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 泥 土 ——有趣的泥玩具 的 味 道 苏少版义务教育八年级美术上 不 同 地 域 不同风格 材料工具 起源于明代,是形、色、声、动俱佳的民间工艺品。除了作孩童的玩具外,还因其威武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成为镇宅吉祥物。 山东高密“泥叫虎” 北京“兔儿爷” 渊源于中秋节人们对月亮、玉兔的祭拜,把玉兔艺术化、人格化、神化,用泥巴塑造成各种形式的兔儿爷,是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始于清朝末年,“泥人张”张明山。取材于神话、戏剧、小说以及现实生活,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天津“泥人张” 无锡惠山“大阿福” 身穿五福衣,代表纳福;头扎牡丹花,代表富贵;脖戴长命锁,代表长寿;手捧龙凤,代表吉祥辟邪;脚穿粉底靴,代表登第。 造型特点:造型简练夸张,表情生动。 色彩特点:色彩丰富、具有民族特色。 寓意特征:多为祝福吉祥、驱灾辟邪、 表达美好祝愿。 风格特点 制作过程 1、塑形 2、烧坯 3、上釉 4、彩绘 5、成型 陶泥、刻刀、 颜料、画笔 材料工具 基本技法 团 搓 捏 粘 卷 切、割 以3-4人为小组,分工明确,合作完成一组泥塑玩具作品或彩绘完成“泥叫虎” 。 要求: 1、泥塑组——造型简洁生动,有故事性。 2、彩绘组——图案装饰风格,色彩鲜明。 合作创作 作品展示 寻访我们身边的民间泥塑玩具,收集其背景、故事,形成图片、文字报告,从而懂得保护民间文化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课后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