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目标必备知识:真理的含义、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0102关键能力:1.懂得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探索真理的过程,坚持真理反对谬误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树立追求真理的理念,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与时俱进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坚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科学精神:坚持辩证思维,明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公共参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次,亚里士多德看到,羽毛比铜球在空中下落得慢,于是它得出了一个结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速度快。这种观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牛顿为了验证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原理,做了真空管试验,发现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同时落地。如果不考虑地球引力,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均不会落地,而是飘浮在空中。01真理是客观的探究一: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评述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把是否“有用”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因而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却不一定是真理。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即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真理的含义:思考(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人们从同一事物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得出不同的结论。由于事物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具有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人说“真理只有一个”,这两者是否矛盾呢?(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客观性0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TWO探究二: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不是,只是证明了真理的条件性。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就不正踊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突破了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从而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0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THREE探究三:疫苗研发是个严谨的科学探索过程,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构成了疫苗研发的一般规律。(疫苗的研发流程见右图)由于我们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致病性等问题疫苗研发流程知之甚少,再加上新冠病毒极易变异,疫苗的研发需要反复的临床试验和坚持不懈的创新,中国研究图队先令后攻克了一系列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和质控关键技术开展并完成了动物实验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等工作,截至目前17款疫苗在开展临床试验,7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4款疫苗附条件上市,正在对全国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疫苗上市只是人类与病毒斗争的阶段性胜利,“胜利不是终点,失败也非终结,唯有勇气长存”,疫苗研发永无止境。思考:为什么疫苗研发永无止境?1.认识具有反复性(1)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THREE探究四: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着奔月的梦想。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个梦想无法成为现实。今天,我们利用现代科技,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04年3月1日,中国启动的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年10月,我国发射绕月卫星“嫦娥号”。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20年,说明了什么?◎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吗?为什么?2.认识具有无限性(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原因:①从认识的对象来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从认识主体来看,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从认识的基础来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就是说,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取决于它自身与客观符合的程度,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百多年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干百万先进的中国人的信仰和追求,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如毛泽东所言:“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干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发挥改天换地的巨大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就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发生了联系并被中国人民所掌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含义(2)原因2.认识具有无限性(1)含义(2)原因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2)方法论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目标必备知识:真理的含义、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关键能力:1.懂得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探索真理的过程,坚持真理反对谬误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树立追求真理的理念,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与时俱进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基础梳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客体分别来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易错提示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答案:×解析: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2.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认识就是真理。答案:×解析:真理具有客观性,某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并不在于承认它的人有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来确定真理。3.真理是永恒不变的。答案:×解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真理作为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4.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说明真理以谬误为基础。答案:×辨析: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这说明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5.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答案:×解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如果超出真理存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6.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答案:×解析: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7.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过程。答案:×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深化探究1.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新冠病毒是新病毒,对其认识需要有个过程。我国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在基于科学认知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和科技研究成果纳入诊疗方案。第一版是基于对既往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随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入,第二版增加“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第三版增加了“冠状病毒对热敏感”、第四版增加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类型与特征”、最新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通过不断更新诊疗方案,不仅承受住暴发流行期诊疗量激增的“冲击”,而且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武汉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从14%提高到89%,目前,第七版诊疗方案已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结合材料并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更新诊疗方案的原因。2.近年来,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频发,引发民众对未年人犯罪问题的担忧。随着社会的进步,原有刑法14周岁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已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适应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回应人民群众关切,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次刑法修改对于目前存在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将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同时,可以更好地倒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及时跟上,对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引导与督促,从源头上避免一些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有关知识回答刑法关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修改的必要性。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100年前,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用真理的力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经历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现代化建设道路,这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着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随堂训练1.周恩来曾说,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真理是()①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②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④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告诉我们()①真理向前发展最终会变成谬误②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④真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生活中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诡辩。”