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行香子·树绕村庄》课时:第1课时;共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词的大意,能够有感情的诵读诗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法与讨论法理解词的意境。3、情感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春天盎然的生机。教具准备课件编号:201930A〖定标导学〗环节随堂笔记(堂堂清)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与黄庭坚(?https:?/??/?www.slkj.org?/?a?/?huangtingjian.html"\t"_blank?)、张耒(?https:?/??/?www.slkj.org?/?a?/?zhanglei.html"\t"_blank?)、晁补之(?https:?/??/?www.slkj.org?/?a?/?26395.html"\t"_blank?)合称“苏门四学士”。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8005cc89b888.aspx?),也曾写过一些学习乡言土语的诗词。(规律总结·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新课学习或活动操作流程(设计学法与交流合作重点)目标内容设计B〖自主合作〗环节(内容·学法·时间)C〖交流展示〗环节(策略·形式·过程)D〖探究点拨〗环节(方案·建议)目标一整体感知陂()塘徜()徉()飏学生认读,教师矫正。准确目标二学会朗读(二)学生有感情试读课文,并说出句子意思,教师根据情况纠正语调。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形式:组内群学过程:1、自读,2、分组朗读3、朗读比赛方案:朗读比赛建议:1、小组推选优秀组员朗读。2、小组齐读。3、师生共评。要求:声音洪亮、音准、饱含感情。时间:8分钟目标三理解赏析1、依据书下注释理解词的大致内容。2、赏析诗词。(1)上片写了几个场景?(2)进入我们视野的有哪些颜色?(3)上片表明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4)下片过东冈后描绘的是什么图景?(5)全词体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形式:组内群学过程:先组内进行交流,再统一答案方案:口头表达建议:随机抽选学生口头表述,师生共评。要求:准确目标四背诵课文诵读课文形式:独学过程:先自己练习,再展示。方案:口头表达建议:自主表述,师生共评。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练习1、树绕村庄,。倚东风,。(秦观《行香子》)2、偶然乘兴,步过东冈。,,。(秦观《行香子》)3、《行香子树绕村庄》随作者的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的特点。4、请简要概括《行香子树绕村庄》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5、词人在《行香子树绕村庄》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教师寄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答案1、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秦观《行香子》)2、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3、《行香子树绕村庄》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4、请简要概括《行香子树绕村庄》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行乡子》一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5、词人在《行香子树绕村庄》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词极富动感地描绘了作者乘兴徜徉所见的朴质、自然的村野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词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