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2份)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理科学测)试题
命题人:沈清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2.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地域 C.财产 D.宗教
3.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5.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6.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管理地方行政
C.监察地方政治 D.掌管地方军事
7.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
8.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9.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
10.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克里斯提尼 D.苏格拉底
11.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12.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王位继承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法律基础是
A.《人权宣言》 B.《1871年帝国宪法》
C.《邦联条例》 D.《权利法案》
14.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15.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某国”是
A. 英国 B. 德国 C.法国 D. 美国
16.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A. 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 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 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D. 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1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海战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1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20.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孔子改制考》
C.《天演论》 D.《天朝田亩制度》
21.以下内容不属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是
A.民主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族主义
22.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统治 B.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C.青年学生要求民主自由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4.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A.《资政新篇》           B.《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它诞生的标志是
A. 巴黎公社成立 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 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
26.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2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28.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29.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遵义会议
30.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32.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兴国    B.平反冤假错案
C.依法治国     D.政企分开
33.“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 两种管理制度 B. 两种社会制度
C. 两种经济制度 D. 两种法律制度
34.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重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统一台湾
C. 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D. 停止对金门等的炮击
35.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6.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A. 一边倒的方针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另起炉灶的方针
37.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经济互助委员会
38.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德国的分裂
39.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 联合抗衡美苏 B. 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 摆脱美国的控制 D. 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40.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战国时期,诸侯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
A.发展长途贸易 B.运送军粮 C.发展小农经济 D.加强中央集权
42.我国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确立于
A.春秋战国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3.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土地公有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租佃制
44.“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自耕农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租佃制经营 D.官民合营
45.古代中国中原人口曾大量南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政府徭役 C.战争动乱 D.经营不善
46.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纹饰更加绚丽,极具艺术神韵的技术最早出现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4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A.中唐以后 B.南宋时期 C.元代 D.明朝时期
48.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49.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5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欧洲联盟条约》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51、欧盟成立后,有关欧洲一体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B.从最初的政治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C.从最初的军事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从最初的政治、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52、下列哪一事件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面上的进程( )
A.关税同盟的建立 B.共同的农业政策 C.共同市场 D.启用欧元
53、欧共同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的标志是:( )
A.《罗马条约》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欧盟正式成立 D.欧元正式启用
54、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墨西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技术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避免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
C.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D.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联系大大加强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56.孙中山与时俱进,20世纪20年代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下列各项中,符合新三民主义精神的是
A.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C.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核定地价,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5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7.右图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58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③提出两种矛盾的观点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9.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革命和立国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下毛泽东的言论哪一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A.“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B.“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1938年《论持久战》)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C.“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6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上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市场和计划的关系问题 B.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D.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问题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是
A. 汉高祖推行郡国并行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官 D. 唐朝设置节度使
62.下列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 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63.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奇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包括
A. 由民选产生,对议会负责 B. 是国家的元首
C. 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D. 连任都不得超过两届
6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权相比,其特点是
A.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C. 国王统而不治 D. 首相对议会负责
65.《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否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 主张建立和谐制度
D.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66.下列条约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7.南京,一座江南的千年古城,有人说它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亲历了中国近代史的终结。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A.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军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B.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68.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一大片”的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69.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时,答应美国将部分而不是全部从台湾撤军。毛泽东对此评论美国人正处在从猴子变人的进化过程中,“猴子变人还没有变过来,还留着尾巴。台湾问题也留着尾巴,它已不是猴子,是猿,尾巴不长。”由此可知,当时
A.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B.基辛格访华未取得任何成效
C.毛泽东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D.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正常
70.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B.欧洲共同体形成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理科班)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C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D B C C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D C C B C B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B A A C A B B D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C C C B D D B B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 D C C B B A D C B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AD BD BC AB AC AC AD BD AC BC命题人:吴飞 审题人:张晓爽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I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
A.上午8点上班 B.列车l6点30分发车 C.考试在11点结束 D.课间休息10分钟
2.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速度 B.磁感应强度 C.磁通量 D.电场强度
3.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千克、秒、牛顿 B.克、千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克、米
4.在下列研究中,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分析乒乓球的 “弧旋球” B.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C.研究车轮旋转情况时的车轮 D.研究某同学骑自行车回校的速度
5.18世纪的物理学家发现,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有关,跟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发现这个规律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库仑   D.法拉第
6. 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
A.油罐车拖一条铁链 B.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C.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D.静电复印
7. 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8.3N和4N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是( )
A.0     B.1N   C.5N    D.7N
9.下列关于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 B.沿磁感线方向,磁场越来越弱
C.所有磁感线都不是闭合的 D.磁感线与电场线一样都能相交
10.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但物体仍然保持静止,这表明( )
A.拉力小于静摩擦力 B.拉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C.拉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 D.拉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
11.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12.首次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开普勒    B.卡文迪许    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13.如图所示,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重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14.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大
B.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变小
C.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D.无论是超重或失重状态,物体所受到的重力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5.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以写成m=F/a,对某个物体来说,它的质量m ( )
A.跟合外力F成正比 B.跟合外力F与加速度a都无关
C.跟它的加速度a成反比 D.跟合外力F成反比,跟它的加速度a成正比
16.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变速运动—定是曲线运动 B.曲线运动—定是变速运动
C.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 D.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17. 我国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顺利飞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神七”在轨道飞行过程中,宇航员翟志钢跨出飞船,实现了“太空行走”,当他出舱后相对于飞船静止不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处于平衡状态 B.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他的加速度不为零 D.他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18.一个物体受到4N的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2m/s2,那么这个物体在6N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大小是( )
A.1m/s2     B.3 m/s2    C.5 m/s2  D.6 m/s2
19.一个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右滑动,有四位同学作出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20.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大车的惯性   B.减小车的惯性 C.减小车的动能   D.增大车的动能
2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奥斯特 C.库仑 D.伽利略
22.下列情况中,应用了温度传感器的是( )
A.商场里的自动玻璃门 B.夜间自动打开的路灯
C.夜间有声音时就亮的楼梯灯 D.自动恒温冰箱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小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24.如图所示的下列各图中,表示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磁场力的情况,其中磁感应强度、电流、磁场力三者之间的方向关系不正确的是( )
25.下列各图中,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磁场方向和电荷的受力方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6.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若电荷电量不变,两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则两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A.    B.   C.9F    D.3F
27.灯绳将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下述两个力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28.以下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电荷移动的轨迹
B.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曲线
C.电场线是闭合的曲线
D.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处)
29.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a、 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30.有、、、四个小磁针,分别放置在通电螺线管的附近和内部,如图所示。其中哪一个小磁针的指向是正确的( )
A. B. C. D.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一个猎人用枪水平射击同一高度的树上的猴子,正当这个时候猴子发现了猎人,在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的瞬间,,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阻力,说法正确的是( )
A.猎人能射中猴子    B.猎人不能射中猴子,子弹击在猴子的上方   
C.猎人不能射中猴子,箭击在猴子的下方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40J,则( )
A.重力势能减小了40J
B.重力势能增加了40J
C.动能减小了40J
D.动能增加了40J
33.从距地面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石子,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石子抛出时速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C.抛出点高度越大,石子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D.石子在空中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有可能竖直向下
34.如果家里的微波炉(800W)和洗衣机(400W)平均每天工作1h,电视机(100W)平均每天工作2h,则一个月的耗电量为(每月按30天计算)( )
A.42kW·h B. 40kW·h C. 38kW·h D. 36kW·h
35.做平抛运动的小球,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y,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列图象,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36.如图,在距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c点比a具有的机械能大
B. 物体在c点比a具有的动能小
C.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D. 物体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3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盘上的物块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物块的向心力是( )
A. 重力 B. 静摩擦力
C.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D. 离心力
38.如图所示为两个带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则( )
A.A只能带正电
B.A只能带负电
C.若A带正电,则 B肯定是带负电的
D.若A带正电,则B肯定是带正电的
39.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移动插座远离水池
B.用湿抺布擦去工作中电器上的灰尘
C.使用洗衣机时,电器外壳不接地
D.消毒碗柜、电饭煲和电冰箱同时使用一个移插座
40.图10为磁流体发电机的示意图,流体中的正、负离子均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向M、N两金属极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离子向M极偏转,负离子向N极偏转
B.正离子向N极偏转,负离子向M极偏转
C.正、负离子均向N极偏转
D.正、负离子均向M极偏转
41.如图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 A 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接触开关 S ,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 B 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 H 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 A 、 B 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A 球在离开轨道后( )
A.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42.关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磁通量减小,感应动势一定减小
C.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42.经典力学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适合用经典力学描述的运动是
A.子弹的飞行   B.飞船绕地球的运行
C.列车的运行   D.粒子接近光速的运动
43.某同学将质量为3kg的铅球,以8m/s的速度投出,铅球在出手时的动能是
A. 12J   B.24J   C.96J   D.192J
44..图1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小车运动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做加速运动
B.小车做匀速运动
C.小车做减速运动
D.小车在A 点的速度大于在C点的速度
45.某同学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拉力F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了不同m时的加速度大小a,并绘出了的图象,如图8所示。图象的斜率表示
A.a B.F
C.m D.
