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核心·易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把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 )(2)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4)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结成水珠( )(5)如图1-2-5所示操作,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 )图1-2-5[核心知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易错点拨]在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时,应注意控制变量。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探究过程包括以下四步: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作出假设。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②2.在化学实验课上,小华同学建议用石灰水可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4.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扣在水槽里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将软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5.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 )A.氢气、氧气、氮气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D.水蒸气、氧气、氢气6.下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体积分数)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分吸入气体21%0.03%78%较少呼出气体16%4%78%较多A.人体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7.如图1-2-6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注射器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图1-2-6A.继续用注射器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撤去注射器,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8.根据如图1-2-7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图1-2-7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9.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采用如图1-2-8所示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图1-2-8(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4)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哈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上述环节的先后顺序一般为 (填序号)。?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具体操作如下:(1)收集样品,如图1-2-9,此方法叫 集气法。?图1-2-9(2)再取两个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得到空气样品(如图1-2-10)。图1-2-10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3)向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4)这个实验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1.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的空气中含氧气,排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同学们采用如图1-2-1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1-2-11(1)人体吸气时,应将弹簧夹A (填“打开”或“关闭”,下同),弹簧夹B 。?(2)人体呼气时,弹簧夹A、B具体的操作是 ,此时可观察到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3)Ⅰ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Ⅱ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核心·易错](1)√ (2)√ (3)× (4)√ (5)×[应考能力提升练]1.A [解析]探究过程先要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再设计和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2.C 3.D 4.B 5.B 6.C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按体积分数计算,二氧化碳占4%,而氧气占16%。7.A [解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推入少量空气不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压入较多的空气才会有明显的现象;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是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8.加入的澄清石灰水的体积和浓度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9.(1)提出问题 (2)得出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反思与评价 (1)(3)(4)(2)(5)10.(1)排水 (2)木条正常燃烧 木条熄灭(3)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小于 大于[初高衔接拓展练]11.(1)打开 关闭(2)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除去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解析]由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当呼气时,会随呼出的气体排出来,因此无论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中是否有二氧化碳,若多次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气,都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了排除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需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除去,这时若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