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47张ppt+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47张ppt+4视频)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永无止境
导入新课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保持活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
弗朗西斯·高锐:过去几年来,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迅速攀升,表现很突出,恭喜你们。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非常重视和强调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转型,从工厂向实验室的转型以及发展更多知识密集型的高级产业,并取得了卓著成效。我们相信,中国创新指数的排名还将继续攀升。
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令人瞩目,2019年中国的排名升至第14位,说明中国正迈向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不是近两三年突然出现的,而是过去20年正确努力的结果,只不过很多成果在今天逐渐显现出来。
上节回顾:
痛定思痛:近代以来,我国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错失了多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机遇。
探究新知
板块一:创新强国
分享与交流:
列举你知道的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并简要说出它们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远程操控机器人工作
中国3D打印博物馆
智能家居生活
国人骄傲:中国的这两项技术,你了解多少?
冷静看差距:
2021年7月29日,华为P50系列手机新品发布:在美国的四轮制裁下,限制华为的5G手机,导致5G芯片只能当4G用。
结合上述材料,如何客观评价当前的中国科技发展水平?
(1)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肯定成绩)
(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看到差距)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关链接: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发面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
1985年3月,邓小平发表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讲话;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颁布;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01年,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
2015年,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6年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
2020年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接连去了四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任正非此行依然金句连连,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说,希望大学像“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他在复旦大学说:未来我们拼什么,就是拼教育、拼人才;他在东南大学说:教授甘坐冷板凳,这就是中国的希望;他在南京大学说:希望大学像“灯塔”,点亮教育之路,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
在任正非的罕见密集调研过程中,你能体会到科技和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吗?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四分钟速览《辉煌中国》第二集《创新活力》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总书记的这段话对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有怎样的帮助?
拓展延伸1: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拓展延伸2: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这里,“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北斗系统女设计师,32岁成为中科院博导
我来思考:人才的培养,靠什么?
2020年7月29日至31日,任正非接连去了四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2020年8月3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
获悉,该校今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霁和姚婷,
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去年该校也有一位博士生左
鹏飞进入“天才少年”。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华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资都是按年度工资制度发放的,共有三档,最高年薪达201万元。
截止到2021年7月,仅华中科技大学就有6名毕业生入选,拿到令人羡慕的百万年薪。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书记提到:创新不是别人能赐予的,特别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只能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否则你只能跟着别人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课堂探究:
美国为什么会进行制裁华为?
金一南:美国为什么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公司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孟晚舟: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知识整合:
1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上节课内容:创新的重要性
(2)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你听说过“双创时代”吗
板块二:万众创新
拓展延伸:
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
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
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
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2015年8月,经济参考网发表题为《李克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务院22份相关文件部署
》的文章,文章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创业创新。创业创新的号召始于2013年10月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强调“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带动就业,推动新兴生产力发展”,此后,创新创业成为了当下的时代风潮。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截至2016年底,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18年2月,沃达丰和华为完成首次5G通话测试
;2019年8月9日,华为正式发布鸿蒙系统。
2019年8月22日,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亿营收排名第一。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阅读教材25——26页内容,了解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跟跑者”
“并跑者”
“领跑者”
优秀影视作品推荐:
1960年,年轻技术员常汉卿刚留学回来,与从铁道兵部队转业分配到厂里来的女战斗英雄金灿烂相遇了。他们从互相看不顺眼到相知、相爱,克服了来自家庭和外界的干扰,最终结合在了一起。婚后他们一起克服来自生活的种种困难、研究技术,花费了毕生精力共同为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建造作出努力。岁月变迁后,他们的孩子也最终选择了机车建造这一专业,并为中国建造出了世界一流的高铁。
2019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成为习近平近几年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及的高频热词。
课堂探究:
为什么“创新思维”成为习近平近几年在不同场合讲话中提及的高频热词?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你听说过知识产权吗?知识产权与创新有着怎样的关系?
知识拓展:
一个创新主体不断扩大、创新意愿不断增强、创新举措不断涌现的社会,必定是创新成果受到尊重、受到保护的社会。创新成果来之不易,凝聚着创新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需要全社会倍加珍惜。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保护知识产权小贴士

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问题整合:
1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2
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了解部分)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1
【2021?牡丹江】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呈“喷发”态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这说明我国(  )
①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C
2
【2021?仙桃】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2021年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让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  )
①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②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获取核心尖端技术
④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3
【2021?赤峰】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首次探测。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  )
A.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
4
【2021?荆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许多产业面临“缺芯”“少核”“弱基”的困境,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存在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面对“卡脖子”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掌控力。
材料二
曾经,精密高端轴承制造水平不高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限制,我国的技术专家不畏困难,坚持攻关,完成了数百项技术创新,终于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使用中国精密高端轴承的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名片”。
(1)材料一中我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精密高端技术的突破,对我们解决“卡脖子”问题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仍然面临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①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抓住机遇,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④鼓励、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奋斗,敢于突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⑤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