46.下列运动项目中利用离心现象的是
A.投篮球   B.扣杀排球   C.投掷链球   D.投掷飞镖
47.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若直导线通有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恒定电流,则电流的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48.广州的广州塔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塔都随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座塔的加速相同    B.两座塔的线速度相同
C.两座塔的运动周期相同  D.两座塔的角速度不同
49.在趣味跳水活动中,一名表演者从距水面20m的跳台上水平跳出,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下落到水面的时间是
A.2s   B.10s   C.20s   D.40s
50.如图11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左右滑动时,有关小灯泡L亮度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右滑动时,灯泡L变亮
B.向右滑动时,灯泡L变暗
C.向左滑动时,灯泡L变亮
D.向左滑动时,灯泡L亮度不变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2 分,少选且正确得1 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如图所示,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的是(
52.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越快,惯性越大
B.汽车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C.人向前奔跑时被绊,由于惯性向前绊倒
D.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向后倾斜
53.重600N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台秤示数为480N,则升降机的可能正在( )
A.匀速下降 B.加速下降 C. 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54.如图6所示,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棒所受磁场力的因素”实验中,要使导体摆动的幅度增大,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A.减少磁铁的数量
B.增大导体棒中的电流强度
C.改变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
D.将磁铁更换成磁性较强的
55.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56.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支持力对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不做功
B.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牛顿
57.忽略空气阻力,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在真空管中自由下落的羽毛
C.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8.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下列使用了电动机的电器是( )
A.电风扇 B.电饭锅 C.洗衣机 D.日光灯
59.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不确定 B.卫星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C.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 D.卫星的运行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60.图13为某城市车站的站台。为了有效地利用能量,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一缓坡。关于列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站时列车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进站时列车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C.出站时列车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进站时列车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高二物理(文科)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小题,共3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小题,共30分。)
A Ⅲ
A
B



A
B命题人:彭清、曾娟、秦瑞燕 审题人:将爱民、刘晓初、祝运琴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u 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4分,共64分)
1.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菌高产菌株
D.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3.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B.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C.精子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4.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三者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B、都需要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6.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0.4g/ml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7.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
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外电路中,电流从b极到a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8.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3)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焓变)为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锌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用纯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应将镀件作阴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与电源正极相连
10.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1.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满NH3,反应2NH33H2+N2经5s达到平衡,经测定NH3和H2的浓度均为a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5:7 B.达到平衡时NH3的分解率为60%
C.N2的平衡浓度为 mol/(L·s) D.NH3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mol/(L·s)
12.环扁桃醋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
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对该物质叙述
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B.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C.分子式为C17H23O3
D.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NaOH发生反应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洛伦兹首先总结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C.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的方向可由楞次定律来判断
D.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14.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的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 V,φb=3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
B.a点处的场强E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b
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
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
1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u=220sin100πt 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Ω,则副线圈中电流大小是( )
A.5A B.11A C.20A D.55A
16.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
A.Ekm   B.Ekm+hν   C.2Ekm D. Ekm+2hν
二、双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6分,共54分)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极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B.电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C.电荷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产生的
D.磁极与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与磁场共同产生的
18.如图,匀强磁场存在于虚线框内,矩形线圈竖直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如果线圈受到的磁场力总小于其重力,则它在1、2、3、4位置时的加速度关系为( )
A.a1<a2 B.a1=a3 C.a2=a4 D.a2>a4
19.一交流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用电流表测该电流其示数为A
B.该交流电流的频率为50Hz
C.该交流电流通过10Ω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为1000 W
D.该交流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i=10sin200πt A
20.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滑到底
端,所用时间为t.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是( )
A.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O
B.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C.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
D.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
21.两个小球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若它们相互碰撞后都停下来,则两球碰前( )
A.质量一定相等 B.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动量大小一定相等 D.总动量一定为零
22.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
FePO4+Li LiFePO4, 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
23.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因H+(aq)+OH-(aq)=H2O(l) ΔH=-akJ·mol-1 ,故1mol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大于akJ
B.因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bkJ·mol-1,故1molCuSO4(s)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kJ
C.因氢气的燃烧热为ckJ·mol-1,故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2H2(g)+O2(g) ΔH=+ckJ·mol-1
D.因N2(g)+3H2(g)→ 2NH3(g) ΔH=-dkJ·mol-1,故在某容器中投入1molN2与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dkJ
24.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肽键的是(   )
A.胰岛素 B.雄性激素 C.酶 D.Na+载体
25.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三、非选择题(共11小题,共182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16分)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_________、
_________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
(4)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操作步骤是 、 、 和 。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 、 、
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 (受精卵、乳腺细胞)。
(5)若要通过胚胎移植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桑葚期或囊胚期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 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 条件下。
27.(20分,每空2分)
Ⅰ、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因而它是一类营 (“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
Ⅱ、如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
加入呼吸抑制剂,[ ]____________________将会受到影响,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出入细胞需要载体而不消耗能量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
28.(14分,每空2分)如图甲与图乙是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两种细胞器时需要染色的是__________,所用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
(2)[1][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是该细胞器中某一结构的放大图示,其名称为__________。若在其他条件适宜,植物缺少Mg时,将直接影响_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在[4]中除含有催化反应的酶等物质外还含有少量____________(大分子物质)。
29.(14分)“白菜-甘蓝”是科学家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存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培育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由杂种细胞D培育成“白菜-甘蓝”植株,采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制备“白菜-甘蓝”的人工种子,要在d步骤选取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_____________(结构),包裹上人造种皮制得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过程中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最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融合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获得上图中白菜和甘蓝的原生质体,首先需要分别除去白菜和甘蓝细胞的细胞壁。现提供以下材料和用具:紫色洋葱磷片叶、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蒸馏水、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等。请你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完成下面检验是否已除去细胞壁实验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
主要实验步骤:
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配制成细胞壁分解液。其中选取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理由是: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
                     。(2分)
②检验细胞壁分解液除去细胞壁。
第一步:用镊子撕取一小块紫色洋葱鳞片叶放在载玻片中央,滴加适量细胞壁分解液,制成临时装片,得到实验组装片。
第二步:                             。(2分)
第三步:                             。(2分)
结果预测和解释:                          。(2分)
30.(每空2分,共16分)右图所示是在铁上镀锌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极材料为 B的电极材料为 ______电镀液C为
(2)电解过程中A电极的现象为
B电极的现象为
(3)电解过程中A电极的质量 电解过程中B电极 的质量 电镀液C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不变)
31.(共16分)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___________mol/(L·min)。(3分)
②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3分)
③ 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 (4分)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 CO2=2 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2.(共16分)共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l)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 . 9 kJ 热量。则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分)
(2)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右图所示实验: ① 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右图装置中,某一铜电极的质量减轻 3 . 2g ,则 a 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6分)
(3 )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tl 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②温度为T℃时,将2amolH2和amolN2放入0 . 5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7分
33.(共16分)用芳香烃X和链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BAD的结构简式为:
BAD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结构简式:Y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4分
(2) 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3分
(3) 1 mol BAD最多可与含__________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3分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B+G→ 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4.(18分)(1)(8分)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并多次重复.①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 、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②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 (用①中测量的量表示)
③若改用下面左图做实验,还需测量小球的直径。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下面右图所示,读出图中的示数为d=
(2)(10分)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Rx,
① 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选用 挡位,更换挡位重新测量之前应进行的步骤是
② 接下来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仪器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5 Ω,变阻器阻值为50 Ω.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
③ 该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的电阻Rx的值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值.
35.(18分)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2kg和4kg,给物块A一个的瞬间冲量,使它获得一个初速度向右运动,物
块B静止在前方,
(1)求物块A获得的初速度的大小;
(2)如图1,若物块A、B碰撞后A以大小为
2m/s的速度反方向运动,求碰撞后物块B的速度;
(3)如图2,若物块B左边与轻质弹簧相连,求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6.(18分)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的导体棒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设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滑行。开始时,棒cd静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v0,若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接触,
(1)棒ab开始运动时,分别求出两导体棒此时所受的安培
力;
(2)当回路中没有电流流过时,棒cd的速度有多大?
(3)求出回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B 7.B 8.C 9.D 510A 11.B 22.CD 23.AD
30
(1)铁棒 锌棒 硫酸锌等
(2)铁棒表面有固体物质生成 锌棒逐渐溶解
(3)增大 减小 不变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6分,漏选得3分,多选、错选得0分,共30分)
题号 17 18 19 20 21
答案 AC BD CD BC CD
三、非选择题(共54分)
34.(1)①ADE;(3分)②m1·OP=m1·OM+m2·ON;(3分)③2.98或2.99(2分)
(2)①×100;(2分) 欧姆挡调零(2分)
②如图所示,补画①②两条线 (4分)
③大于(2分)
35.解:(1)根据动量定理,
(4分)
(2)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v0=6m/s,vA=-2m/s (2分)
根据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即
(4分)
代入数据解得:vB=4m/s,方向水平向右。 (2分)
(3)当A、B速度相等(设为v)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4分)
代入数据解得:v=2m/s,也即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2m/s。 (2分)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答案(生物科)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D C C C D
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题6分共12分)
题号 24 25
答案 AD BD
三、非选题(共四题,共64分)
t/s
i/A
0
0.01
放电
充电
C
B
A
c(mol/L)
0.75
1.00
0.50
0.25
0
3
10
t(min)
CO2
CH3OH
B
(C6H6O)
G
一定条件
H
NaOH溶液
C
CO2,125℃
400~700kPa 
D
(C7H5O3Na)
酸化
E
BAD

烃X

Cl2
催化剂 
A
H2O
催化剂 
F
O2/ Cu


烃Y
H2O
催化剂 
③本试卷共3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刘心秀 审题人:刘剑锋
参考公式:线性回归方程中系数计算公式,其中表示样本均值.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复数,,则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3.“所有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某奇数是9的倍数,故该奇数是3的倍数”,上述推理(  )
A.小前提错 B.结论错 C.大前提错 D.正确
4.在中,,则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5. (  )
A.10 B.12 C.46 D.52
6.观察式子: ,,,.则可归纳出
式子为(  )
A. B.
C. D.
7.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
8.下列求导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已知全集U=R,,,
则=
10.计算:
11.如果,那么
12.若函数,则
13.
14.已知函数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
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且,
(1)求的值.
(2)判定的奇偶性.
16、(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是角终边上的一点,且,
求,的值.
17.(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递减区间
(2)求在闭区间[-3,0]上的最大值.
18.(本题满分14分)
在数列,中,,且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1)求和.
