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强渡嘉陵江战役渡口遗址一、教学目标(一)学生通过参加实地考察、寻访老红军后人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强渡嘉陵江战役的基本史实(背景、过程、结果),认识此战役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二)学生通过考察红军渡纪念园,学会实地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积累记录、拍摄等搜集历史资料的经验;通过寻访苍溪百岁老红军后人,掌握人物访谈的基本方法,学会记录口述历史;通过搜索、整理相关资料,锻炼搜索、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三)学生通过分组汇报考察结果,锻炼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二、重点难点(一)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实地考察和人物访谈的基本方法,并会围绕活动主题和任务,通过观察、记录、拍照等方式收集历史信息。(二)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运用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形成合理、准确的成果,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展示该成果。三、活动设计(一)课前准备1、全班分为五个小组,选定组长;组长确定活动分工,填写下表:表1小组活动方案指导老师:白静主题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任务介绍通过考察红军渡纪念园、寻访老红军后人,深入了解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的始末,探寻战役背后的故事,理解战役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学习红军精神。小组分工组名小组微信群号姓名职责组长1、外出考察时清点小组人员,辅助老师维持秩序;2、小组成员分工,统筹协调,上传下达。(1人)小组成员文字资料收集(2人)拍照,摄像(1人)解说、访谈录音(1人)后期文案整理(2人)成果汇报PPT制作(1人)活动进程安排5月19日集体考察红军渡纪念园,填写《红军渡纪念园考察任务表》、记录解说词要点、收集照片。5月21日寻访老红军后人,填写《苍溪百岁老红军刘玉贵后人访谈记录表》。5月22—24日各小组思考本组成果汇报形式,并与指导老师探讨可行性和具体实施办法。5月25—6月9日小组分类整理资料,准备成果汇报材料,制作PPT。6月14日活动成果汇报展示。活动课后集中整理小组资料,形成考察报告。2、实地考察红军渡纪念园,听取相关人员的讲解,填写下表:表2红军渡纪念园考察记录表记录人:年月日主题考察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渡口遗址园区概况园区地址:修建时间:占地面积:价值地位:主要考察点石刻标语碑廊标语数量:标语来源:标语摘录(3幅):标志塑像材质:人物:造型特点:将帅台人物数量:人物身份:简介摘录(2位):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楹联摘录:主要藏品及简介:渡江战役指挥部(谭家大院)建筑特点内部陈列摘要功勋馆简介摘录:楹联摘录:3、访老红军刘玉贵后人,填写下表:表3苍溪百岁老红军刘玉贵后人访谈记录表一、刘玉贵老人是哪一年参加的红军?当时他多少岁?二、他为什么参加红军?三、他在强渡嘉陵江战役中承担什么任务?他记忆中的这场战役是怎样的?四、他参加过长征吗?长征途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五、讲一讲他的晚年生活。六、我们现在可以从哪里了解到他的故事?七、其他相关4、教师给出成果汇报的五大主题及汇报要求,各小组选择主题,围绕本组汇报主题,通过网络和学校图书馆进一步搜集资料。并遵照要求准备汇报材料(含文字材料和PPT)。(二)课堂展示1、教师回顾课前考察与访谈活动;出示五大成果汇报主题:(1)强渡嘉陵江战役主渡口选定在塔山湾的缘由;(2)强渡嘉陵江战役的概况;(3)战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4)强渡嘉陵江战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5)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改进和完善建议。2、各小组分别汇报展示。(1)组长发言:①叙述本组汇报主题与形式,阐述汇报作品设计的主旨;②简要介绍本组成员分工情况。分组以不同形式进行活动成果汇报展示。①第一组(解说组):组长发言(苏敏):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一组的组长苏敏,我组的分工情况是这样的(PPT显示)。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许多同学仍然不理解为什么红四方面军选择在塔山湾渡口渡江;讲解员阿姨在讲解标志性雕像时,也没有讲清楚它的造型特征。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我们决定客串一回景区讲解员,给同学们答疑解惑,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组员展示(车双、王欣):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圣人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来到红军渡参观游览。我是解说员车双。