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制取氧气知识集结知识元氧气的工业制法知识讲解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例题精讲氧气的工业制法例1.'(2019春?杭州期中)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图中空格处应填写的物质是______。(空气中体积含量第三的一类气体)工业制取氧气的是属于_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3)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为氧气,请分析此过程的微观实质_________。'例2.'(2019秋?宜兴市月考)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_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该变化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知识讲解1.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氧气(O2)????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3)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4)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5)易错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6)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7)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2)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水(H2O)+氧气(O2)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4)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例题精讲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例1.(2019?诸暨市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验氧气B.熄灭酒精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2.(2019?铜仁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例3.(2019春?下城区期中)某同学要证明集气瓶内盛放的是较高浓度的氧气,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 )A.测量密度,密度等于氧气密度,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B.该气体能使灼热的细铁丝燃烧C.能使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氧气的制取装置知识讲解实验装置设计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为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和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分为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依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可选择使用排水集气法。例题精讲氧气的制取装置例1.'(2019?南昌模拟)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仪器①的名称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序号)。'例2.'(2018秋?澧县期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并注明反应类型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装置连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用____装置.(填序号)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也能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取___.(填序号)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C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2015秋?西区月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写出下列序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⑦_____。'氧气的收集方法及检验知识讲解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例题精讲氧气的收集方法及检验例1.'(2019?郴州模拟)请回答下列与O2有关的问题.(1)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O2进行急救,是因为O2能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______.'例2.'(2019秋?崇信县校级月考)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操作的方法、现象、结论)'例3.'(2019秋?洛宁县月考)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小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A同学实验操作及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变.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B同学实验操作及现象: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没有熄灭.结论:说明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请分析:这两位同学所得结论正确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知识讲解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例题精讲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例1.(2019秋?农安县月考)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图示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D.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例2.(2019春?临淄区校级期中)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例3.(2019春?铁力市校级月考)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C.Cu2+将H2O2还原为O2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制取氧气知识集结知识元氧气的工业制法知识讲解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蒸馏)(1)具体过程(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例题精讲氧气的工业制法例1.(2019春?杭州期中)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图中空格处应填写的物质是______。(空气中体积含量第三的一类气体)工业制取氧气的是属于_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3)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为氧气,请分析此过程的微观实质_________。【答案】(1)稀有气体;物理变化;(2)沸点;(3)氧分子间隔变大【解析】题干解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可知:流程图中空格处应填写的物质是稀有气体;工业制备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稀有气体;物理变化;(2)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通过冷却、加压、蒸馏,将液氧和氮气等分离。故填:沸点;(3)液氧在升温、减压后可变为氧气,此过程的微观实质是氧分子间隔变大;故填:氧分子间隔变大。例2.(2019秋?宜兴市月考)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部分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____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该变化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密度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2)沸点;物理;(3)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或从空气中获得的氮气不纯等)【解析】题干解析:(1)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2)液态空气在空气分馏塔中蒸发可分离出氧气和氮气,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该变化由于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中含有稀有气体,从其他物质中分解得到的氮气较纯净,因此密度不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知识讲解1.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2)原理:??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表达式: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氧气(O2)????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②加热高锰酸钾: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3)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4)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①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③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④固定装置: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⑥收集气体: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⑧再停止加热(5)易错事项: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6)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7)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2)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水(H2O)+氧气(O2)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4)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例题精讲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例1.(2019?诸暨市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验氧气B.熄灭酒精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A、检验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进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在集气瓶底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可用红磷,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例2.