(2)由(1)的结果猜测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通项公式.
19.(本题满分14分)
一机器可以按各种不同的速度运转,其生产物件有一些会有缺点,每小时生产有缺点物件的多少随机器运转速度而变化,用表示转速
(单位:转/秒),用表示每小时生产的有缺点物件个数,现观测得到的4组观测值为(8,5),(12,8),(14,9),(16,11).
(1)假定与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对的回归直线方程.
(2)若实际生产中所容许的每小时最大有缺点物件数为10,则机器的速度不得超过多少转/秒.(精确到1转/秒)
参考数值:
20(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又
(1)求的解析式.
(2)若在区间(m>0)上恒有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理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A C D C C B A 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10、 11、
12、 13、 1 14、或
三、解答题(共80分)
16.解:, ……………3分
, ……………6分
,, ……………8分
……………10分.
……………12分
18.解:(1)由条件得 …………… … …1分
. …………… … ………2分
由此可得…………………6分
(2)猜测 ………………………8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时,由上述可得结论成立………………………9分
②假设当时,结论成立
即………………………10分
那么当n=k+1时, ……12分
即n=k+1命题成立………………………13分
综合(1),(2),对任意,都有…………14分
19.解:(1)设回归直线方程为,………… 1分
,………… 3分 ,………… 5分
…6分
于是,………… 8分
.………… 9分
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10分
(2)由,得,………… 13分
即机器速度不得超过15转/秒………… 14分命题人:刘仁香 黄云杉 李琳 审题人:黄裕明 柏承发 谢根根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 分: 3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根据下图回答第1-2题。
1.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正确叙述是(  )
A.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称为“高原大陆” B.南美洲位于南半球
C.南极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 D.北冰洋全部在东半球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丁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B乙处运河为联系太平洋与大西洋
C.丙处是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 D.甲地所在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3.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正确说法是(  )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人口负担最轻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下图示意日本各地多年平均最大降雪量。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日本最大降雪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火山活动
C.地形 D.太阳辐射
5.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甲地最大降雪量数值较大
B.受日本暖流影响,乙地最大降雪量数值最小
C.丙地因海拔最高,最大降雪量数值在三地中最大
D.乙地因不受冬季风影响,最大降雪量数值比丙地少
下图a、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
A.④ B.③ C. ② D.①
7.山脉③西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图,完成第8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亚热带 B.B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C.C地位于南半球 D.A、C两地冬季温差最大
右图为印度区域图,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9~11题。
9.根据水系图判断地势倾斜方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北向南
10.A地自然带属(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草原带
11.关于印度农作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带
B.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
C.黄麻分布在恒河中上游
D.茶叶分布在东北部
12、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
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③明朝的内阁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科网:“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14、从法制发展史的角度看,宗教性常常是人类幼年时代法律的共性。古罗马所使用的大量不成文法皆依赖于神的启示和命令,其解释权掌握在祭祀手里。而《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典的诞生。它的问世是社会发展轨迹的浓缩,是罗马走向文明之界碑。这表明
A.《十二铜表法》完全摆脱了宗教性     B.《十二铜表法》是公民参与立法的结果
C.《十二铜表法》的解释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D.《十二铜表法》具备了现代法律的一切特征
15、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16、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
17、某图书目录有如下内容:上古茫昧无稽考……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诸子创教改制考……诸子改制托古考……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据此判断该图书是
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孔子改制考》 D.《变法通议》
18、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19、《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20、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21、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22、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材料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联邦共和 ③权利平等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24.我国目前有69万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一位村长(即村委会主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村长是我国基层政权的组成人员 ②村长是村民自治的领头人
③村长是村民直接选举的当家人 ④村长是村公共事务的决定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为了更好的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反映时代特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主题为“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这主要说明
A.国家发改委是决策的制定机关
B.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是公民必须履行的职权
C.公民可以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反映自己的建议
D.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26.由于快速、便捷、即时等特性,网络成为中国民众参政、问政的重要渠道。各地政府官员也在“试水”网络,问计于网民。“网络问政”表明
①网络是民众实现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唯一途径 ②自觉接受网民的监督是有权威政府的标志 ③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得到有效监督 ④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7.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金华皮革奶”、“双汇瘦肉精”、 “上海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②强化社会主义政治的强制力量 ③加强道德舆论建设,唤醒公民的良心发现 ④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
B.前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C.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D.前者是形而上学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2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0.温家宝总理在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情况做专题调研时说:“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渡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这是因为
A.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C.矛盾具有斗争性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1.与“合抱之木,生于毫未”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 量小非君子 B.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C. 北雁南归,周而复始 D.孟母三迁
3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33.某地农民过去认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现在他们根据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要的肥量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们做事必须看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们做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34.对辩证否定的理解准确的是
A.既克服又保留 B.自己肯定自己
C.先否定再肯定 D.自己否定自己
35.网络促进了社会的极大发展,但也会带来相关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应认识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应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
C.应把握主要矛盾 D.应看到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二、综合题。
36. (12分)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作品要“无愧于人民”的理解。(12分)
37.(40分)2011年初,广东省T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本市具体情况,对该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调结构、管通胀、促和谐”的总体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克服种种困难,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企业解难题出谋划策。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政府为什么要采取措施来落实这一要求?(12分)
(2)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知识分析该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12分)
(3) 联系材料,说明T市政府落实要求的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16分) 
38、(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二: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三所示政体与图二所示政体相比,有何创新之处?(4分)
(3)据材料二,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明清及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合理性。(8分)
(4) 图四与图三所示政体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 (6分)
39.(26分)“异端”和“人文”等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往往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蒂芬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分别指出他们“异端”的矛头指向。(4分)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6分)
材料三 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2)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2分)“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2分)
材料四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 E 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五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3)据材料四,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根据材料五,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8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及“人文”思想的认识。(4分)
40.读下图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30分)
A、C、D三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和 ,A、C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和 。造成C、D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位置的不同(12分)
B处气候特点是 ,它的传统聚落是(    )。(4分)
帐篷 B.高脚屋 C.窑洞 D.厚墙,小窗的住房
3.E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其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印度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的原因                 
          。(8分)
新加坡附近的 海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但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他缺水的主要原因
。(共6分)
(26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伊朗简图,该国人口7004.9万人(2006年),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1)伊朗以________和________地形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和________沿岸。(6分)
(2)该国 资源丰富,其出口海运航线须经 海峡。(4分)
(3)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6分)
(4)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B B B C D A B B D D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四分,共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D B D A B C D C D C
二、综合题。(共56分)
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中段考政治参考答卷(2012.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25 B D
26—30 C C C A D 31—35 B C A A B
二、非选择题(两大题4小题共52分)
中央宣传部张部长钧鉴:
查本月二十八日《新华日报》第三
版……左下角有《陕甘宁边区学生电英学
生联合会》之大字标题新闻,亦属不合。
以后不许有陕甘宁边区字样登载,希即切
实注意为要。
中正手启。卯艳。侍秘。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命题人:吕润婷 审题人:唐 睿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 i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则
A. B.
C. D.
2.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1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为
3. “”是“A=30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通过随机询问110名性别不同的大学生是否爱好某项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男 女 总计
爱好 40 20 60
不爱好 20 30 50
总计 60 50 110
由 算得,
附表: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B. 有99%以上的把握认为“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C.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 “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D. 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 “爱好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5.物体运动的方程为s=t4-3,则t=5的瞬时速度为
A.5 B.25
C.125 D.625
6.已知向量且∥,则=
A. B.
C. D.
7.若曲线的一条切线与直线垂直,则的方程为
A. B.
C. D.
8.已知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的图象
A.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10.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3)2+y2=16相切,则p的值为(A) (B)1
(C)2 (D)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则输出的值为    .
12.设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 .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六个点:中任取三个,这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结果用分数表示).
14、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是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15.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为,是
实数,求,。
16. (本题满分12分)
设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Ⅰ)求c边的长;
(Ⅱ)求的值。
17.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x3-3ax2+2bx在x=1处有极小值-1,
(1)求a、b的值;
(2)求f(x)的单调区间.
18. (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平面平面.
19. (本题满分14分)
设椭圆E:的上焦点是,过点P(3,4)和作直线P交椭圆于A、B两点,已知A().
(1)求椭圆E的方程;
(2)设点C是椭圆E上到直线P距离最远的点,求C点的坐标。
20.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且
(I)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Ⅱ)求的单调区间;
(Ⅲ)令,设函数在处取得极值,记点,证明:线段与曲线存在异于、的公共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A C A A C D C
二、填空题
11. 0 12. 4
13. 14. (0,2)
三.解答题
17. (本题满分14分)
解(1)f′(x)=3x2-6ax+2b,由题意
f′(1)=3-6a+2b=0,
f(1)=1-3a+2b=-1.
∴a=,b=-.
(2)f(x)=x3-x2-x.
∴f′(x)=3x2-2x-1=0驻点x=-或1.
易知当x<-或x>1时,f′(x)>0;
当-∴f(x)的增区间为(-∞,-)和(1,+∞);减区间为(-,1).
