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 用手接触 药品;不要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 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即“三不一要”):既不能 放回原瓶 ,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 拿出实验室 ,应放入 指定的容器内 ;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渣要倒入废液缸。?【微点拨】剩余药品会接触到药匙等易沾上杂质,或与空气中其他物质接触,为防止药品污染,所以一般不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2)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固体药品的取用。a.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广口瓶 里。?b.取用方法。②液体药品的取用。a.较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采用 倾倒法 。?b.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c.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 【微点拨】滴管用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能用水冲洗,直接放回滴瓶即可。2.物质的加热:(1)使用酒精灯时注意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 燃着 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 酒精灯 引燃另一个酒精灯。?③用 灯帽 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④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湿抹布 扑盖。?(2)给物质加热。①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注意:无论加热固体还是液体,试管口都不能正对自己或他人。3.洗涤玻璃仪器:(1)一般采用加水 振荡 或使用 试管刷 刷洗的方法。?(2)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聚成水滴 ,也不 成股流下 。?(3)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 指定的地方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制定思路与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和答案。2.实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1)镁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2)在点燃条件下,镁条能在空气中 剧烈燃烧 ,发出 耀眼的白光 ,生成 氧化镁 。?(3)镁条还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微点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要用石棉网接热的生成物,以防烫坏实验台。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1.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科学家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2.为了方便描述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反应物 、 生成物 以及 反应条件 。?如镁在空气中燃烧: 镁+氧气氧化镁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生活链接】炒菜时需加入食醋或酱油,此过程需注意什么问题?提示:瓶塞倒放在桌面;标签向着手心;使用后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漫画助学】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填“多取”或“少取”)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 读数偏大,少取 了液体?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 读数偏小,多取 了液体?【见多识广】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太多,易引燃灯内酒精,太少,加热时易引起爆炸;2.引燃酒精灯易导致酒精洒出而引起火灾;3.吹灭酒精灯,易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4.用完后加盖灯帽可防止灯芯上酒精挥发而不易点燃。【易错导思】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造成了试管的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试管的破裂多数是由于受热不均匀或骤冷或骤热导致的,如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没有预热;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实验完毕,没有等到试管冷却就用冷水冲洗试管等。探究点一 药品的取用以下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进行的操作,分析回答:(1)液体药品的取用(2)固体药品的取用【探究问题】1.以上两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②⑤ 。?2.请指出上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提示:①瓶塞倒放会污染试剂;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③污染试剂或腐蚀桌面;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④打破容器;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⑥腐蚀托盘;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探究归纳】 常见基本操作方法归纳(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横二放三缓立,块状药品莫竖投。(2)量筒的使用方法:凹面最低平视线,俯读偏大仰偏小。(3)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口紧挨,标签防腐向手心,试管倾斜注药液,标签向外放原处。(4)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悬空滴液防污染,切勿横放或倒放,滴管未洗莫混用。【典例1】(2020·江西中考)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C)【变式训练】 (2021·浦东新区质检)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是(C)探究点二 物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物质加热的实验练习,他们的实验操作是否存在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吧!【探究问题】(1)在四个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 BCD 。?(2)上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别为 B、液体溅出伤人;C、受热面积小且容易造成液体沸腾喷溅;D、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加热时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玻璃容器加热时发生破裂的原因分析①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未经擦拭就加热。②容器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③点燃酒精灯后,没有对容器进行预热就直接固定加热。④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石棉网。⑤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⑥加热后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冷水洗涤。【典例2】(2020·长春中考)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C)【变式训练】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A.不可手持试管加热,可使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处B.不管给液体加热还是给固体加热,均要先预热C.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可将试管口对着实验者的眼睛D.为了便于洗净试管,加热完毕后要趁热清洗试管1.(2020·金昌中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A)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D)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3.(2019·德阳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D)A.用口尝药品味道B.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上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4.(2021·扬州宝应期中)取用药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B.打开试剂瓶,瓶塞倒立放在桌面C.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再用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要洗净放回5.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B)A.刚开始加热时要预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试管加热后,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6.(2021·娄底期中)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C)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8.(2021·合肥瑶海区模拟)在合肥市进行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相信同学们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B)9.(2020·营口中考)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图1 所量液体体积少于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图2 打破试管底部 。?10.以下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中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 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改为用手取药品。?(2)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 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或标签朝向手心或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写出一点)。?(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 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2021·淄博桓台期中)量筒内盛有50mL的水(准确体积),小红从中倒出20mL后,小明对其倒出的液体进行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发现倒出液体体积是18.5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B)A.小明读数不准确B.小红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仰视C.小红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俯视D.小红的读数准确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3~4mLD.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3.2021年上海市某学校举行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C)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4.实验是化学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请结合所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室加热3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②③⑤⑦⑧ (填序号)?(2)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A.45° B.90° C. D. E.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D 处。?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D 。试管要与桌面成 A 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3)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①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 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或燃烧不好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试管脱落 。?③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使试管破裂 。?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 液体溅出伤人 。?实验室准备如图实验用品进行某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称量17.5g氯化钠固体,药品应放在 左 (填“左”或“右”)侧托盘的纸片上,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如图中的 C (填字母)。?