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年有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少年有梦 教案

资源简介

1.2《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和探索期,是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期,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和幻想。但面对初中紧张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时,压抑了心中的梦想,渐渐对未来感到迷茫,前进的动力大多源自于家长和老师的肯定,自己的学习内在动力不足。在面临中考高考现实的目标外,需要探索内心深处的需要,对自己未来怀有美好畅想,激发成长的内在动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本课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让梦想在心中萌芽,为未来落实目标提供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教学目标
1、明白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
2、引导学生看到未来的方向,看到现在自己的优势与资源。
3、感悟梦想实现的现实与不易,激发学生坚定的信心和实践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了解自己内心动力的方向。
难点:畅谈梦想的同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资源,激发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信心与勇气

教学准备
图表3份,水彩笔,气球、希沃软件(或展台),PPT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热身活动——《连连看》
(5min)
1、师生问好。
2、热身活动——连连看
(1)出示6个名人与关键词句的图。
(2)小组完成连线任务。
(3)询问:这些名人和词句给我们传递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呢?
(4)引出与梦想相关的主题。出示PPT“少年有梦-画说梦想”。
连线任务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主题。
?
二、预见梦想
(12min)
1、冥想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辆神奇的时光列车,邀请全班同学乘坐列车到未来时光。?
生: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导语对未来进行冥想。
2、绘制
(1)画出冥想中的未来场景。(梦想的大学与20年后的职业梦想)
(2)分析现在自己的优势与资源有哪些?
3、学生完成绘图及优势分析。
通过冥想引导学生对未来积极地构建自己的梦想,增加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潜意识意识化,表达内心真实的渴望。自我透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让学生看到自己优势所在,增强奋斗的信心。
畅说梦想
(17min)
1、
师:从同学们的画中可以看出各自对未来独特的理解,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畅说环节。
2、
小组内交流3分钟。
3、师:发现同学们分享得很热烈,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接下来有请每组代表向大家展示并描述一下梦想中的你是怎样的?
4、学生发言。
5、教师总结: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充满了艰难曲折。或许你目前对未来还很懵懂,没有关系,从现在起慢慢思考;又或许理想很多还不确定,也没关系,只要你去想并付诸行动,坚定信念努力追求,在努力的道路上你一定会有个满意的结果。
?
在分享过程中通过自我透视和绘画心理分析的技巧进一步清晰学生梦想的方向,与现实结合了解自身的优势与需要努力的方向,加强梦想实现的信心。
四、放飞梦想
(6min)
1、抛气球
(1)将梦想化为力量,把它吹进气球。
(2)把它系好,并用水彩笔写上你的理想或祝福语。
(3)在一段音乐时间里将气球抛起,尽量也不让周围同伴的气球落地。
(4)边抛边喊:“放飞梦想,拥抱明天”。
2、学生在《飞得更高》音乐中抛气球,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3、结语:在放飞过程中,气球会下落,但只要你不放弃,掌心向上用力托起,它最终会飞得高高的,正如我们的梦想,实现的道路上或许坎坷,但只要坚定信念不放弃,在努力的道路上终会实现梦想!
以具有正能量的歌曲为背景,抛气球的形式类比放飞梦想,强化内心动力
板书设计
画说梦想
1、预见梦想——充满信心
2、畅说梦想——清晰方向
3、放飞梦想——努力奋斗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有关艺术表达的方面比较多,需要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用心感受内心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体会目标理想所带来的动力影响。这节课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强化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涉及一部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但对于具体如何实现与落实将在下一课时进行讨论。在绘画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并未画完整,有多种原因,这本身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现,可能对未来还没有太多印象,可以适当加以分析与引导。从激发学生对未来畅想的意识层面来说,效果已基本达到,具体如何落实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进一步深入讨论。
教学辅助工具
表1
的未来梦想
梦想的大学生活
20年后的职业梦想
表2
四叶草自我透视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