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远古的传说第三课炎黄联盟炎帝黄帝中华民族的初祖阪泉之战炎黄联盟蚩尤涿鹿之战炎黄联盟黄河流域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以炎帝为首领的姜姓部落联盟:炎帝,号神农氏,居住在我国西部(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以黄帝为首领的姬姓部落联盟:黄帝,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一带)。以蚩尤为首领的部落联盟:蚩尤是神话传说中上古时代方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阪泉之战黄炎联盟涿鹿之战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黄帝黄炎联盟华夏族汉族炎帝蚩尤其他部落华夏族形成和发展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先是代表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承袭半坡类型的一种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范围较半坡类型为大)的黄帝打败了代表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炎帝,然后炎黄合在一起,擒杀了代表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的蚩尤。蚩尤的东夷部族投降后,好多人思念旧主,不守纪律。黄帝于是请画像师画了蚩尤的像,高悬在旗子上。蚩尤旧部看到画像,心生畏惧,自感羞耻,于是不再闹事。后世以蚩尤为刑罚之神,源自于此。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何特点?华夏族的形成是各部落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神农氏)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教人们通商交换会煮盐发明纺织制作陶器黄帝(轩辕氏)时期的发明制作衣裳制造船只发明弓箭炼铜建造宫室挖掘水井黄帝时期的杰出人物仓颉[jié]造字伶伦制作音律嫘[léi]祖缫[sāo]丝隶首发明算盘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尧帝舜帝大禹禅让禅让禅让制含义: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禅让顺序:尧像舜像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禅让大禹治水禅让顺序:尧→舜大禹治水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禹大禹治水的方法:大禹治水的过程:大禹治水的影响: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为了治水,到处奔波,治水的十三年间,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治水有功,等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坚持不懈、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精神品质。禅让问题思考:“禅让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要重视贤能之人;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通过民主的方式,以德才兼备为标准。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3.华夏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传说1.尧、舜、禹的“禅让”2.“禅让”的实质禅让的传说1.大禹治水方法2.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的传说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远古的传说.pptx 大禹治水.mp4 远古的传说.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