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了解物质的构成与性质,认识和利用物质需要有与科学方法的支持。?2.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碳酸氢铵保存注意事项将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固体,生成?气味的气体?在较高温度下碳酸氢铵会迅速分解保存于之处3.正确认识物质的意义:(1)帮助我们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2)引导我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等,提高生活质量。【微点拨】只有掌握了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做到趋利避害。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以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为原料,应用生产新的物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要。?2.合理利用氮气资源:(1)氮气的性质很,在常温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作灯泡的填充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2)液氮蒸发吸热,用于医疗手术。(3)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作原料制得氨气,氨气可用于生产氮肥。3.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1)铁的锈蚀实验。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烧杯中。?(2)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其寿命。【微点拨】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易错导思】所有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产品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提示:利用化学方法生产的医药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保障人体健康。【见多识广】自然资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环境破坏(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易错导思】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有哪些?提示:古代四大发明有黑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和造纸,其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黑火药和造纸。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古代: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都属于举世闻名的工艺。?2.近代以来:不断涌现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3.现今:(1)通过化学原理制成性能优异的新材料。(2)对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有了新的认识。(3)化学科学在合成药物、消灭传染病、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探究点 化学的作用我国著名化学前辈杨石先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探究问题】(1)试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化学的作用。提示:衣:化学纤维(人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颜料的生产等,使人们穿上各种材料和各种颜色的衣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食: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大丰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住:钢铁、铝、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行:金属的冶炼、合成橡胶的生产使汽车进入家庭,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物质,并避免对人身的伤害。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有利和不利一面,要学会辩证看待,请你举例说明。提示:如一氧化碳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可用作高能燃料;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吸入人体会导致中毒,因此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产生一氧化碳,应注意通风。【典例】(2021·昆明质检)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变式训练】(2021·北京丰台期中)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无关的是()A.炼制汽油用作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C.生产农药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D.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增加农作物产量1.“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全球2020年十大新兴技术,其中下列技术属于化学科技成果的是()A.数字医疗 B.空间计算C.全基因组合成 D.低碳水泥2.下列关于碳酸氢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的固态物质B.在通常情况下,碳酸氢铵固体应敞口盛放C.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仓库常常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D.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可以发现固体逐渐减少,同时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放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铁丝网生锈B.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C.铁丝网消失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D.铁丝网生锈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4.(2021·泰安质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①②③④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1.(2021·深圳宝安期中)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技术应用的是()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B.卫星芯片的制造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2.有人认为从农药DDT的发明和应用的历史中,可以得到如下认识,你不赞成的是()A.任何化学农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B.DDT的滥用导致了环境污染C.只有正确而全面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应用物质D.农业应当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应更多地使用生物农药3.下列对物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B.碳酸氢铵在常温下不会分解C.铁在空气中与浓食盐水接触易生锈D.空气中氮气很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4.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先变大,后变小D.无明显变化5.“让演化的力量为人所用”,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乔治·史密斯和格里高利·温特,奖励他们实现了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化学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人类造福,将来也会持续如此。某同学对收集到的以下六种物品进行探究。请回答:(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填序号,下同)。?(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物品是。?(3)图中可以食用的物品是。(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例一:;?例二:。?PAGE-1-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了解物质的构成与性质,认识和利用物质需要有 化学知识 与科学方法的支持。?2.加热碳酸氢铵的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碳酸氢铵保存注意事项将少量碳酸氢铵固体粉末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固体 逐渐减少 ,生成? 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在较高温度下碳酸氢铵会迅速分解 密封 保存于 阴凉 ?之处3.正确认识物质的意义:(1)帮助我们掌握生产生活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2)引导我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等,提高生活质量。【微点拨】只有掌握了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做到趋利避害。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以地球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为原料,应用 化学原理 生产新的物质,能够帮助人们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 自然资源 ,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要。?2.合理利用氮气资源:(1)氮气的性质很 稳定 ,在常温下 很难 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用作灯泡的填充气,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2)液氮蒸发吸热,用于医疗手术。(3)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作原料制得氨气,氨气可用于生产氮肥。3.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1)铁的锈蚀实验。实验现象:锥形瓶中 铁丝表面生锈 ,烧杯中 导管处液面上升 。?(2)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其寿命。【微点拨】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易错导思】所有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产品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提示:利用化学方法生产的医药可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保障人体健康。【见多识广】自然资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环境破坏(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易错导思】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有哪些?提示:古代四大发明有黑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和造纸,其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黑火药和造纸。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古代: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都属于举世闻名的 化学 工艺。?2.近代以来: 新材料 不断涌现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3.现今:(1)通过化学原理制成性能优异的新材料。(2)对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物质有了新的认识。(3)化学科学在合成药物、消灭传染病、治疗疾病和延长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探究点 化学的作用我国著名化学前辈杨石先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探究问题】(1)试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化学的作用。提示:衣:化学纤维(人造纤维或者合成纤维)、颜料的生产等,使人们穿上各种材料和各种颜色的衣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食: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蔬菜、水果等生产大丰收,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住:钢铁、铝、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行:金属的冶炼、合成橡胶的生产使汽车进入家庭,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物质,并避免对人身的伤害。任何一种物质都存在有利和不利一面,要学会辩证看待,请你举例说明。提示:如一氧化碳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热,可用作高能燃料;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吸入人体会导致中毒,因此冬季用煤炉取暖由于产生一氧化碳,应注意通风。【典例】(2021·昆明质检)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C)A.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D.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变式训练】(2021·北京丰台期中)化学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无关的是(D)A.炼制汽油用作现代交通工具的燃料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证人体健康C.生产农药化肥以提高粮食产量D.改变农作物的基因增加农作物产量1.“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全球2020年十大新兴技术,其中下列技术属于化学科技成果的是(D)A.数字医疗 B.空间计算C.全基因组合成 D.低碳水泥2.下列关于碳酸氢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的固态物质B.在通常情况下,碳酸氢铵固体应敞口盛放C.堆放碳酸氢铵化肥的仓库常常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D.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可以发现固体逐渐减少,同时会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放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D)A.铁丝网生锈B.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C.铁丝网消失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D.铁丝网生锈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4.(2021·泰安质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D)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A.②③ B.①③C.①④ D.①②③④5.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下面四个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错误的是(D)1.(2021·深圳宝安期中)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技术应用的是(C)A.研制运载火箭所需要的燃料B.卫星芯片的制造C.确定卫星的运行轨道D.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2.有人认为从农药DDT的发明和应用的历史中,可以得到如下认识,你不赞成的是(A)A.任何化学农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B.DDT的滥用导致了环境污染C.只有正确而全面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应用物质D.农业应当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应更多地使用生物农药3.下列对物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B)A.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B.碳酸氢铵在常温下不会分解C.铁在空气中与浓食盐水接触易生锈D.空气中氮气很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4.如图所示,有一段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取一块废旧石棉网上剪下的铁丝网,用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3~4mL食盐水,迅速塞紧瓶塞,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A)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先变大,后变小D.无明显变化5.“让演化的力量为人所用”,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乔治·史密斯和格里高利·温特,奖励他们实现了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化学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人类造福,将来也会持续如此。某同学对收集到的以下六种物品进行探究。请回答:(1)图中与化学有关的物品是 ①②③④⑤⑥ (填序号,下同)。?(2)图中与人类住、行有关的物品是 ①⑤ 。?(3)图中可以食用的物品是 ④ 。(4)从亲身(或家庭)经历中举两例说明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例一: 适量使用味精可使食品更鲜美 ;?例二: 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合理答案均可) 。?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导学练 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第1章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导学练 2021-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