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上·秀洲月考)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答案】A【考点】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从自然条件看,北纬30度这条温度带是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应该说是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它的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相对比较茂盛,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给,就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早期人类可以比较容易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容易在这个地带发展起来。A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题干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现象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产生的原因,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的能力。2.(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校八年级六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B.?乙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答案】D【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是错误的。ABC三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3.(2019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文字是古代中国的是(??)A.????????????????????B.?C.????????????????????????????????????????D.?【答案】C【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不是文字,不符合题意;B项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不符合题意;C项是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符合题意;D项是故埃及的象形文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甲骨文的知识。选项为图片型选择题根据题干表述确定文字答案后,必须准确识别对应图片。4.(2019八上·秀洲月考)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有(??)①地处干旱地带??②大河孕育的文明???③地处亚洲???④农业依靠灌溉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属于非洲,③地处亚洲不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排除含③的选项。D项①②④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5.(2019八上·秀洲月考)下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进行战争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末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答案】C【考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前264年-前146年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因此题干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ABD三项和题干框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是题干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6.(2019八上·秀洲月考)一个生活在商朝的中国人,他能够做到的有(??)①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②通过《史记》了解黄帝情况③到市场上购买青铜器用具?????????④到佛寺上香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答案】B【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商朝人迷信鬼神,贵族凡事要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①符合题意;《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②不符合题意;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③符合题意;佛教到西汉末年才传入中国,商朝时没有,④不符合题意。B项①③生活在商朝的中国人能够做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史实。7.(2019八上·秀洲月考)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分封制【答案】D【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当时今山东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齐国和鲁国。当时今河北北部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燕国和赵国等。当时今山西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晋国。当时今湖北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是楚国。《齐鲁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名称的由来都与分封制有关。ABC三项与题干报纸的得名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分封制与题干报纸的得名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C.?《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D.?《法与时移:法家受统治者青睐的原因》【答案】C【考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孙武写的一部军事著作。ABD三项都恰当,不符合题意;C项《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不恰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的有关史实,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9.(2019八上·秀洲月考)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出自《汉谟拉比法典》??????????????????????????B.?反映了奴隶制度的残酷C.?带有平等思想????????????????????????????????????????D.?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答案】C【考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同等级实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ABD三项理解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带有平等思想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理解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10.(2019八上·秀洲月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A.?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B.?派奴隶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D.?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把女儿托付他人【答案】C【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A项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雅典的民主政治规定: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形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BD两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C项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正确,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掌握。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11.(2019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铁器和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ABC三项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12.(2019八上·秀洲月考)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帝国的兴衰C.?罗马共和国的兴衰?????????????????????????????????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答案】C【考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元老院掌握政权,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强盛的共和国贵族把占有财富和奢侈享受视为神圣,导致了大量奴隶逃亡和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ABD三项和题干关键词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帝国的兴衰是从题干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知识识记的能力。13.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与古希腊的早期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①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②人类文明有着多样性的特点;③文字、阶级、国家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共同标志;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考点】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是大河流域。古希腊属于海洋流域。自然环境对早期的区域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之间的差异说明人类文明有多样性的特点,说明人类文明发展不均衡。故A正确。文字、阶级、国家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共同标志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属于差异。因此含有③的选项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14.(2019八上·秀洲月考)【工具与改革】材料一:图1铁制农具????????????图2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战国策·秦策》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前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明商鞅变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3)请从材料二、三中找出商鞅变法作用的语句。(4)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体现了变法中“奖励军功”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两幅图片可知,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器牛耕的使用,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鞅变法的物质基础。(2)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变法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利于国家进步;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中的“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和材料三中的“倾邻国而雄诸侯”都表明了商鞅变法的作用: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稳,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4)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从而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导致了悲惨的结局。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体现了变法中“奖励军功”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5.(2019八上·秀洲月考)在古代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个令人目眩的文明高峰,它们以极其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史记》记载,西周建立后,“分封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三: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年满20岁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每隔10天左右召开一次。在会上,公民可以登台演讲,对事关国家的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1)图1与古代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2反映的国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2)两图反映的历史时期都产生出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请各列举一位及其成就。(3)材料二反映哪一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哪位当权者当政期间达到全盛?(4)根据图1和材料三,分别分析两个文明高峰产生的原因。【答案】(1)百家争鸣。西方文明之源。(2)开放性试题。示例: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分封制。伯利克里。(4)图1: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一点即可)材料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一点即可)【考点】百家争鸣,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因此图1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代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关。图2雅典学院反映的是古希腊,联系所学,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大致意思是分封自己的亲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让这些国家来拱卫周王朝的统治,还可以通过这些国家来治理天下,基于这样的原因,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材料三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联系所学,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4)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有: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西方文明之源。(2)开放性试题。示例: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分封制。伯利克里。(4)图1: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一点即可)材料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一点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和古希腊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1/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19八上·秀洲月考)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A.?地理环境的影响????????????????????????????????????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C.?文明交流的结果????????????????????????????????????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2.(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校八年级六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B.?乙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3.(2019八上·秀洲月考)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文字是古代中国的是(??)A.????????????????????B.?C.????????????????????????????????????????D.?4.