19. (本题满分14分)
解:(1)由A()和P(3,4)可求直线的方程为:y=x+1
令x=0,得y=1,即c=1
椭圆E的焦点为、,由椭圆的定义可知

椭圆E的方程为 ………………6分
设与直线平行的直线:
,消去y得
,即
要使点C到直线的距离最远,则直线L要在直线的下方,所以
此时直线与椭圆E的切点坐标为,故C为所求。……14分
20. (本题满分14分)
解:(I)依题意,得
由得
(Ⅲ)当时,得
由,得
由(Ⅱ)得的单调增区间为和,单调减区间为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易得,而的图像在内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故在内存在零点,这表明线段与曲线有异于的公共点.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 出题人:陈润康 审题人:陈忠新
一、单项选择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
C.蛋白质是调节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
2.蓝藻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核膜 B.细胞器 C.细胞质 D.细胞膜
3.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细胞与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可合成遗传物质
4.鉴定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依据是观察它是否具有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中心体
5.将3种植物组织细胞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状态,请推测在未发生如图变化情况之前,3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A.a>b>c B.aC.b>a>c D.b6.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表示一个腺嘌呤 B.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C.其结构简式为A—T~P~P D.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7.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8.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A.煮熟肝脏研磨液 B.新鲜肝脏研磨液 C.二氧化锰 D.三氯化铁溶液
9.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
A.氨基酸分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O2进入肺泡
C.水分子进入骨骼肌细胞   D.CO2进入毛细血管
10.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11.某同学总结了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1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
A.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隐性性状
13.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的是( )
A.染色体数目减半 B.精细胞的变形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14.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5.在人体内的不同DNA分子中,下列比值可能不同的是
A.A/T B.G/C C.(A+G)/(T+C) D.(A+T)/(G+C)
16.科研人员利用紫外线处理种子使其产生变异,这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
17.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最基本工具的是
A.限制酶 B.mRNA C.DNA连接酶 D.运载体
18.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1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可证明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DNA分子的载体是染色体    D.DNA分子结构是双螺旋结构
20.下列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
A.尿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21.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B淋巴细胞 B.效应B细胞 C.T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2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联系的
A.神经递质 B.水 C.葡萄糖 D.矿质元素
23.下图中能表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的膜电位的是
24.达尔文的下列实验中,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能直立生长的是
A.胚芽鞘不经处理 B.切去胚芽鞘的尖端
C.用锡箔罩子罩上胚芽鞘的尖端 D.用锡箔罩子罩上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
26.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营
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裸岩上的演替
2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A.候鸟南飞 B.花香引蝶 C.豪猪遇敌竖起体刺 D.警犬嗅寻毒品
28.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 D.限制一个演替过程
29.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
30.在菠菜细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和液泡
C.中心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31.糖原、核酸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
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
C.乳糖、核苷酸、葡萄糖 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
32.2008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儿童肾结石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不法商家将含“伪蛋白氮”较高的三聚氰胺掺入奶粉,提高检测时蛋白质的数值,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测定某种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间接推测其中蛋白质的含量
B.实验室里可以用斐林试剂来精确检测蛋白质的含量
C.儿童少年的食物中应该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三聚氰胺虽然含氮较高,但是不能体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3.下列物质中,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A.叶绿素 B.ADP C.[H] D.02
3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
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③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④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染色体复制一次 B.中期:染色体与DNA数目相等
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和核仁
36.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增加
C.艾滋病患者比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要高
D.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叶绿体色素
D.在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扩散得最慢的是叶绿素a
38.一红绿色盲的女子与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则
A.所生女儿全部色盲 B.所生儿子全部色盲
C.女儿中有一半色盲 D.儿子中有一半色盲
39.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0.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来,但在经常遭到暴风雨袭击的岛屿,这种突变类型因不能飞行,而未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一事实说明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绝对的
41.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等于某种遗传病的发病人数占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的百分率
B.根据调查的数据,就能确定各种遗传病的类型和发病的根本原因
C.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D.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42.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D.产生的变异不一定能遗传
43.在豚鼠中,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
A.18% 81% 1% B.81% 18% 1%
C.45% 45% 10% D.45% 40% 15%
44.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4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46.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生长激素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47.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48.某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中,属于本实验需要的是
A.琼脂块 B.双缩脲试剂 C.放大镜 D.显微镜
49.在“草→兔→红狐→狼”这条食物链中,红狐所属的消费者类别及所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D.三级清费者,第二营养级
50.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D.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下列结构中能产生ATP的是
A.细胞质基质 B.核糖体 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基粒
52.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A.采用绿色的玻璃盖顶 B.增大室内的昼夜温差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适当增加室内C02浓度
53.有关高等动物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幼龄动物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
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D.细胞衰老不一定与个体衰老同步进行
54.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D.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核糖核苷酸
55.下列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A.2l三体综合征 B.多指 C.苯丙酮尿症 D.先天性聋哑
56.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57.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频率很低,是定向发生变化的
58.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抗原 D.吞噬细胞可以摄取和处理抗原
59.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正确的说法是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C.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直接传向另一个神经元
D.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60.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
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等
2012年惠州实验中学学业水平测试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A A D A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D D D B B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C B D A C C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B C B C B D B B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A B C D D A D C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CD BCD BC ABD BCD AD CD ABD ABD AD命题人: 曾雪琴 审题人:时仙芝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35 分
I 语言知识及应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Summer Olympics,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even the Paralympics are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ere’s still a very __1__Deaflympics, in which matches don’t __2___shooting and arrow.
In the years before 1924, international sports offered __3__ chances for young Deaf people. In fact, there were very few 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__4__ sporting competitions for the Deaf. Mr. Eugéne Rubens — Alcais, a Deaf Frenchman, worked very hard to __5__ six official 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accept the idea and to take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__6___ Games, a deaf version of the Olympics Games.
Deaf sporting leaders __7__ together at the Café de la Porte Doree, 275 Avenue Daumesnil, near the Bois de Vincennes in Paris on the 16th August,1924. This meeting agreed to __8___ up an organization call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Silent Sports”(CISS) to __9__ a union between all Deaf sporting federations and to produce some __10__ for this organization to institute and control the every—four—year Games. This historic meeting __11__ so much to the Deaflympic Games moment that the first Games was held in Paris in 1924, making it the oldest among the disabled sports organizations. It also __12___ official recognition and help from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The first Winter Deaflympic Games (formerly named International Winter Silent Games and Winter World Deaf Games) were __13__ in Seefeld, Austria in 1949. Thirty—three __14___ from five nations took part. And today, more and more deaf people are __15__ to take part in this Game.
1. A. special B. stupid C. popular D. vivid
2. A. occupy B. hold C. include D. support
3. A. ordinary B. common C. limited D. abundant
4. A. provide B. join C. allow D. recognize
5. A. abandon B. persuade C. order D. encourage
6. A. Summer B. Winter C. Silent D. Official
7. A. got B. witnessed C. stood D. stayed
8. A. put B. set C. rise D. take
9. A. build B. operate C. follow D. found
10. A. events B. games C. rules D. sports
11. A. contributed B. distributed C. paid D. played
12. A. request B. collect C. receives D. accepts
13. A. held B. opened C. organized D. donated
14. A. teams B. athletes C. runners D. leaders
15. A. planning B. deciding C. going D. dreaming
第二节 语法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Just now, I entered the website “Topic for Today”. I feel 16 (interest) in the report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ing cell-phones. In fact, more students now come to school 17 cell-phones.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is phenomenon. Some think it is convenient __18____ (get) in touch with others with the cell-phone, which also makes you feel safe especially in time of trouble. Besides, it is enjoyable to use 19__ (variety) functions of different cell-phones. However, 20 think differently. First, the cell-phone is not 21 must in school, ___22___ there are some IC phones there, 23 (make) it easy to call others. Second, many students often play e-games and send e-massages with their cell-phones, even in class, 24 will surely have bad effects on their study. What’s more, it ___25___(result) in a great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In my opinion, the cell-phone is a useful tool in our daily life. But it doesn’t mean we can use freely in school.
Ⅱ 阅读 (共两节, 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Nick Santonastasso has one arm equipped with one finger. He has no legs. He also has no limitations(局限).
“ I know anything’s possible ,” the 12-year-old told TODAY ’s Ann Curry.
He can play baseball and football, play the keyboard and drums, and play video games with his brothers.
When Nick was born, he suffered a disease only found in 11 other people. The Santonastassos had three other children, and they decided to treat Nick the same as others, with love but without excuse.
“ We’re supposed to be heroes to our children, but Nick is a hero to us,” his father Michael said. But heroes have heroes, too, and Nick’s is Tiki Barber, the former football superstar who retired last year and became a reporter for TODAY. Curry told Nick that for his birthday, the show wanted to give him a new skateboard. The person who presented it to him was Barber.
“ You’re an inspiration,” Barber said. “ There are a lot of kids who might be at a disadvantage. You give them strength.”
Curry observed that most parents try to protect their kids from failure, but the Santonastassos didn’t do that with Nick.
“Absolutely not, “Nick’s mother Stacey said. “ If you do have a small failure, it just makes you stronger to succeed at the next stop.”
“ It builds self-confidence in yourself to try it again,” Nick added.
Recently, Nick entered a drawing in a statewide contest in New Jersey. His drawing was a tree with a spreading canopy (树冠) and deep roots. Above the tree were the words, “The roots of a family are…” Below the ground, the roots spelled out the final word for the message: “ Love.”
It won the contest. The judges didn’t know Nick’ physical condition. He won on merit (成绩), the same way he does everything else in life.
26. How did the Santonastassos treat Nick
A. They gave him much more care
B. They treated him as a normal boy
C. They made excuse for his failure
D. They protected him from failure.
27. In the opinion of Barber, Nick__________.
A. would learn a lot from his failure.
B. would become a star in playing skateboard.
C. set a good example to other disabled kids
D. proved a real hero to other heroes
28. What message did Nick’s drawing express
A. Love is the “root” of a family.
B. Each family has its own value among its members.
C. Trees without deep roots can’t grow tall and strong
D. Roo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f a tree.
2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 people have the same disease, which Nick is suffering from.
A. two B. three C. eleven D. twelve
30. What might be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Nothing Is Impossible B. Keep Trying Forever
C. The roots D. Nick and his Skateboard
B
Scientists have created a “ human-like robot” that can dance and do the housework.
“ Mahru” has been developed to imitate humans and can move its lips, eyebrows and pupils(瞳孔). The machine can also move its upper and lower body freely and automatically stop itself when walking.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programmed to give out two kinds of pleasant smells to match its emotions.
The 1.5 tall robot was produced by researchers at the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IST) and is the first South Korean- developed machine of its kind.
