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火山与地震 (第二课时)课件(13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0 火山与地震 (第二课时)课件(13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火山与地震(第二课时)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实验、阅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地壳运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科学态度: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高年段要求。
14.5?
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15.3?
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
了解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教材分析】
《火上与地震》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第二课时。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震现象,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地震发生的现象,再通过阅读课文文本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第二部分是模拟地震,建立地层模型来模拟地震发生的原因,观察“岩层”的褶皱产生,体验“岩层”断裂的震感,观察“地球板块”的错动、抬升。模拟地震的发生,帮助学生意识到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来自地球内部的岩层挤压。最后通过图片和逃生口诀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记忆地震逃生口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在这一课中,学生要学习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模拟试验,如何准确的模拟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在模拟的过程中,要符合地震发生的真实情况。学生经历过逃生演习以及安全教育平台了解过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对此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文字口诀背后的道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实验模拟地震,知道导致地震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
科学探究:
1.能根据简单的器材做地震的模拟实验。
2.通过观察和阅读,会描述地震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乐于通过实验模拟地震,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地震的重要特征、破坏能力和成因。
【教学难点】
模拟地震。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
学生材料:模拟地震实验器材(多层海绵、薄木片、泡沫板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地震的危害
1.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看到了地面断裂。
3.教师追问: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呀?
4.学生汇报:可能是地震导致了这一切。
5.教师追问:你们这么认为的依据是什么呢?
6.学生交流想法。
7.你们猜对了,这一切都是地震导致的,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图片资料的形式调查学生前概念,勾起学生对地震的回忆,同时认识到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
二、模拟地震的成因
1.这是原始地层,思考一下,你们认为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间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汇报。
3.教师出示地震原因,地震是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断裂,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
4.真实情况真的会这样吗?想不想来模拟一下?
5.教师出示材料,(泡沫板、塑料小人模型,纸房子等。)该如何模拟呢?
6.学生小组讨论并思考几个问题。(1.如何利用材料?2.怎么模拟地震过程更准确?3.操作时如何分工合作?4.注意事项是什么?)(5分钟)
7.小组轮流汇报,教师补充注意事项。
8.小组阅读记录单要求。领取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并填写记录单。
9.小组间交流汇报:我们在模拟地震发生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10.小结:我们明白了地震发生的原因,并且发现地震在发生时威力是非常巨大的。
[设计意图:模拟地震的成因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在了解构造地震的成因之后,利用材料来模拟地震的发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观察地震发生时产生的褶皱、断裂、错动或抬升,同时体验地震的破坏力和带来的危害。]
三、学习科学避震的方法
1.师:地震危害这么大,看来我们需要提升一下避震知识。
2.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观看一下,并思考一下如何避震。(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片段)
3.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有效避震并全班交流分享。
4.教师出示避震口诀,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避震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总结与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谈话:其实关于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继续研究下去。
【板书设计】
10.火山与地震(第二课时)
房屋倒塌
褶皱
地面断裂
地震
断裂
错动、抬升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内部》
4(共15张PPT)
10.火山与地震
苏教版
五年级上
图中发生了什么?
图中发生了什么?
火山与地震
地震
思考一下,你们认为地震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原始地层剖面图
地震的成因
当地表深处的岩层受到
过度挤压而突然断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
地震的成因
模拟地震的发生
1.如何利用材料?
2.怎么模拟地震过程更准确?
3.操作时如何分工合作?
4.注意事项呢?
注意事项
1.挤压时慢慢加大力度。
2.注意分工配合。
3.注意观察和记录。
记录单
地震的成因
褶皱
错动、抬升
科学避震
科学避震
该如何科学避震呢?
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
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
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
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
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
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
切记胡乱跑,目标是广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兹育
elanCO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