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1七下·上虞期末)读下边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意大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②位于北温带、中纬度
③山河呈南北相间分布
④威尼斯位于罗马的西北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能体现威尼斯“水上都市”特色的有(  )
①城内纵横交错的水道 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无数的宫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B
【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意大利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位于北温带、东半球,故①和②正确;威尼斯位于罗马的北方,故④排除;北部是阿尔卑斯山,东部亚平宁山脉贯穿整个意大利,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A
2.根据题意可知,宫殿和教堂体现威尼斯的文化,与水上都市特色无关,故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21七下·上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纽约:国际性大都市,美国政治的心脏
B.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C.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D.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政治的心脏是华盛顿,故A错误;B正确;
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利亚,故C错误;
巴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埃菲尔铁塔,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识记人类文明中心,属于容易题。
4.(2021七下·上虞期末)“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诗句“北通、南运”可知,表达了隋朝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大运河,属于容易题。
5.(2021七下·上虞期末)下图中甲、乙朝代的共同点有(  )
①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②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③都有创新,创立了一些新的制度
④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隋朝,乙是元朝,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甲不是,故排除①;
甲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乙结束了宋金夏对峙的局面,故②正确;
甲创立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乙创立的行省制度,故③符合题意;
甲和乙都是统一的朝代,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的比较,属于容易题。
6.(2021七下·上虞期末)“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答案】C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可知,宋太祖重视文臣,故符合题意的是C。其余与题意不符合。A是汉武帝在位时期,B是唐朝时期,D是明朝时期。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属于容易题。
7.(2021七下·上虞期末)宋代经济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宋朝重视科举考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与题意不吻合,故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容易题。
8.(2021七下·上虞期末)《蒙古秘史》中有“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记载,蒙古草原上长期存在的这种混乱局面结束于(  )
A.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和金 B.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C.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 D.忽必烈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答案】B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史料反映蒙古草原的混乱局面,结束蒙古分裂局面的是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的统一,属于容易题。
9.(2021七下·上虞期末)有学者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1892种药物说明,光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这段话中的“夫子”是指(  )
A.张仲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徐光启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可知,该书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化,属于容易题。
10.(2021七下·上虞期末)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学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知识卡片和所学可知,探究主题是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D符合题意。A是唐朝,B与题意不吻合;C是秦汉时期。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属于容易题。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上虞期末)“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的重要文化品牌,绍兴当选2021“东亚文化之都”。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图①东亚区域图图 ②绍兴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越王句践“投醪劳师”、汉武帝“初榷酒酤”、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修禊盛会、蔡元培每饭必酒、鉴湖女侠秋瑾“貂裘换酒”……漫漫数千年一路走来,这个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文化就十分自然地染上了酒的色彩。
材料三: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鱼大国,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注定了日本人与“鱼”有着不解的情缘。
(1)用一种方法描述绍兴市的地理位置。
(2)黄酒文化是绍兴文化的一大特色。根据材料,从自然、人文角度分析绍兴黄酒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3)鱼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请举两例说明“鱼文化”渗透到日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1)绍兴位于东经120.5度,北纬30度附近。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为绍兴黄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酿酒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有热闹的鱼市,人们一大早就来此采购;每年举行与鱼有关的节日活动。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描述地理位置,可采用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描述。根据图示信息,图①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根据图示可估算绍兴的经纬度,也可采用相对位置的描述方法,如东临东海、位于上海的西南等。
(2)根据提示信息可知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从图②中可知,绍兴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为黄酒提供了原料;从材料二可知,绍兴“酒”文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根据题意,鱼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例子,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 绍兴位于东经120.5度,北纬30度附近。
(2)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为绍兴黄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酿酒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有热闹的鱼市,人们一大早就来此采购;每年举行与鱼有关的节日活动。
【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绍兴等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难度适中。
12.(2021七下·上虞期末)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是其中辉煌的一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
(1)材料描绘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面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初期出现这一现象的政策原因。
(2)创新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把空白处填充完整。
史学家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唐人既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延续,也不是胡人单向地融入汉族,而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
女为胡妇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 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图①
图②唐蕃会盟碑
注:“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3)请根据上述图文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人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
【答案】(1)社会稳定,粮食丰收。唐太宗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完善科举制度;遣唐使,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
(3)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胡风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唐朝和吐蕃合同为一家。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1)根据史料《贞观政要》记载可知,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
(2)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在制度上沿袭并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在对外关系上,唐代对外开放,典型的史实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等。
(3)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民族关系融洽。《法曲》表明当时唐朝胡风盛行,唐蕃会盟说明唐蕃合同为一家。
故答案为: (1) 社会稳定,粮食丰收。唐太宗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 完善科举制度;遣唐使,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
(3) 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胡风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唐朝和吐蕃合同为一家。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盛唐气象,难度适中。
13.(2021七下·上虞期末)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此后,沙俄美英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列举史实分别说明“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
(3)材料二中“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政策原因是什么?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3)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侵占我国的澳门,荷兰侵占我国的台湾。
(3)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教材回答其影响即可。
答案:(1)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3)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属于容易题。
1 /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1七下·上虞期末)读下边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意大利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②位于北温带、中纬度
③山河呈南北相间分布
④威尼斯位于罗马的西北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能体现威尼斯“水上都市”特色的有(  )