“ ‘Mahru’ will open the way for the commercial use of humanoid robots doing housework,” You Bum-Jae, leader of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team ,said. “ ‘Mahru’ can dance while walking on its legs and is able to work in place of a human.”
Through an advanced motion capture (捕获) system, “Mahru” can follow a variety of human movements and move its hands freely enough to deal with any obstacles that may get in its way when walking.
State-funded KIST showed the robot during a presentation at its head office in Seoul.
People here were treated to an entertaining demonstration which saw the robot show off the full range of its skills, most notably a series of dance moves.
The research team added that they had designed another “ Mahru”, this time with sensors(传感器) allowing it to distinguish(分辨) between faces and objects.
The showing of “ Mahru” came a week after researchers in Japan said they had created the “most human-like” robot in the world. A team at robotics department of Osaka University in Japan claimed that “ robogirl”, Repliee R-1, “ looks, moves and interacts like a human, and has silicone(硅胶) skin that feels almost human to the touch.”
31. “Mahru” made by KIST can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EXCEPT____________
A. dance with other human –like robots B. move its body freely
C. stop automatically when walking D. express certain feelings through smells
32. According to what You Bum- Jae said in Paragraph 5, his research team wants to ________.
A. help robots with doing housework B. show its scientific power
C. make Mahru offer more fun D. explore Mahru’s commercial use
33. When Mahru” meets something in its way, it will be likely to________.
A. go around it B. turn back quickly
C. deal with it using its hands D. ask humans for help
34.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Repliee R-1 __________.
A. is another Mahru B. was made by KIST
C. has skin feeling similar to humans’ D. looks like a boy
35.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a __________.
A. news report B. research report C. healthy report D. entertainment report
C
If you know the following fact, you’ll understand why many people suffer from foot problems. The average person walks the equivalent of three times around the Earth in a lifetime. That is enormous wear and tear on the 26 bones, 33 joints and more than 100 muscles that make up the foot.
In a recent survey for 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53 percent of respondents reported foot pain so severe that it affected their daily function. On average, people develop pain in their 60s, but it can start as early as the 20s and 30s. And usually women give care to their feet while men don’t.
“a lot of people think foot pain is part of the aging process and accept it, and walk with pain,” said Dr Andrew Shapiro. Though some foot problems are inevitable, their progress can be slow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ll help you assess whether you should take more preventive action as you age. Do you have flat feet or high arches(足弓) Either puts feet at risk. Shoes that support the arch and heel can help flat feet. People with high arches should look for roomy shoes and softer padding(衬垫) to absorb the shock. Proper exercises also strengthen muscles, supporting the foot.
Do your shoes fit In the survey, more than 34 percent of men said they could not remember the last time their feet were measured. 20 percent of women said that once a week they wore shoes that hurt, and 8 percent wore painful shoes daily. Feet flatten and lengthen with age, so if you still stick to the shoe size you wore at the age of 21, get your feet measured.
Do you walk Putting more mileage(里程) on your feet is the best way to exercise the muscles and keep them healthy.
36. The underlined phrase “wear and tear”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s _____.
A. a surprising experience B. an unimaginable distance
C. damage due to continuous use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feet
37.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The population of men and women who have foot problems is similar.
B. Walking as little as possible can protect your feet from pain.
C.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serious foot problems.
D. 53% of people develop foot pain in their 60s.
pared with men, women ___________.
A. have a long walk each day B. take good care of their feet
C. have a slow foot aging process D. are likely to have foot problems
3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lains foot pain
A. Not all of it can be avoided.
B. People can’t slow its process.
C. Walking more will stop foot pain.
D. Preventive actions can’t work well.
40. If your feet are 26 cm long at 23, what is the probable length of your feet when you are 43
A. 25 cm B. 25.2 cm C. 26 cm D. 26.2 cm
D
Students who want to attend an American university must explain how they will pay for their education. They have to show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pay for each year of study. Students have to consider not only the tuition, the cost of classes, but also meals and a place to live in, which is known as room-and-board. They also need money for books and supplies. And they need money to spend on social activities and other things.
Educational advisers say foreign students should have enough money in a local bank to pay for at least two months of expenditure(支出). So how much will a year at an American school cos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answer is: a lot. A leading state university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will serve as an example.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ays foreign students are paying more than $36,000 this year. This major research university currently has 2,600 foreign students from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There are many schools that cost less, but also others that cost more. Its web site says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does not offer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is generally true of American schools, especially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The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for the university includes a Statement of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that must be signed. Students must also provide a bank letter or statement from within the past six months. And they have to name someone who will help with payments. These people must send proof from a bank to show that they have the money. Your government or employer may be able to help you pay all or some of the college costs. A good idea is to ask at least eighteen months before you want to start clas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ur Foreign Student Services, including links to web sites discussed in our reports, can be found at www.. To learn more about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the State Department has a special web site: educationusa.state.gov.
41.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study in America must __________.
A. buy their own textbooks themselves
B. prove that they can pay for their study
C. find a living place with a kitchen
D. find someone to pay for their college fees
42. Who is this speech probably given to
A.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s.
B.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college in the US.
C.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apply for room-and-board.
D. Students who can’t pay for their college study by themselves.
43.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__________________.
A. has the highest fees of any college
B. has the most foreign students of any college in the US
C. is a key university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US
D. charges less than other colleges in the US Northwest
44. What is NOT a must if you, a foreign student, apply for the university in the US
A. Apply eighteen months before you want to start.
B. A sign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C. People who will help you pay for the study should provide a bank proof.
D. A bank letter from within the past six months.
45. What is the speaker’s purpose in this speech
A. To tell foreign students that mone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S.
B. To advise foreign students to a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so as to have more
chances.
C. To state some requirements foreign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applying for colleges.
D. To tell people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US.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根据下面需要志愿帮助的信息,找出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援助者。
Suppose World Cup will be held in Bejing and many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will come to visit China. The taxi drivers in Dongfeng Taxi Company think the way to show kindness is to be able to greet the foreigners in their languages. They need someone who can teach them languages and the best time is at night when they are not so busy.
Tim is so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that he cannot concentrate on his study like before. Now he often misses school in order to play games, thus telling lies to his teachers and parents again and again, though he realizes what he does is wrong, he just can’t stop it. How badly he needs someone’s help.
Marie, a 44-year-old single mother of three, has to walk two miles to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twice a week because she doesn’t know which bus to take. What’s worse, since she does not know words, she can not write out a shopping list. Also, she can only recognize items by sight, so if the product has a different label, she will not recognize it as the product she wants.
“ Help hand” organization will hold an event to help the starving children in Africa. The event starts in August and those taking part in will go without food for 30 hours. In this way, it is expected that money will be raised for the poor children.
“ Green Earth” cares a lot for the animals in danger. Still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nimal protecting. This summer vacation a lot of events will be organized to call on people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our earth.
A group of young children in a remote village in southwest China are in great need of teachers. Because of the low salary, any teachers came and then went. The villagers hope to have a teacher who can stay for at least a year, because they know knowledge can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children’s future.
请阅读下列五个援助者的基本情况, 然后匹配相关信息:
46. Stephen: Last summer I went through a training program and became a literacy volunteer. When I began to discover what other people’s lives were like because they could not read, I realized the true importance of reading.
47. Ben: After graduation, I don’t want to apply a job at once. I plan to spare one year to help those who need help most and try my best to improve their lives.
48. Susan: I am a girl from England and has studied French for years. I am here in Beijing University studying Chinese. I hope the voluntary work will help me to get in touch with Chinese people and get to know about China. Although my study is busy, I can be free at night and at the weekends.
49. Tom: Since I myself have overcome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my life, I understand young people’s problems and I know how to listen patiently to others and offer some advice. I am working now in the daytime so I can only spend two to three hours a day at night to help others.
50. Liza: I burst into tears when I saw the programme. What a bad sight! They are only bone and skin left. They are dying. I realized how lucky I am with enough food and a good chance to get education. The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and I hope I can do something for them.
III 写作 (共两节,满分40分)
基础写作 (共1小题, 满分15分)
[写作内容]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Steven 即将来北京学习汉语,发邮件请你给他介绍一本学习汉语口语的书,你觉得近几年来在网上热销的Expressions in Chinese Conversation适合他。请根据提示,并增加必要信息,给他写一封回复邮件。
定价 内容 形式 如何得到
15元 准确、丰富,适 适合初学者 配有磁带,方便自学 网购
[写作要求]
1.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2. 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Dear Steven,
I’m glad to hear that you’re coming to Beijing to learn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ish you happiness in China!
Yours,
Li Hua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A little boy is telling his Grandma how "everything" is going wrong, school, family problems, severe health problems, etc.
Meanwhile, Grandma is baking a cake. She asks her grandson if he would like a cake, which, of course, he does.
"Here, have some cooking oil."
"Terrible!" says the boy.
"How about a couple of raw eggs "
" Terrible! Grandma!"
"Would you like some flour then Or maybe baking soda "
"Grandma, those are all awful!"
To which Grandma replies: Yes, all those things seem bad by themselves, but when they are put together in the right way, they make a wonderfully delicious cake!
“Life works the same way. Many times we wonder why it would let us go through such bad and difficult times. But life knows that when it puts these things all in its order, they always work for good!