(2019?铜仁市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氧气【答案】A【解析】题干解析: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故操作正确;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体积的,试管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故本选项操作错误;C、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瓶塞取下应倒放,胶头应保持朝上,不能倒置。故本选项操作错误;D、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不能使用单孔橡皮塞,这样导致气体无法进入,故操作错误。例3.(2019春?下城区期中)某同学要证明集气瓶内盛放的是较高浓度的氧气,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 )A.测量密度,密度等于氧气密度,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B.该气体能使灼热的细铁丝燃烧C.能使硫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含氧浓度较高【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测量气体的密度,操作繁琐,也难以精准,所以错误。B、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操作复杂,且不太安全,所以错误。C、火焰的颜色相近时难区分,根据火焰的颜色判断氧气的浓度,不准确,且实验操作麻烦,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错误。D、用带火星的小木条通过其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检验氧气的浓度,操作方便、易行,且安全可靠,所以正确。氧气的制取装置知识讲解实验装置设计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分为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和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分为向上排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依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可选择使用排水集气法。例题精讲氧气的制取装置例1.(2019?南昌模拟)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仪器①的名称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序号)。【答案】锥形瓶2H2O22H2O+O2↑AD【解析】题干解析: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条件是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AD组合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要想得到平稳的气流,最适合的装置组合是AD.例2.(2018秋?澧县期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并注明反应类型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装置连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的氧气,应选用____装置.(填序号)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也能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取___.(填序号)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C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详见解析【解析】题干解析:反应原理: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则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因铁和氧气在点燃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装置连接: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固体加热装置,则选A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采用排水法,则选择C装置,故答案为AC;因过氧化氢分解是液体不需要加热的装置,则应选择B装置,故答案为:B;问题分析:(1)因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于水而使溶液变红,则可能是高锰酸钾粉末沿导管被气体吹到水槽中,故答案为:高锰酸钾粉末被气体吹到水槽中,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从而使水变红;(2)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温度很高,若直接和集气瓶底部直接接触,会导致集气瓶底部骤热而炸裂,则应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故答案为:没有在集气瓶的底部加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例3.(2015秋?西区月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写出下列序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⑦_____。【答案】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橡皮管;集气瓶;水槽;橡皮塞【解析】题干解析: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图中仪器①②③④⑤⑥⑦的名称分别是: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橡皮管、集气瓶、水槽、橡皮塞。故填: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橡皮管;集气瓶;水槽;橡皮塞。氧气的收集方法及检验知识讲解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检验、验满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例题精讲氧气的收集方法及检验例1.(2019?郴州模拟)请回答下列与O2有关的问题.(1)排空气法收集O2,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医疗上用纯度较高的O2进行急救,是因为O2能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______.【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口观察,如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2)供给呼吸(3)黑色固体.【解析】题干解析:(1)检验是否是氧气是否收集满,要用带火星的木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口观察,如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2)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不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例2.(2019秋?崇信县校级月考)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操作的方法、现象、结论)【答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解析】题干解析: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例3.(2019秋?洛宁县月考)两个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小实验及所得结论如下:A同学实验操作及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不变.结论:说明集气瓶中没有氧气B同学实验操作及现象: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没有熄灭.结论:说明集气瓶中盛有纯净的氧气请分析:这两位同学所得结论正确吗?【答案】两位同学的结论都不正确【解析】题干解析:两位同学的结论都不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克服回答问题时思维的片面性,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抓问题的实质.A、B两同学的实验,都说明木条没有熄灭,说明集气瓶中都盛有氧气.因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A同学的实验木条不复燃,但没有熄灭,说明瓶中盛有氧气,只不过氧气的体积分数较小,不能使木条复燃(只有氧气体积分数较大或纯氧气时,反应剧烈,才能使木条复燃).由此知A同学结论错;若使木条熄灭,必须有不支持燃烧的物质,通常有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B同学的实验中,木条没能熄灭,说明在B同学实验的集气瓶中盛有氧气,但氧气的体积分数较小,不能使木条剧烈燃烧,说明盛的不是纯净氧气,故B同学结论也错.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知识讲解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例题精讲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例1.(2019秋?农安县月考)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图示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D.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有利于氢能源的推广,故选项说法正确。例2.(2019春?临淄区校级期中)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A错误;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B错误;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也能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加入二氧化锰之后反应速度大大加快。C错误;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D正确。例3.(2019春?铁力市校级月考)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B.H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C.Cu2+将H2O2还原为O2D.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答案】C【解析】题干解析:A.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说明Cu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B.根据“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Cu2O)”,说明铜离子被还原成+1价,H2O2表现了还原性;继续加入H2O2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说明发生了反应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H2O2又表现了氧化性,故B正确;C.H2O2变为O2,氧元素化合价从-1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Cu2+将H2O2氧化为O2,故C错误;D.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Cu2O中+1价Cu被氧化成+2价Cu2+,发生反应为:Cu2O+H2O2+4H+═2Cu2++3H2O,故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 制取氧气(学生版).doc 2.2 制取氧气(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