真理之所以不怕诡辩,是因为()①诡辩与真理是相对的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如实反映③真理是无条件的、不容置疑的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标志主客观一致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1。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B.人们永远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通常情况下,医学界实施的心脏移植手术要求供体的心脏在取出前不能停止跳动。而澳大利亚一项新的技术,能够让已经在供体内停止跳动20分钟的心脏复苏并完成移植。这说明()①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②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③实践是对原有真理的大胆推翻和质疑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参考答案深化探究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诊疗方案的七版更新,是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②“而且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武汉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从14%提高到89%.目前,第七版诊疗方案己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根据实践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随着诊疗方案不断完善,治愈率不断提高并被多国借鉴和采用,说明认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才能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法律实践中逐渐发现未成年人刑事犯罪频发等问题,结合社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法律,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所以法律也需要不断修改。③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法律是我们不懈地追求与永恒的使命。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和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或“坚持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随堂训练1.答案:C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的是实践的含义,而不是真理,排除。③扩大了真理的范围,排除。2.答案:D解析:真理不断丰富和发展,会越来越完善,不会因此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确定的界限,不容混淆,①③说法错误。3.答案:B解析:诡辩是指不顾客观事实,有意把真理说成错误、把错误说成真理的狡辩。①错误,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③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④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公式1+1=2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真理的条件性;B属于不可知论,排除;D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的特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认识主体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王安石对于诗句的反复修改则体现了认识主体的素质影响认识结果,也体现了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②③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谬误,①不符合题意;对同一确定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认识,④错误。6.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①排除。材料中新技术取得的成功,表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②符合题意。③错误,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新的技术能够让在供体内停止跳动20分钟的心脏复苏并完成移植,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正确。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真理的含义、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关键能力:1.懂得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探索真理的过程,坚持真理反对谬误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树立追求真理的理念,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与时俱进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坚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科学精神:坚持辩证思维,明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公共参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教学难点: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次,亚里士多德看到,羽毛比铜球在空中下落得慢,于是它得出了一个结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速度快。这种观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牛顿为了验证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原理,做了真空管试验,发现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同时落地。如果不考虑地球引力,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均不会落地,而是飘浮在空中。什么是真理?真理具有什么特征?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认识,谁的认识是真理?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新课讲授真理是客观的探究一: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他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评述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什么样的认识能够被称为真理?点拨: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把是否“有用”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因而是“有用”的,但“有用”的却不一定是真理。在人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即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含义: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思考: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有人说“真理只有一个”,这两者是否矛盾呢?点拨:(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指人们从同一事物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得出不同的结论。由于事物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具有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3)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真理的客观性。2.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探究二: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点拨:●不是,只是证明了真理的条件性。欧几里得定理在平面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凹曲面或球形凸面上,就不正踊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突破了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从而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探究三:疫苗研发是个严谨的科学探索过程,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构成了疫苗研发的一般规律。(疫苗的研发流程见下图)由于我们对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致病性等问题疫苗研发流程知之甚少,再加上新冠病毒极易变异,疫苗的研发需要反复的临床试验和坚持不懈的创新,中国研究图队先令后攻克了一系列新冠疫苗的研发生产和质控关键技术开展并完成了动物实验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等工作,截至目前17款疫苗在开展临床试验,7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4款疫苗附条件上市,正在对全国重点人群进行接种。疫苗上市只是人类与病毒斗争的阶段性胜利,“胜利不是终点,失败也非终结,唯有勇气长存”,疫苗研发永无止境。思考:为什么疫苗研发永无止境?认识具有反复性(1)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探究四:嫦娥奔月是一个在中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有着奔月的梦想。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这个梦想无法成为现实。今天,我们利用现代科技,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2004年3月1日,中国启动的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年10月,我国发射绕月卫星“嫦娥号”。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历时20年,说明了什么?◎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完成后,我们还会继续探月吗?为什么?点拨: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个去是世代延续的。还会继续探月。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因:①从认识的对象来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从认识主体来看,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③从认识的基础来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结束新课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就是说,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取决于它自身与客观符合的程度,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百多年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干百万先进的中国人的信仰和追求,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如毛泽东所言:“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干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发挥改天换地的巨大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就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发生了联系并被中国人民所掌握。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真理的含义及其特征,知道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懂得了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探索真理的过程,坚持真理反对谬误,能够树立追求真理的理念,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在与时俱进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七、板书设计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2.真理都是具体的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含义(2)原因2.认识具有无限性(1)含义(2)原因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2)方法论八、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doc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pptx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