“The trials(考验)of life serve a meaningful purpose in making us stronger. Do not lose heart if life is not easy for you right now, but encourage yourself and know you will be much stronger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because of the trials of life. ”
[写作内容]
1.以约30个词概括这段短文的内容;
2.然后以约120个词以“Facing the Trials of Life”为题进行议论,内容包括:
(1) 你阅读短文后的感受;
(2) 简述你经历过的一次困难或考验;
(3) 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考验。
[写作要求]
1.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英语答案
信息匹配:(每小题2分,共10分)
46-50 CFABD命 题 人:朱 琳 审题人:李 新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 分:150 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睥睨nì 倏忽shū 石磴dēng 蚍蜉pí
B.珪组guī 愆期yǎn 多瞋 chēn 芟剪shān
C.矍然jué 矫健jiǎo 见绐dài 交分fèn
D.遄飞chuǎn 翩跹qiān 冏然jiǒng 贾人 gǔ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沿途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太阳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种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
D.2012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 化”。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共6页,第1页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选自《苏轼文集》
【注】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5.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相类似
B. 方山子傥见之与 或 许
C 一发得之 射 箭
D.方山冠之遗像 死者的相片
6.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②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皆出于此乎
7.方山子的一生可用“侠”“隐”两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一组是( )(3分)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方山子少时慕游侠,别人也把他当游侠看待;壮时折节读书,欲施展抱负,然而终不遇时,以致愤世嫉俗,走上了归隐之路。
共6页,第2页
C.听到作者被贬黄州的缘故后,方山子“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排挤苏轼的奸邪小人的蔑视。
D.方山子弃富贵而就贫贱,弃功名而甘寂寞的可贵品质,对正遭贬谪的苏轼触动很大。本文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和对友人的知音之情。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3分)
②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3分)
(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4分)
高考资源网11.补充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 重湖叠巘清嘉, ,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2) 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4)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英雄: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
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中国的英雄文化诞生于混沌时期,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以及三皇五帝的传说都包含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从诗歌到戏剧,从说唱到小说,一代一代的英雄和伟人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拜和追随的目标。在西方文化节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一次又一次地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比如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中始终无法摆脱弑
共6页,第3页
父娶母命运的俄狄浦斯,以及中世纪英格兰的不断挑战自身命运的英雄罗宾汉等。而在中国,英雄则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水浒英雄造反杀贪官保皇帝都是替天行道。
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西方的宿命包含着对命运的挑战和不屈,而东方的英雄往往赋予命运一种妥协和变通。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自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
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
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东西方的英雄文化有很多共同点,例如,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例如,英雄爱美人。
B.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C.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D.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D.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14.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4分)
15.纵观全文,在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上山与下山
胡 炎
学生说:“走好,老师。”
老师说:“无碍,倒是你,好走。”
共6页,第4页
学生是高才生,当年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是学术权威,学生一生的骄傲。
山,高峻峭拔,有老藤新蔓苍绿着,野林杂花点缀着,流泉飞瀑润泽着。所以,山是秀气的山。羊肠小道,崎岖回环。路,难走。
学生已腆着了啤酒肚,福发得厉害,步子重,还一口一口地喘。老师瘦削,一如当年,睿智,矍烁。
老师说:“累不?累就歇会儿。”
学生说:“不累。”脚却不动了。
倚石小憩。清风吹来,爽。举目四望,林梢峰巅烟雾袅袅。
学生感慨:“时光如梭哪,一晃十年了。”
老师颔首:“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皆先哲之言。惟今昔有别,物是人非而已。”
学生说:“不错,学生自忖未给老师丢脸。”
老师浅笑,没答。
学生是出类拔萃的,先从文,后从政,扶摇直上,而今已是副厅级高干。
学生说:“很早就想见见老师,只是政务繁杂,分身无术啊。”不知是解释,还是炫耀。
老师说:“我晓得。”
学生便讪讪地,又说:“居官不自由啊,况身负要职……”
老师说:“奋斗到此,不易。为师者,欣慰于心。”
学生便满足,习惯了严肃的脸,开颜一笑。
又爬山。山势更陡,举步惟艰。
老师说:“仕途如爬山。”
学生赞同:“知我者,尊师也。”
老师说:“登高望远,风光无限。感觉不错吧?”
学生又笑,笑出了一脸春风。
说话间,忽至一光秃之处。地上有树桩残留,再有,就是几棵极低矮的老树。
学生说:“怎么成这样了呢?当年,这里巨树参天。”
老师微眯双眼:“好木皆伐,但余残树。”
学生说:“原来如此。”
老师看一眼学生,又看树,悠悠道:“故曰:树不成材,可保其身;若为栋梁,常招其祸。”
学生没答。
老师又说:“你是栋梁,手下亦多栋梁吧?”
学生有些尴尬。这些年,但凡可威胁其地位者,抑或锋芒毕现者,皆遭“贬戍”,分流而闲置起来。
老师笑:“走,快到顶了。”
沉默。风大起来了,吹乱了老师的满头银丝。面前一巨石突出,状若高歌之鸭,这便是峰顶了。山亦因此石得名,唤曰:鸭头山。
学生重又兴奋起来,取了相机,说:“老师,留影。”老师由他拍照。
拍完了,老师又给他拍。
学生说:“不忙,让我骑到鸭头上,多拍几张。”
老师点头。学生笨拙地上去,叉腰,昂首,极威风。
拍过了,老师淡淡地开了腔:“看到这只石鸭,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杀鸭的故事。”
学生说:“老师,您讲。”
老师说:“从前有人养了一群鸭,不为了下蛋,只为享受鸭鸣。众鸭欢歌,惟有一只默默,除了勤恳生蛋,绝无声响。养鸭人怒,挥刀杀之。”
学生说:“不可理喻。”
老师说:“故曰:金鸭不鸣,而罹其灾;草鸭狂叫,亦讨人笑。”
学生懵懂,无言看着老师。
老师忽而正色:“拍马溜须夸夸其谈之流,可用?”
学生垂首,只觉喉干,唇焦,额上有汗涔涔地渗出。
下山时,学生凝望远处,久久默立。
老师说:“想什么呢?”
共6页,第5页
学生说:“这下山的路,该怎么走?”
16.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上山与下山”的含意。(4分)
17.文中两次写到“学生”的“笑”,用意何在?老师的“浅笑”又是什么意思?(5分)
18.小说在“学生”疑问中结束,请替“学生”回答:下山的路,该怎么走?(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9.把下面这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①中原经济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②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
③中原经济区是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
④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的经济区
20.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生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一段评语。(6分)
要求:(1)写出存在问题并略作评价;(4分)
(2)从这段文字中总结出你对写作的一点感悟。(2分)
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雨丝滋润了我燥热的心。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地本身的雄浑之美,人融入天地自然进而心灵妙悟之美。美,无处不在,不可否认,我们还是把美想窄了,想低了,想小了。朱光潜先生很崇尚无言之美,他说道:“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所谓无言之美。”这多半是对艺术而言,大美不言,是一种境界,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借鉴。请以“大美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文体特征明确(不得写诗歌),800字以上,不得套作抄袭。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6 .答案B 介词,凭借(A 表并列/表转折,连词;C在/表被动,介词;D 物主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7.答案.A(②⑥是说“隐”)
8.答案A(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
9.(1)(4分)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6分)①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矍燃”1分,“所以”1分,句意1分)
②(他)都放弃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反问语气1分,“然“1分,句意1分)
10.(1)①“丝丝”这一叠词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1分)②起句重复出现“丝丝”这一叠词,渲染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也暗含主人公愁绪万缕千丝,使词具有丰富的内涵。(1分)③从音韵上讲,此叠词的运用使词的音律和谐,和畅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音乐艺术美感。(1分)
(2)①比喻。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愁”,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
②比拟。(只要分析清楚,单答拟物或拟人均可,)作者让“愁”几度“与云飞”,“觅归舟”,把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加迫切突出;又赋予“天”人的情感,天怜客子,借花消遣,更加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孤寂愁苦之情。(分析其中一处即可)
③对比。词人羁旅已久,思乡欲归,心境黯然,本欲赏花遣愁,然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竞相吐艳的海棠临栏,红绿相映,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对比之中倍添心中伤愁。(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
(答出一种给2分,答出两种即可得4分。但答渲染烘托不够恰切,不能给满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18.(6分) 仕途如登山,等到自己无权无势“下山”的时候,原来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人都将离我而去,因此我在登山的时候,要“亲贤臣,远小人”,提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结交诤友,远离只会说好话、不干实事的小人,这样才不会担心下山的路。
19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经济区域。(6分;其中主干正确3分,没有遗漏正确信息、语序得当3分;如改写后不是一个单句,不给分)
20.(1)正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 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 明明是晴天,哪来“根根雨丝” (3分)
评语:看似辞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1分)
(2)它启示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脱离生活而盲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辞藻。(2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21、命题意图:1审美观念 2文化反思 3人性审视 4关注社会
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命题人:潘齐云 审题人:郭秋凌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指: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地球; B.波音747客机; C.天空中飘动的云; D.陨石;
3.对惠州市和北京市的正确叙述是:
A.二市均有太阳直射现象; B.二市均为亜热带季风气候;
C.冬季北京昼长于惠州; D.全年惠州昼夜变化小于北京;
据美国航天局2009年度报告,太阳黑子活动很可能已经达到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谷。美国科学家警告说,2012年的强太阳风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据此回答4题。
4.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回答5~8题。
5.读爪哇岛气候资料图,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6.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沙尘暴; D.全球气候变暖;
7.下列关于本次大会讨论的问题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8.联合国气候专家发表报告说,如果若干国家和地区继续大量排放废气,那么我们居住的整个星球将“百病丛生”,“病症”包括海平面上升、干旱、天气恶化、物种绝迹等。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合作性原则;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完成9~10题。
9.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0.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中新社2008年8月14日电 奥帆赛14日进入第六天,但青岛浮山湾海域的风力不到每秒3米,不符合比赛条件,当天原计划要进行的七个项目的比赛被迫顺延至一个比赛日。阅读材料,结合下图完成11~13题。
11.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
①地转偏向力;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惯性离心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
A.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13.图中大气污染危害较大的是:
A.春季; B.秋季; C.白天; D.黑夜;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4题。
14.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15.为防止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
③规划地下水禁采区;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是南极大陆及其边缘海区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示意图,其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序号代表水循环过程中的蒸发和升华两个环节的是:
A.①⑤; B.②③; C.④②; D.⑤③;
17.对图中序号⑨表示的内容,解释最合理的是:
A.太阳光使地表积雪大量融化;
B.洋流使大陆冰盖发生位置移动;
C.海平面上升使冰体产生裂痕;
D.烈风使陆面的积雪产生再分配;
18.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9-21题。
19.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0.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21.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A.沙丘 B.火山锥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3.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下图为某河流的一段,据此回答24-26题。
24.在上图中河岸两侧兴建房屋,随着河流的不断发育,其中有地基被掏空的可能是:
A.甲、乙 B.甲、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25.图示河段的外力作用为:
A.风力堆积 B.溯源侵蚀 C.只有流水堆积 D.流水堆积和侧蚀
26.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A.河源地 B.上游 C.山区 D.平原段
27.日本计划关闭或合并部分公立中小学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因学舍不符合现行抗震标准而关闭
B .因经济危机而合并
C .为节约土地资源而关闭
D.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入学人口减少而合并
28.读美国1965年~1983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回答:
地区 1965年~1970年 1970年~1975年 1975年~1980年 1980年~1983年
东北地区 -715 -1342 -1486 -640
中北部 -673 -1915 -1173 -1062
南部 +656 +1829 +1764 +1194
西部 +696 +708 +893 +509
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9.19世纪以来,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
A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区域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规模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D全球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30.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国际间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读表回答31~32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亿人)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区 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7.35 30
3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历史因素
3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3~35题。
33.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34.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3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年温差较大 D.日温差较小
读某大企业各部门区位指向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6~37题。
36.图中甲、乙、丙代表的部门分别是( )
A.配套生产部门、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
B.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配套生产部门
C.配套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
D.核心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配套生产部门
37.关于该企业各部门布局的区位条件,下列对应
关系最合理的是( )
A.甲—环境容量大 B.乙—配套企业多
C.丙—土地成本低 D.甲—接近能源地
读苏北某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回答38~39题。
38.该开发区的主要工业类型为( )
A.劳动力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市场导向性
39.导致列表中企业聚集于同一开发区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 B.存在原料与产品上的联系
C.政府的行政规划 D.降低生产成本
右图为iPod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40~41题。
40.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类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B.产品iPod产业链复杂
C.从事该产品的概念和设计活动利润最高
D.iPod产品在中国组装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4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B.iPod产品的周边附件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
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阅读材料,回答42~43题。
42.动漫产业属于( )产业
A.劳动力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43.现阶段,下列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动漫产业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云贵高原
右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44~45题。
44.该地区的牛奶为乳制品企业的重要原料,影响此类企业
