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2.怎样放得更大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微小单元》单元1.聚焦科纸上的字很小,想要看清楚就需要放得更大些,你有什么办法?2.探索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组合放大镜,看看能否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①5倍②20倍实验材料观察对象科2.探索①用放大倍数小的放大镜找到一个清晰且较大的图像;②下方移入第二个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并上下移动;③找到清晰且更大的图像,并反复移进移出第二个放大镜进行观察和比较;④测量好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进行固定。①5倍②20倍制作步骤:2.探索利用以下材料自制显微镜①2.探索利用以下材料自制显微镜(根据需要可添加辅助材料)5倍20倍纸筒②2.探索利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其他物体。食盐面粉花蕊昆虫的足、翅、触角等3.研讨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研讨3.研讨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笔记知识点1.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是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4.拓展观察方式的发展:人眼?一个放大镜?两个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4.拓展不同时期的显微镜大约在16世纪末,荷兰的眼镜商詹森和他的儿子把几块镜片放进了一个圆筒中,结果发现通过圆筒看到附近的物体出奇的大,这就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前身。4.拓展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他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一个“单元”结构,胡克把它们称作“细胞”。胡克的显微镜能够放大约140倍,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4.拓展荷兰人安东尼·冯·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其实就是一片凸透镜。由于他的技艺精湛,磨制的单片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将近270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显微镜4.拓展1931年时恩斯特·鲁斯卡(ErnstRuska)、马克斯·克诺尔(MaxKnoll)就研制成功了具有两个磁透镜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简称TEM),放大倍数虽然只有16~17倍。1933年,他用改进后的磁透镜终于获得了放大12000倍的电子显微像——这可以说是现代电子显微镜真正的鼻祖。1933年研制的透射电子显微镜4.拓展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TunnelingMicroscope,STM)是在1982年由IBM苏黎世实验室的G.Binnig和H.Rohrer领导的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STM的问世实现了科学家们几个世纪以来希望直接观察原子与分子的梦想,极大的促进了表面科学以及纳米科学的发展。G.Binnig和H.Rohrer也凭此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STM装置示意图END2.《怎样放得更大》【学生记录单设计】组别:日期:自制显微镜实验材料(5倍)(20倍)(硬纸筒)以及剪刀、裁纸刀、直尺、马克笔等组装方式(图文结合,不同方式标序号)观察物体观察结果(图文结合,不同方式标序号)我的发现两个凸透镜组合,先确定上面放大倍数的凸透镜,后从下面移入放大倍数的凸透镜时,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怎样放得更大》.pptx 2.《怎样放得更大》实验记录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