①城内纵横交错的水道 ②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无数的宫殿和教堂 ④3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七下·上虞期末)城市是人类的文明中心。下列对各城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纽约:国际性大都市,美国政治的心脏
B.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C.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D.巴黎:位于塞纳河畔,卢浮宫是其标志性建筑
4.(2021七下·上虞期末)“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5.(2021七下·上虞期末)下图中甲、乙朝代的共同点有(  )
①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
②都是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③都有创新,创立了一些新的制度
④都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朝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1七下·上虞期末)“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7.(2021七下·上虞期末)宋代经济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宋朝重视科举考试 ②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③北宋出现纸币“交子” ④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七下·上虞期末)《蒙古秘史》中有“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记载,蒙古草原上长期存在的这种混乱局面结束于(  )
A.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和金 B.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C.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 D.忽必烈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9.(2021七下·上虞期末)有学者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1892种药物说明,光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这段话中的“夫子”是指(  )
A.张仲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徐光启
10.(2021七下·上虞期末)下图是某同学进行探究学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上虞期末)“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的重要文化品牌,绍兴当选2021“东亚文化之都”。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图①东亚区域图图 ②绍兴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越王句践“投醪劳师”、汉武帝“初榷酒酤”、王羲之兰亭“曲水流觞”修禊盛会、蔡元培每饭必酒、鉴湖女侠秋瑾“貂裘换酒”……漫漫数千年一路走来,这个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文化就十分自然地染上了酒的色彩。
材料三: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鱼大国,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注定了日本人与“鱼”有着不解的情缘。
(1)用一种方法描述绍兴市的地理位置。
(2)黄酒文化是绍兴文化的一大特色。根据材料,从自然、人文角度分析绍兴黄酒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3)鱼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请举两例说明“鱼文化”渗透到日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2.(2021七下·上虞期末)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是其中辉煌的一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
(1)材料描绘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面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初期出现这一现象的政策原因。
(2)创新与开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请结合所学知识,把空白处填充完整。
史学家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指出:“唐人既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延续,也不是胡人单向地融入汉族,而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
女为胡妇学胡妆, 伎进胡音务胡乐。 …… 胡音胡骑与胡妆, 五十年来竞纷泊。 ——唐·元稹《法曲》
图①
图②唐蕃会盟碑
注:“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3)请根据上述图文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人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
13.(2021七下·上虞期末)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此后,沙俄美英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列举史实分别说明“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在16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占中国领土。”
(3)材料二中“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政策原因是什么?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意大利的有关内容,属于容易题。
1.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位于北温带、东半球,故①和②正确;威尼斯位于罗马的北方,故④排除;北部是阿尔卑斯山,东部亚平宁山脉贯穿整个意大利,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A
2.根据题意可知,宫殿和教堂体现威尼斯的文化,与水上都市特色无关,故排除。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法国巴黎;印度班加罗尔;莫斯科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政治的心脏是华盛顿,故A错误;B正确;
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是巴西利亚,故C错误;
巴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埃菲尔铁塔,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识记人类文明中心,属于容易题。
4.【答案】A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诗句“北通、南运”可知,表达了隋朝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大运河,属于容易题。
5.【答案】C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是隋朝,乙是元朝,乙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甲不是,故排除①;
甲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乙结束了宋金夏对峙的局面,故②正确;
甲创立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乙创立的行省制度,故③符合题意;
甲和乙都是统一的朝代,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和元朝的比较,属于容易题。
6.【答案】C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可知,宋太祖重视文臣,故符合题意的是C。其余与题意不符合。A是汉武帝在位时期,B是唐朝时期,D是明朝时期。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宋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属于容易题。
7.【答案】D
【知识点】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宋朝重视科举考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与题意不吻合,故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容易题。
8.【答案】B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史料反映蒙古草原的混乱局面,结束蒙古分裂局面的是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吻合。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的统一,属于容易题。
9.【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史料可知,该书是《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化,属于容易题。
10.【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知识卡片和所学可知,探究主题是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D符合题意。A是唐朝,B与题意不吻合;C是秦汉时期。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属于容易题。
11.【答案】(1)绍兴位于东经120.5度,北纬30度附近。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为绍兴黄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酿酒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有热闹的鱼市,人们一大早就来此采购;每年举行与鱼有关的节日活动。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描述地理位置,可采用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描述。根据图示信息,图①采用经纬网定向法,根据图示可估算绍兴的经纬度,也可采用相对位置的描述方法,如东临东海、位于上海的西南等。
(2)根据提示信息可知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从图②中可知,绍兴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为黄酒提供了原料;从材料二可知,绍兴“酒”文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根据题意,鱼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例子,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 绍兴位于东经120.5度,北纬30度附近。
(2)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为绍兴黄酒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酿酒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 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有热闹的鱼市,人们一大早就来此采购;每年举行与鱼有关的节日活动。
【点评】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绍兴等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难度适中。
12.【答案】(1)社会稳定,粮食丰收。唐太宗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完善科举制度;遣唐使,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
(3)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胡风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唐朝和吐蕃合同为一家。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1)根据史料《贞观政要》记载可知,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气象。
(2)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在制度上沿袭并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在对外关系上,唐代对外开放,典型的史实有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等。
(3)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民族关系融洽。《法曲》表明当时唐朝胡风盛行,唐蕃会盟说明唐蕃合同为一家。
故答案为: (1) 社会稳定,粮食丰收。唐太宗减轻农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 完善科举制度;遣唐使,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
(3) 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胡风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唐朝和吐蕃合同为一家。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盛唐气象,难度适中。
13.【答案】(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3)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
【解析】【分析】(1)“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侵占我国的澳门,荷兰侵占我国的台湾。
(3)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教材回答其影响即可。
答案:(1)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3)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属于容易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