(2019八上·秀洲月考)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有(??)①地处干旱地带??②大河孕育的文明???③地处亚洲???④农业依靠灌溉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2019八上·秀洲月考)下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进行战争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末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6.(2019八上·秀洲月考)一个生活在商朝的中国人,他能够做到的有(??)①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②通过《史记》了解黄帝情况③到市场上购买青铜器用具?????????④到佛寺上香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7.(2019八上·秀洲月考)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分封制8.(2019八上·秀洲月考)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C.?《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D.?《法与时移:法家受统治者青睐的原因》9.(2019八上·秀洲月考)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出自《汉谟拉比法典》??????????????????????????B.?反映了奴隶制度的残酷C.?带有平等思想????????????????????????????????????????D.?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0.(2019八上·秀洲月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A.?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B.?派奴隶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D.?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把女儿托付他人11.(2019八上·秀洲月考)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生产力的发展12.(2019八上·秀洲月考)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帝国的兴衰C.?罗马共和国的兴衰?????????????????????????????????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3.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与古希腊的早期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①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②人类文明有着多样性的特点;③文字、阶级、国家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共同标志;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4.(2019八上·秀洲月考)【工具与改革】材料一:图1铁制农具????????????图2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战国策·秦策》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前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明商鞅变法的物质基础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3)请从材料二、三中找出商鞅变法作用的语句。(4)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15.(2019八上·秀洲月考)在古代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个令人目眩的文明高峰,它们以极其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史记》记载,西周建立后,“分封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三: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年满20岁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每隔10天左右召开一次。在会上,公民可以登台演讲,对事关国家的议案发表自己的意见。(1)图1与古代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2反映的国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2)两图反映的历史时期都产生出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请各列举一位及其成就。(3)材料二反映哪一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哪位当权者当政期间达到全盛?(4)根据图1和材料三,分别分析两个文明高峰产生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北纬30度附近的古老文化有埃及金字塔、中国三星堆、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从自然条件看,北纬30度这条温度带是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应该说是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它的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相对比较茂盛,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给,就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这里早期人类可以比较容易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容易在这个地带发展起来。A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是题干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现象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产生的原因,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的能力。2.【答案】D【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故“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是错误的。ABC三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3.【答案】C【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不是文字,不符合题意;B项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不符合题意;C项是古代中国的甲骨文,符合题意;D项是故埃及的象形文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甲骨文的知识。选项为图片型选择题根据题干表述确定文字答案后,必须准确识别对应图片。4.【答案】D【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古代埃及文明属于非洲,③地处亚洲不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排除含③的选项。D项①②④是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的相同点,要求识记基础史实。5.【答案】C【考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前264年-前146年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为争夺地中海沿岸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因此题干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ABD三项和题干框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是题干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灵活掌握罗马共和国的相关知识。6.【答案】B【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商朝人迷信鬼神,贵族凡事要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甲骨文,①符合题意;《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②不符合题意;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③符合题意;佛教到西汉末年才传入中国,商朝时没有,④不符合题意。B项①③生活在商朝的中国人能够做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朝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史实。7.【答案】D【考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当时今山东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齐国和鲁国。当时今河北北部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燕国和赵国等。当时今山西地区被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是晋国。当时今湖北地区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是楚国。《齐鲁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名称的由来都与分封制有关。ABC三项与题干报纸的得名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分封制与题干报纸的得名相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8.【答案】C【考点】百家争鸣【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兵家创始人孙武写的一部军事著作。ABD三项都恰当,不符合题意;C项《孙膑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不恰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的有关史实,要求具备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9.【答案】C【考点】古代西亚国家【解析】【分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同等级实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法。ABD三项理解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带有平等思想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识记与理解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10.【答案】C【考点】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A项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雅典的民主政治规定:雅典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形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BD两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典的民主政治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C项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正确,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掌握。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11.【答案】D【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铁器和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ABC三项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史实。12.【答案】C【考点】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元老院掌握政权,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强盛的共和国贵族把占有财富和奢侈享受视为神圣,导致了大量奴隶逃亡和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ABD三项和题干关键词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罗马帝国的兴衰是从题干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罗马共和国。要求具备题干分析与知识识记的能力。13.【答案】A【考点】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是大河流域。古希腊属于海洋流域。自然环境对早期的区域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之间的差异说明人类文明有多样性的特点,说明人类文明发展不均衡。故A正确。文字、阶级、国家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共同标志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属于差异。因此含有③的选项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二、非选择题14.【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体现了变法中“奖励军功”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考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两幅图片可知,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铁器牛耕的使用,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鞅变法的物质基础。(2)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变法改革顺应历史潮流,利于国家进步;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中的“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和材料三中的“倾邻国而雄诸侯”都表明了商鞅变法的作用: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安稳,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4)商鞅变法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从而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导致了悲惨的结局。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铁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原因: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发明、公平无私。(3)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4)“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体现了变法中“奖励军功”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15.【答案】(1)百家争鸣。西方文明之源。(2)开放性试题。示例: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分封制。伯利克里。(4)图1: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一点即可)材料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一点即可)【考点】百家争鸣,西方文明的摇篮【解析】【分析】(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因此图1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代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关。图2雅典学院反映的是古希腊,联系所学,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大致意思是分封自己的亲人功臣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让这些国家来拱卫周王朝的统治,还可以通过这些国家来治理天下,基于这样的原因,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材料三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联系所学,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4)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有: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故答案为:(1)百家争鸣。西方文明之源。(2)开放性试题。示例:孔子强调“仁”,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刻苦钻研,博学多才,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3)分封制。伯利克里。(4)图1:科技进步推动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觉醒;新兴地主阶级冲破旧贵族传统礼制的束缚,解放思想,推动文化发展;地理环境决定了诸侯争霸、竞争的格局,促成文化繁荣等。(一点即可)材料三:优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推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等。(一点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百家争鸣和古希腊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