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 水的分解水的分解1.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发现两个电极上有 气体 产生,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 下降 。?(2)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2.气体检验:(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带火星 的木条 复燃 ,该气体是 氧气 。?(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 点燃 ,该气体是 氢气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时生成了两种物质: 氢气 和 氧气 。?分解反应1.概念:由 一种物质 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其他物质的反应。?2.简记:一变多。3.通式:A→B+C+……【巧思妙记】电解水实验巧记: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可燃助燃来检验。【见多识广】结合下图,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描述水分解的过程。提示:水通电,水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氢原子,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氧分子构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氢分子构成氢气。探究点 水的电解实验某学习小组同学对电解水实验提出了几点疑问,让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吧。【探究问题】1.通过电解水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你认为原因是 电解水使用的是水电解器或是简易装置,不好携带使用不便,且条件太高。 ?2.思维拓展: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是什么?(易错点)提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或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误区警示】1.组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关于水的组成与构成应正确描述为:(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质量≠体积。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非质量比。【典例】(2020·日照中考改编)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1.(2020·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2.(2021·泰安质检)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C)A.氢气+氧化铜铜+水B.氧气+氢气水C.碳酸→水+二氧化碳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3.(2020·安徽中考)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D)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4.(2020·成都中考)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D)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5.(2020·北京中考)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1)实验1,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序号)。?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1.如图所示,图1为电解水的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管生成气体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b应接电源负极B.气体N是氧气,气体M是氢气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M,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0~8min甲、乙两试管排开水的体积比为1∶22.(2020·常德中考)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cab (填标号)。?(2)2400℃时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H2+O2 。?(3)2400℃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 ①③ (填数字序号)。?①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 ②水是一种元素③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PAGE-7-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 水的分解水的分解1.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发现两个电极上有产生,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2)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气体检验:(1)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的木条,该气体是。?(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该气体是。?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实验结论:水在通电时生成了两种物质:和。?分解反应1.概念:由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2.简记:一变多。3.通式:A→B+C+……【巧思妙记】电解水实验巧记:水中通入直流电,正氧负氢会出现;氢二氧一体积比,可燃助燃来检验。【见多识广】结合下图,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描述水分解的过程。探究点 水的电解实验某学习小组同学对电解水实验提出了几点疑问,让我们一起帮他们解决吧。【探究问题】1.通过电解水能产生氧气,但是实验室通常不用该方法制取氧气,你认为原因是2.思维拓展: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生O2和H2的体积比小于1∶2,其原因是什么?(易错点) 【误区警示】1.组成≠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关于水的组成与构成应正确描述为:(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3)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质量≠体积。电解水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非质量比。【典例】(2020·日照中考改编)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木条燃烧更旺D.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是2∶11.(2020·营口中考)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2.(2021·泰安质检)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化铜铜+水B.氧气+氢气水C.碳酸→水+二氧化碳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3.(2020·安徽中考)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4.(2020·成都中考)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5.(2020·北京中考)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1)实验1,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B.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C.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1.如图所示,图1为电解水的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若甲管生成气体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应接电源负极B.气体N是氧气,气体M是氢气C.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M,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0~8min甲、乙两试管排开水的体积比为1∶22.(2020·常德中考)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示意图表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填标号)。?(2)2400℃时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3)2400℃时水分解的客观事实说明(填数字序号)。?①通常情况下水的性质稳定 ②水是一种元素③化学变化需要一定条件PAGE-7-第2课时 水的合成水的合成1.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产生色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用手触摸烧杯,烧杯。?2.实验结论:氢气燃烧生成,并放出。?可表示为。?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的反应。?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密度、熔点、沸点等。?【漫画助学】氢气与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易错导思】 “物理性质就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探究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某同学在用蜡烛做家庭小实验过程中,经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石蜡是一种白色固体、硬度很小、密度小于水、能燃烧。