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语文七上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解释词语。①客路:②潮平:③风正:④残夜:⑤旧年:⑥乡书:2.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2)《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3)“江春入旧年”这5个字里边出现了两个节令,一个是“江春”的“春”,指的是,另一个是“旧年”的“年”,指的是。3.理解性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4)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6)《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7)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写出江面开阔景象)的句子是,。(8)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9)《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是,。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5.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6.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二.简答题。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首联中有没有体现?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4.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6.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7.《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8.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0.《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这一情感?三.阅读训练。(一)古诗阅读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B.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三)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2.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四)古代诗歌阅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四.中考汇编。(一)(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5.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15.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2分)16.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颈联:尾联:(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_________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8.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9.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和“②___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B.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C.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六)古诗词赏析(3分)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1分)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七)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飘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八)诗词鉴赏。(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7.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部编语文七上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解释词语。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2.填空。(1)五言律????抒情王湾?????唐(2)青山绿水潮平岸阔思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拂晓行船(3)立春旧历年的最后一天3.理解性默写(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潮平两岸阔(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D5.D6.A7.D8.D二.简答题。1.如果本诗是写旅途中的乡愁,那首联中有没有体现?“客路”延伸到青山之外,“小舟”行驶在绿水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人在它乡,漂泊异地,思乡之情感已表现出来。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4)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6.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7.《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8.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句,尤其要注意加点字的分析。“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哲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尾联作者想借助鸿雁传书,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切。10.《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这一情感?示例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国古代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从“乡书、归雁”可看出这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通过归雁传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示例2:“江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要团聚共度佳节,此时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通过归雁传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三.阅读训练。(一)古诗阅读答案:1.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乡愁”亦可)2.“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答案:(D)??①“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②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春意已浓的景象。③“阔”字,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的胸襟;3.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将“生”和“入”拟人化,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景中寓情,思乡而不低沉,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对未来美的遐想,是千古传诵的佳句。(答到其中之一即可)(三)诗歌赏析答案:1.青山???绿水???2.示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更蕴含自然理趣:新生的美好事物往往产生于旧事物中。(四)古代诗歌阅读答案:古代诗歌阅读1.停泊,停留??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客路?行舟???4.潮平两岸阔????5.D四.中考汇编。(一)(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答案】4.“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5.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8.C?????(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5—16题<6分)答案:15.潮平两岸阔(2分><如答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不给分)。)16.颈联:高兴、喜悦<或积极、乐观、向上)<2分)尾联:作者淡淡的乡思愁绪<2分)<共4分)(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答案】7.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8.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9.(1).不尽长江滚滚流???(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答案】20.D???21.“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六)古诗词赏析(3分)答案:8.思乡9.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七)A(八)诗词鉴赏。(5分)答案:11.(8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2)带月荷锄归(3)对影成三人(4)锦江春色来天地?(5)波上寒烟翠(6)峰峦如聚(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每空1分,错、漏、添字或语序混乱,该空不得分)12.(6分)(1)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答案】6.阔”: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7.“客路”的意思是行客前进的路,可见诗人是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愁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稍到远方的太阳。让大雁稍家信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