如果某同学在称量时,把砝码与氯化钠固体的位置放颠倒了,则达到平衡时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12.5g 。?(2)量取水时,除上述准备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 胶头滴管 (填名称)。若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倒出液体的体积 C 。?A.是8mLB.小于8mLC.大于8mLD.无法判断PAGE-1-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药品;不要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②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即“三不一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应放入;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渣要倒入废液缸。?【微点拨】剩余药品会接触到药匙等易沾上杂质,或与空气中其他物质接触,为防止药品污染,所以一般不把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2)药品的取用方法。①固体药品的取用。a.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里。?b.取用方法。②液体药品的取用。a.较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采用。?b.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c.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 【微点拨】滴管用后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能用水冲洗,直接放回滴瓶即可。2.物质的加热:(1)使用酒精灯时注意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③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④酒精灯内的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2)给物质加热。①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注意:无论加热固体还是液体,试管口都不能正对自己或他人。3.洗涤玻璃仪器:(1)一般采用加水或使用刷洗的方法。?(2)仪器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3)洗净的玻璃仪器应放在。?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制定思路与方案→进行化学实验→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和答案。2.实验探究金属镁的性质:(1)镁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2)在点燃条件下,镁条能在空气中,发出,生成。?(3)镁条还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微点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要用石棉网接热的生成物,以防烫坏实验台。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1.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科学家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2.为了方便描述化学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及。?如镁在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活链接】炒菜时需加入食醋或酱油,此过程需注意什么问题?提示:瓶塞倒放在桌面;标签向着手心;使用后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漫画助学】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填“多取”或“少取”)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了液体?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了液体?【见多识广】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太多,易引燃灯内酒精,太少,加热时易引起爆炸;2.引燃酒精灯易导致酒精洒出而引起火灾;3.吹灭酒精灯,易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4.用完后加盖灯帽可防止灯芯上酒精挥发而不易点燃。【易错导思】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造成了试管的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试管的破裂多数是由于受热不均匀或骤冷或骤热导致的,如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没有预热;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实验完毕,没有等到试管冷却就用冷水冲洗试管等。探究点一 药品的取用以下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进行的操作,分析回答:(1)液体药品的取用(2)固体药品的取用【探究问题】1.以上两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请指出上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加以改正。提示:①瓶塞倒放会污染试剂;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用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③污染试剂或腐蚀桌面;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④打破容器;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⑥腐蚀托盘;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探究归纳】 常见基本操作方法归纳(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横二放三缓立,块状药品莫竖投。(2)量筒的使用方法:凹面最低平视线,俯读偏大仰偏小。(3)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口紧挨,标签防腐向手心,试管倾斜注药液,标签向外放原处。(4)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悬空滴液防污染,切勿横放或倒放,滴管未洗莫混用。【典例1】(2020·江西中考)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变式训练】 (2021·浦东新区质检)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是()探究点二 物质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物质加热的实验练习,他们的实验操作是否存在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解决吧!【探究问题】(1)在四个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是。?(2)上述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分别为。?(3)加热时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导致试管、烧杯等玻璃容器破裂,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玻璃容器加热时发生破裂的原因分析①玻璃容器外壁有水,未经擦拭就加热。②容器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③点燃酒精灯后,没有对容器进行预热就直接固定加热。④给烧杯、烧瓶加热时,底部没有垫上石棉网。⑤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⑥加热后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用冷水洗涤。【典例2】(2020·长春中考)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变式训练】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不可手持试管加热,可使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处B.不管给液体加热还是给固体加热,均要先预热C.为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可将试管口对着实验者的眼睛D.为了便于洗净试管,加热完毕后要趁热清洗试管1.(2020·金昌中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A.试管 B.量筒 C.集气瓶 D.烧杯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3.(2019·德阳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用口尝药品味道B.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上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4.(2021·扬州宝应期中)取用药品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B.打开试剂瓶,瓶塞倒立放在桌面C.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再用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要洗净放回5.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刚开始加热时要预热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试管加热后,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6.(2021·娄底期中)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7.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8.(2021·合肥瑶海区模拟)在合肥市进行的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相信同学们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9.(2020·营口中考)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图1;?图2。?10.以下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中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填“可以”或“不可以”)改为用手取药品。?(2)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点)。?(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1.(2021·淄博桓台期中)量筒内盛有50mL的水(准确体积),小红从中倒出20mL后,小明对其倒出的液体进行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发现倒出液体体积是18.5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小明读数不准确B.小红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仰视C.小红读取剩余水的体积时俯视D.小红的读数准确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B.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3~4mLD.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3.2021年上海市某学校举行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4.实验是化学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请结合所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室加热3mL的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填序号)?(2)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错误。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A.45° B.90° C. D. E.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处。?②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要与桌面成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3)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说明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①酒精灯熄灭后未盖灯帽:。?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③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④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人:。?实验室准备如图实验用品进行某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称量17.5g氯化钠固体,药品应放在(填“左”或“右”)侧托盘的纸片上,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如图中的(填字母)。?如果某同学在称量时,把砝码与氯化钠固体的位置放颠倒了,则达到平衡时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2)量取水时,除上述准备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若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倒出液体的体积。?A.是8mLB.小于8mLC.大于8mLD.无法判断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学案 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第1章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学案 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