【探究问题】1.以上性质中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2.以上性质中哪些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拓展探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对以下词语归类: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吸附性、挥发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2.思考:“变化”与“性质”又该怎样区分呢?【典例】(2021·临沂质检)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易燃烧,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⑥在灯芯边汽化,⑦燃烧,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有关酒精的问题:(填序号)(1)物理性质有。?(2)发生的化学变化有。?(3)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4)描述酒精用途的有。?1.(2021·德州质检)天然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 B.气味 C.可燃性 D.溶解性2.下列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液氧是淡蓝色的B.稀有气体能作电光源C.一氧化碳能燃烧D.干冰易升华吸热3.(2021·威海期末)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不符合事实的是()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4.如图是水的蒸发与冷凝和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水的蒸发与冷凝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B中电解水的实验中:左侧电极管得到的气体为;右端电极管产生的气体用检验,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图C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氢气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壁出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1.2020年12月22日中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托举5颗卫星顺利升空。液氢常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大量白烟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生石灰作干燥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作导线3.(2021·南安质检)如图中不同的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都不是4.体会分类学习思想:(1)请把下列物质归类:①矿泉水②呼出的气体③水④生锈的铁⑤汞(水银)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2)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水可以通电分解;⑤酒精挥发;⑥食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PAGE-6-第2课时 水的合成水的合成1.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产生 淡蓝 色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水雾 ,用手触摸烧杯,烧杯 发烫 。?2.实验结论:氢气燃烧生成 水 ,并放出 热量 。?可表示为 氢气+氧气水 。?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 一种物质 的反应。?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颜色 、 气味 、 状态 、密度、熔点、沸点等。?【漫画助学】氢气与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易错导思】 “物理性质就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有的物理性质需物质经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如熔点、沸点等,而有的物理性质则不需要物质经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气味等。探究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某同学在用蜡烛做家庭小实验过程中,经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石蜡是一种白色固体、硬度很小、密度小于水、能燃烧。【探究问题】1.以上性质中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提示:物理性质有白色固体、硬度很小、密度小于水。2.以上性质中哪些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提示:能燃烧。通过点燃蜡烛证实蜡烛能够燃烧。【拓展探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1.对以下词语归类: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吸附性、挥发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吸附性、挥发性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2.思考:“变化”与“性质”又该怎样区分呢?提示: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一种特有属性;描述性质时通常出现“能”“易”“会”等字眼。【典例】(2021·临沂质检)酒精①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易燃烧,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⑥在灯芯边汽化,⑦燃烧,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有关酒精的问题:(填序号)(1)物理性质有 ①②③ 。?(2)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⑦⑨ 。?(3)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 ⑧ 。?(4)描述酒精用途的有 ⑤ 。?1.(2021·德州质检)天然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A.密度 B.气味 C.可燃性 D.溶解性2.下列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C)A.液氧是淡蓝色的B.稀有气体能作电光源C.一氧化碳能燃烧D.干冰易升华吸热3.(2021·威海期末)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观点不符合事实的是(B)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4.如图是水的蒸发与冷凝和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水的蒸发与冷凝发生了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B中电解水的实验中:左侧电极管得到的气体为 氢气 ;右端电极管产生的气体用 带火星木条 检验,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 1∶2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3)图C实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 检验纯度 ;氢气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壁出现 水雾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1.2020年12月22日中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托举5颗卫星顺利升空。液氢常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C)A.发出淡蓝色火焰 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大量白烟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A.生石灰作干燥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作导线3.(2021·南安质检)如图中不同的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B)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都不是4.体会分类学习思想:(1)请把下列物质归类:①矿泉水②呼出的气体③水④生锈的铁⑤汞(水银)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④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③⑤⑥ ?(2)下列变化及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⑤⑨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⑥⑩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②⑦⑧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④ 。?①铁生锈;②水是无色液体;③矿石粉碎;④水可以通电分解;⑤酒精挥发;⑥食物腐烂;⑦汽油易挥发;⑧在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⑨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⑩纸张燃烧PAGE-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水 的 分 解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水 的 分 解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水 的 合 成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水 的 合 成 导学案 2021-2022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