布局的主导因素为(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技术
45.若在该地区大力发展造纸工业,带来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土地肥力下降 B.环境质量提高
C.玉米产量减少 D.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
46.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
生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 )
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B.利用该市接近原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47.有关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48.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需要考虑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这是由于
A.历史原因 B.经济原因 C.社会原因 D.环境原因
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应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盈利多
C.小镇上有快餐店,可能没有大酒店,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级,因而会淘汰一些快餐店,增加一些大酒店
50.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始终呈低水平缓慢发展
B.产业革命时期,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
C.二战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发达国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51~53题。
51.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住宅区 D.Y是工业区
52.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53.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A.X    B.Y    C.Z    D.X和Y
惠州市市郊区某村利用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54~56题。
54.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55.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56.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年温差较大 D.日温差较小
57.右图是世界某一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假如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化学工业区,最理想的区域位置是( )
A.西北郊 B.东南郊 C.西南郊 D.东北郊
58.炼钢厂和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地理空间的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非物质联系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效后,我国深圳成为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59~60题。
59.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60.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全对3分,只选一个且对者1分,共30分)。
61.在晨昏线上:
A.时刻为0点; B.时刻有可能是6点或者18点;
C.太阳高度等于0; D.看不到太阳;
读广东省某市2010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62~63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低 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最高 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天气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风力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62.9月15~23日,该市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气温逐渐降低,天气状况; B.气温逐渐升高,天气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63.该市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受冷锋影响; 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受台风影响; D.亚洲低压已形成;
64.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A.坚如磐石 B.沧海桑田 C.水滴石穿 D.稳如泰山
65.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规律的是:
A.尼罗河绿色走廊 B.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 D.一山有四季
阅读“PPE怪圈” :“PPE怪圈” 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右下图。据此回答66~67题:
66.下列国家中目前基本存在“PPE怪圈”的是:
A.英国 B.印度 C.加拿大 D.巴西
67.这类型的国家面临的问题是:
A.大量的人口迁出导致人才流失
B.人口增长过快,不用实施计划生育
C.普遍面临的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
D.为了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68.在逆城市化阶段
A.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
迁移
B.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卫星
城迁移
C.郊区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
D.卫星城人口向人口密集、商贸繁荣的大城市中心区迁移
69.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原因是
A.市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大城市环境恶化
C.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 D.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70.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河湟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
惠州市实验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科学测答案
姓名 班级 班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全对3分,只选一项且对者1分,共30分)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BC BD BD BC BD BD AC AB BD BD
X
Z
Y命题人:王志文 考试用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气体中,有颜色的是(  )
A.N2 B.NO C.O2 D.NO2
2.铜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其主要成分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其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3. 16 8O和18 8O的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4.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那么此元素是(  )
A.F B.C C.O D.N
5.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的是(  )
A.Ca B.Na C.Mg D.K
6.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
A.H2S B.Ca(OH)2 C.Ag D.CuCl2
7.碳与浓硝酸反应,显示了浓硝酸的(  )
A.不稳定性 B.挥发性 C.强氧化性 D.酸性
8.下列现象中,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瓦斯爆炸
B.NaOH溶液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了
C.有水滴产生的过程
D.煤气中毒
9.在下列元素中,没有负化合价的是(  )
A.Na B.P C.Cl D.H
1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11.美国科学家用高速 86Kr离子轰击铅靶,获得了118号元素的原子,这种原子里的中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57,则它的质量数为(  )
A.293 B.236 C.175 D.118
12.在反应SiO2+3C===SiC+2CO中,还原剂是(  )
A.SiO2 B.C C.SiC D.CO
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常有不同的反应速率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可用作制冷剂
B.氯气可用于消毒和制造漂白粉
C.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导热介质
D.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糖类、蛋白质、油脂
15.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有关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可看作亚硝酸(HNO2)的酸酐
B.NO任意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
C.实验室制取NO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D.氨催化氧化可生成NO
1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最多的是(  )
A.NH3 B.Cl2 C.H2SO4 D.NaOH
17.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仅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18.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A.葡萄糖 B.各种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19.常温下,下列金属跟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
A.K B.Fe C.Al D.Cu
20.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  )
A.水 B.NaOH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溴水
21.下列化学电池中,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铅蓄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氢氧燃料电池
2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纯钢 C.焊锡 D.光导纤维
2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所有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2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ClO3 B.O2 C.ClO2 D.CuSO4·5H2O
25.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0 B.最外层电子数为8 C.核外电子数为7 D.该原子是镁原子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D.铜不能与酸反应
2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  )
A.新制氯水 B.氯化钠溶液 C.漂白粉 D.液氯
28.下列试剂能区分铁粉和木炭粉的是(  )
A.H2O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ZnSO4溶液
29.下列物质的检验正确的是(  )
A.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NH3
B.加HNO3酸化的Ba(NO3)2有白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焰色反应为紫色,溶液中一定含有K+
D.加稀盐酸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0.为了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
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
C.溶于水中,再滴加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1.关于Cl2的实验室制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料是浓盐酸和MnO2
B.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该反应需要加热
D.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3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Al+2H+===Al3++H2↑
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氨水:Fe3++3OH-===Fe(OH)3↓
C.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硝酸:HCO+H+===H2O+CO2↑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u2++2OH-===Cu(OH)2↓
3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酸性溶液:Na+、K+、MnO、I-
B.酸性溶液:Fe3+、NH、Cl-、NO
C.碱性溶液:Na+、K+、AlO、SO
D.碱性溶液:OH-、Na+、CO、Cl-
34.下列实验中,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现象的是(  )
A.把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B.把铁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
C.把盐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D.把淀粉溶液滴入KI溶液中
35.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它不是一元羧酸
C.乙酸在常温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6.在图M-1-1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M-1-1
A.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为Cu-2e-===Cu2+
C.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7.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A(g)+B(g)C(g)+D(g)。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A、B、C、D的浓度相等
B.A、B、C、D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A、B、C、D的浓度不再变化
D.用A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B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38.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B.能与水反应放出臭氧
C.Na在空气中点燃可制得Na2O2
D.能用来漂白物质、作供氧剂等
39.下列有关原电池和金属腐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普通锌锰干电池碳棒是负极,锌片是正极
B.盛水的铁器,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锈蚀
C.为防止金属的腐蚀可在金属表面涂油漆、油脂
D.用盐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含有杂质的锌比纯锌产氢速度快
40.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的是(  )
A.陶瓷 B.石英 C.玻璃 D.水泥
41.下列实验中需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实验室制氯气 B.蒸发食盐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
C.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D.石油的蒸馏
42.下列实验中: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③过滤;④蒸发,操作过程中均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43.下列物质按不同类别分组,所得组合最不合理的是(  )
①糖类 ②塑料 ③石油 ④蛋白质 ⑤合成纤维 ⑥棉花 ⑦陶瓷 ⑧玻璃 ⑨天然气 ⑩水泥
合成橡胶  煤  油脂  羊毛
A.①④ B.②⑤ C.⑦⑧⑩ D.③⑨
44.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45.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  )
编号 试剂 保存方法 理由
A 固体氢氧化钠 存放在带橡皮塞的广口瓶中 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防止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
B 碳酸钠晶体 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 防止风化成粉末而变质
C 液溴 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防止挥发
D 硝酸银溶液 存放在无色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防止见光分解
选做题A(化学与生活)
46.食用下列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A.工业酒精(含甲醇)
B.发酵粉(主要成分含碳酸氢钠)
C.茶籽食用油(主要成分含油酸)
D.肠胃CT显影剂(主要成分含硫酸钡)
47.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土豆 B.牛油 C.鸡肉 D.青菜
48.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
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
C.氟化钠可用于预防龋齿
D.铝可用于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
49.下列药物不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Mg(OH)2 B.NaHCO3 C.胃舒平 D.阿司匹林
50.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该尿液中含有(  )
A.酒精 B.食盐 C.葡萄糖 D.醋酸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B.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
C.该元素的中子数 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52.在标准状况下,相同体积的CO与CO2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 B.氧原子数 C.质量 D.碳原子数
53.根据原子序数,下列各组原子能以离子键结合的是(  )
A.20,9 B.6,16 C.11,17 D.14,8
5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L 1 mol/L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个数为NA
B.22.4 L N2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2NA
C.1 mol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分子数为0.5NA
D.NA个Cl2分子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55.科学家目前正在求证一种仅由四个中子组成的微粒,这种微粒称为“四中子”。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呈电中性 B.带四个单位正电荷 C.带四个单位负电荷 D.质量数为4
5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l-,需要加入的试剂有(  )
A.NaNO3 B.AgNO3 C.HCl D.HNO3
57.下列气体组(括号内为混有的少量杂质),可用图M-1-2装置进行提纯的是(  )
图M-1-2
A.SO2(CO2) B.NH3(CO2) C.C2H6(C2H4) D.CO2(SO2)
58.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等质量的的O2和O3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
59.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2OH(CHOH)3CHO和CH2OH(CHOH)2CH2CHO,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  )
A.氧化 B.还原 C.酯化 D.水解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结构上分析,乙醇可以看作是乙烷上的氢被羟基取代的产物
B.乙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使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与溴水混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D.油脂在酸、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水解产物中都有甘油
2012年惠州市实验中学学业水平期中化学考试试卷
共6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班级 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考室号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实验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学测化学答案
11.A 解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118+(118+57)=293。
12.B 解析:反应中只有C的化合价发生改变,→Si、O,C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13.C 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14.D 解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才是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21.D 解析:氢氧燃料电池的最终产物是水。
22.D
23.B 解析:萃取操作也可在烧杯中进行,然后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液;取用药品要适量,不要再放回原试剂瓶,否则会使整瓶药剂被污染而不纯或失效,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备其他用途;称量物质时应先取大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央,根据天平倾斜情况添加或换较小砝码,若先放小砝码,在称量时砝码的增减次数将会多得多,浪费时间。
24.C 25.D
