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一、选择题1.以下符合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气候温和,四季分明B.面积不大,但地势平坦C.高温多雨,水网密布D.干旱缺水2.下列各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如水上木偶戏,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3.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水网密布B.大面积的麦田C.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房子D.各种米制食品4.下列各项中展示了湄公河平原生活图景的有………………………………( )①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 ②农忙时节互相帮忙 ③农业生产以人工为主 ④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⑤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是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④⑤5.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作为支撑,悬空架设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平原B.美国中部大平原C.东欧平原D.日本关东平原读某年亚洲四国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回答6-7题。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中国44002.14泰国1684.36印度29504.23日本10361.806.根据表格,当年水稻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泰国B.中国C.印度D.日本7.比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泰国比日本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数量多B.热量条件好C.技术力量强D.机械化程度高二、非选择题 (13分)阅读下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 图2 图3(1)图2中甲所示的河流是:__________。(2)图2中乙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是什么?综合图1、图2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生产特色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3)图3为当地民居,请说出这种民居的名称,并说说这种民居在当地盛行的原因。(4)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综合上述信息,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A 6.C 7.B二、非选择题 (1)湄公河(2)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 因为这里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3)高脚屋。当地是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当地高温多雨,湿度较大。这种房屋悬空架设,上层住人可以避免多雨潮湿的环境,底层可以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4)自然条件影响人文条件,人类的生产生活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