩,为此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如果你是小强,你将按什么顺序来使用这几张地图 (  )
①杭州动物园游览图 ②浙江省交通图 ③杭州市区图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13.(2019七上·秀洲月考)下列不同区域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
A.温岭的高橙销往北京
B.新疆维吾尔族人到上海卖哈密瓜
C.台州教育局选派优秀教师到四川支教
D.浙江大学毕业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上海的人才市场信息
二、非选择题
14.(2019七上·秀洲月考)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哪一要素?
(2)判断A、C、E所在地点的地貌类型:
A   ,C   ,E   
(3)C点的海拔高度大约为   米,假如上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王庄和赵庄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丙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4)某班学生组织一次春游登山活动,计划安全省力地登上C地,①、②两条线路该选择的是线路   ,理由是   
(5)王庄为了解决缺水,拟从山谷的河流中引水到王庄,图示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引水源地,综合多种因素,你认为哪一处引水源地最合适:   地 ,理由:   
15.(2019七上·秀洲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甲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乙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等。
(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写出丙图的民居特点,并概括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A比例尺为1:10000000,B比例尺为1:1000,C为1:10000,D为1:1000000。因此比例尺大小为B>C>D>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比较,属于容易题。
2.【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乡村聚落既成为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主要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乡村聚落基础上,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经济水平、规模程度而建立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更高级的聚落形式。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近代泛指一切居民点。
【答案】3.B
4.C
5.B
6.D
7.D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和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属于容易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沿河,乙沿河沿公路,丙沿公路。因此地理位置最好的是乙。
故答案为:B
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等高距为200,所以a点的海拔为1000米。
故答案为: C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图采用一般定向法,因此公路走向是西南-东北走向。
故答案为: B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河段处等高线舒缓,地势较平坦;①处等高线密集,地势较陡峭,因此①处流速快于②处,故A排除。②处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故B错误;从图中可知,①处的河流源头海拔高于②处,故排除C;山谷形成河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鞍部是两座山脉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图中没有显示。
故答案为: D
8.【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平原用绿色,颜色越淡,海拔越高;高原山地用黄褐色,颜色越深,海拔越高;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雪线以上。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内容,属于容易题。
9.【答案】B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选项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世界地图,最小的是秀洲地形图。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比例尺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0.【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产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法国巴黎是城市聚落。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聚落的含义,属于容易题。
11.【答案】C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中“超市”可知,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社区的功能,属于容易题。
12.【答案】A
【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首先要从嘉兴到杭州,选择浙江交通图;其次选择杭州市区图到达动物园,最后选择动物园游览图游玩。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合适的地图,属于容易题。
13.【答案】C
【知识点】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和B是物产交流,C是人才交流,D是信息交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会判断区域间的往来,属于容易题。
14.【答案】(1)比例尺
(2)鞍部;山峰;山谷
(3)700米到800米范围之间即可;10千米;200米
(4)线;因为①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爬起来比较安全、省力
(5)丙处;因为①甲乙两处是山脊,不易积水,丙丁处是山谷易汇集水流。②丁处海拔低且低于王庄,不易引水,丙处海拔比丁处和王庄高,适合引水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据图可知缺少了比例尺。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和图示信息可知,A位于两座山之间平缓地部分,所以是鞍部;C位于山部的最高处,是山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等高距是100,C处的等高线大于700小于800米。计算地实际距离运用计算方法即可。
(4)路线的选择,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5)根据所学可知,等高线往海拔高处凸出的是山脊,反之则是山谷。甲和乙位于山脊,故排除。丙的海拔高于乙,水源更清洁。
答案:(1)比例尺
(2)鞍部;山峰;山谷
(3)700-800米,10千米;200米
(4)①; 因为①处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爬起来比较安全、省力
(5)丙处;因为①甲乙两处是山脊,不易积水,丙丁处是山谷易汇集水流。②丁处海拔低且低于王庄,不易引水,丙处海拔比丁处和王庄高,适合引水
【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运用题,难度适中。
15.【答案】(1)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3)民居特点: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砖瓦竹木。)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区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和图示判断,甲图有高楼大厦,由此判断是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类的行业;乙图有耕地等,可见是乡村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类型的行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图民居沿河而建,材料多用砖瓦等,屋顶坡度较大,因为当地降水丰沛,便于排水。
答案:(1)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 劳动生产方式的不同。
(3) 民居特点: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
南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砖瓦竹木。)
【点评】本题考查聚落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