35.A 解析: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尽管其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在水中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发生部分电离,因此乙酸是一元酸。乙酸的酸性较弱,但比碳酸的酸性强,它可使石蕊试液变红,乙酸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可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在常温下乙酸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36.C 解析: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里是负极Zn失去电子,正极H+得到电子。
37.C 解析:判断是否平衡可以归纳成两种方式:一是看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二是看某条件是否符合在非平衡状态时是一个变量而在平衡时是一个不再变化的量。A、B、C、D的浓度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在平衡状态时才不再变化。
38.B
46.A 47.C 
48.A 解析: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NH3。
49.D 50.C 51.ABD命题人:申艳 审题人:徐雪萍
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50分。
1.知识的力量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的推广为标志的。
A.印刷 B.口语 C.文字 D.网络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A.具有继承性 B.具有汉字和史书典籍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古代辉煌的文化
3.根据中央的要求,2009年1月开始,有关部门开展了网络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专项整治活动,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这是因为淫秽色情信息是
A.落后文化 B.传统文化 C.大众文化 D.腐朽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D.培养“四有”公民
5.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然而,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哲学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思维活动 B.人类的实践活动C.人类的生理活动 D.人类的科学活动
6.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的问题展开的。
A.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C.是否承认矛盾 D.运动和静止谁是绝对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
A.实践观 B.认识论 C.历史观 D.唯物论
9.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是
A.宇宙 B.物质 C.时空 D.原子
10.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自然界是物质的 B.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中
C.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D.人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
11.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所以意识更重要的是
A.动物心理发展的产物 B.社会发展的产物
C.人脑高度发达的产物 D.客观存在的反映
12.科技的发展无止境。当前多数国家把战胜金融危机的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上,又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在紧张地酝酿着。科技的发展无止境是因为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具有主观性 C.认识具有能动性 D.认识具有无限性
13.当前,党和政府为防止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并转化为社会动荡,正在努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世界是物质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联系是普遍的 D.事物是发展的
14.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这表明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C.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5.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条件。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又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这表明
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6.下列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决定物质
C.物质和意识互为前提 D.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源
17.2009年11月,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雪。雪灾发生后,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迅速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实时监控天气变化,做好预报预警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和农村造成的损失。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性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预期效果
18.毛泽东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这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不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A.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B.对症下药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因地制宜
20.“安全第一”这幅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事物固有的属性
B.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D.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
21.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认为,搞生物学的要学点辩证法,不懂辩证法就搞不好生物学。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承认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22.一般来说,狭窄的房间,若使用明亮的冷调装饰,就会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空间变得宽敞。这表明
A.意识活动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 B.房间大小因心理感觉而变化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4.在中国文化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古语有
①长江后浪推前浪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选项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6.读右边的漫画《禁果》,回答26题。
互联网在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淫秽、诈骗等信息。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B.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C.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8.2011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开展这一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9.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30.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31.冰岛火山爆发对远离它的俄罗斯和中国也产生影响。俄罗斯超富阶层为无法品尝到牡蛎及鲜桃而愁苦不堪,我国一些相关物流公司的供应链也受到波及。这是因为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决定着人为事物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受空间条件制约的
32.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建成,它将进一步改善经贸关系,消除贸易壁垒。从哲学上看,这符合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促进发展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外因有时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3.网吧是随着国际互联网而应运而生的,上网对青少年扩展视野、增长知识有积极作用,但网上出现了一些不健康内容,网络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4.面对上述材料中的状况,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禁止青少年上网,也不能对网吧放任自流,而应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把网络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这说明
A.矛盾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B.人们能够认识并利用规律
C.人们可以制造矛盾,也可以消灭矛盾 D.要善于分析矛盾,正确对待矛盾
35.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这说明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运动是捉摸不定的 D.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36.在2009年8月,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成就展在北京开幕。在二千多条的观众留言中,既有普通群众对五大自治区成就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祝福,也表达着“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的殷切期望。“团结固,事业兴,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同心掬得满庭芳”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发展 B.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C.部分离不开整体 D.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7.成语“当机立断”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都说明
A.要注重量的积累 B.要防止质变的发生 C.要把握适度原则 D.要积极地促成质变
38.电影《 画皮》 的主题曲《 画心》 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39.2010年1月3日,是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五周年。“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使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这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C.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40.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跟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
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精神解放 B.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44.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41—42题。
41.之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42.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43.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主要是因为不懂得(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脑是认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D.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44.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5. 哲学是
A.科学之科学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关于人生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知识 D.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
46.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必须做到
①大胆怀疑一切,破除一切 ②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7. 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48.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9. 中俄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这体现的辩证法观点有(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的存在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0.“六十一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一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一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一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六十一年的历程体现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C.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D.矛盾即对立统一
二、单项选择题II: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20分
51.苏丹红、三聚氰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老百姓关注这些名词不是为了搞清楚它们的原理,而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这种现象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C.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 D.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5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要求,要把领导干部接访的重点定位在“事要解决”上,努力在“案结事了”上狠下功夫。这一要求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B.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C.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D.重视量的积累
5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54.英国哲学家说:“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都认为 (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
C.运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D.物质可以脱离运动而存在
55.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1+1>2”,这对于我们安排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哲学上看,“1+1>2”要求我们注重( )
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关键部分的特殊功能
C.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 D.系统内部结构的重新组合
5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事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57.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安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8.老子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这段话说明:
A.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界限
C.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59.与“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D.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60.黑格尔说:花朵开放时花蕾便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掉了;当结果的时候,人们又认为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了花朵。这些形式彼此不相同,互相排斥。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构成整体的生命。下列观点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B.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C.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学会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D.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共30分
61.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生前曾强调:一个国家应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之所以要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因为( )
A.本民族传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是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B.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文化也就不能丰富发展
C.传统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62.课堂上,老师问怎样实现自己的心愿?全班小朋友异口同声回答:用钱买。这是某市一所幼儿园在最近一次亲子活动中出现的一幕,校长称,“幼儿德育迫在眉睫”。这种现象启示学校和家庭
A.要重视文化环境的建设 B.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C.要重视尊重文化多样性 D.要重视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63.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强调候选人品德端正,以突出学风和道德在院士标准中的地位。这是因为
A.院士要用道德填补学术缺陷 B.必须避免院士有人格上的缺失
C.院士要有相称科学文化修养 D.院士要用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64.某市政府向民众承诺,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百分之百不出腐败案件。社会舆论指出,百分之百不出腐败案件是不可能的,此承诺却有可能使一些人因为承诺而将腐败案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百分之百不出腐败案件是不可能的是因为
A.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也有次要方面 B.事物的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C.事物的矛盾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 D.事物的矛盾有同一性也有斗争性
65.出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需求,上海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提出从“旧城改造”走到“旧城更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尊重旧城区的现状,对旧区内的现状区别对待,保留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层,让“旧城更新”不仅能解决居住问题,更通过保护城市遗产,改善居民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区生活。上海市的这一措施说明: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D.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66.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C.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D.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67.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C.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6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这反映了
A.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69.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是古今学者的共同体会和宝贵经验,从哲学角度思考,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怀疑精神就是怀疑一切
C.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D.要在绝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70.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经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现预防疫苗也已研制成功。从对H1N1病毒的确诊到疫苗的研制成功,体现了(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年高二期中学业水平政治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