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走进这“红军长征第一渡”。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知道红军渡名字的由来吧?其实啊,这里本名叫塔山湾渡口。1935年3月28日,应党中央的要求,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强渡嘉陵江战役。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纪念红军胜利渡江,苍溪人民就将塔山湾渡口改名为“红军渡”。那为什么当年红军要选择从这里渡江呢?请大家听我细细道来:接到党中央电令后,徐向前等人翻山越岭,查看地形。他们发现塔子山前山山势险峻,居高临下,便于观察对岸敌情;后山则坡缓林密,便于后续部队隐蔽。而且这里河床很宽,水流平缓,岸滩也比较平坦,便于部队渡江。请大家再把眼光投向对岸。当时,那里丘陵起伏,便于部队渡江后隐蔽。加之国军在这一带的防守力量较为薄弱,前沿只有4个营,后面只有3个团,在此登陆胜算较大。1935年3月28号晚,徐向前总指挥发出“急袭渡江”的命令,战役正式打响。塔山湾作为主渡口,也与这场战役一起被载入了史册。接下来,请游客朋友们移步将帅台。在那里,我的同事王欣,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红军渡的标志性塑像。游客朋友们,红军渡是红色经典旅游胜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么来到这里不得不看的景观之一,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尊标志性塑像了。整个塑像除底座为黑色大理石外,其余全部由紫铜板冷锻制成。座基上“红军渡”三个大字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塑像高9米,长13米,由三名红军战士和一男一女两名赤卫队员组成,表达了当年军民鱼水情,团结一心闹革命的崇高境界。请看:他们双眉紧锁,怒目圆睁,机警地注视着嘉陵江对岸。他们的造型威严刚毅,栩栩如生。那飘然飞渡的英姿,如脱弦之箭,似凌空飞鹰,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今观之,仍然叫人热血澎湃!好了,请各位游客在此地参观、拍照。十分钟后,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教师点评:第一组同学的解说弥补了景区解说员的遗漏,让我们对塔山湾的战略重要性和红军渡塑像的造型特征和独特寓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②第二组(故事组):组长发言(李春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第二组组长李春睿。我组的分工情况如下(PPT显示)。我组承担的展示主题是讲好嘉陵江战役的故事。在访谈活动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刘玉贵老红军的事迹,颇为感动。我们将他真实的战斗经历融入故事中,希望给大家呈现出既真实又感人的故事效果。接下来,请听故事——《强渡嘉陵江战役》。组员展示(李春睿、李鑫、李明英俊、李明冷俊):同学们,请把日历翻回到84年前,听我们讲一段英雄的故事。1935年1月22日,党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敌人为阻止红军西渡,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约600里长的嘉陵江西岸沿线。我军抓紧备战,“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口号让将士们斗志昂扬!可是,嘉陵江苍溪段当时没有桥,要渡江就得用船。而江上的船不是被敌人拖到西岸,就是被击沉或者烧毁了。没有船,怎么办?!那就我们自己造!秘密造船基地在距离塔子山30余里的王渡场。当地老百姓听说造船是为了“打过嘉陵江,迎接中央和中央红军”,都情绪高涨。一百多位船工、木匠、铁匠带上工具,背着干粮,吃着冷饭,喝着凉水,艰苦奋斗了一个多月,终于造出了75只“五板子船”。1935年3月28号晚上九点,渡江指挥部发出“急袭渡江”的命令。渡江突击队秘密将船抬到江边,轻轻推入江中。随后,八九名士兵蹲坐一条船,在夜幕和江水声的掩护下,抵达西岸,并成功偷袭了敌人的三道岗哨。当进入敌人营部时,他们被发现了。敌人发疯似的向江上开炮,霎时间嘉陵江上巨浪冲天!塔子山上,我军20门迫击炮和几十挺机枪齐开火,掩护突击部队向西岸进攻。奇袭即刻变为强渡!在运送红军渡江途中,负责撑船的女战士石磨玉腹部不幸中弹,肠子都流了出来。她一声不吭,用手将肠子推进肚里,勒紧腰带,继续撑船。直到抵达对岸,目送战友们冲锋后,才永远地倒在了滔滔江水中,年仅19岁。同样19岁的机枪班班长刘玉贵,带领战友们,端起机枪,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涉水西渡。一颗子弹贴着他的右侧头皮呼啸而过,顿时血流如注。旁边与他一起参军的小兄弟哽咽着喊道:“哥,你受伤啦!退回去,让我们来!”刘玉贵回头瞪了他一眼,厉声吼道:“老子死都不当逃兵!哪个都不许退!继续前进!”就这样,刘玉贵带着重伤拼杀到战役胜利的那一刻,鲜血模糊了他的头脸,浸湿了他的军装……在塔山湾渡江成功的同时,红军左路和右路分别在涧溪口和鸳溪口强渡成功。1935年3月29号中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架浮桥过江,迅速向敌军阵地两翼席卷,敌军600里的江防土崩瓦解了。红四方面军由此踏上了万里长征路!教师点评:第二组同学的故事真实生动,讲述极富感染力,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回到84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场。③第三组(诗歌组):组长发言(苗峰源):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三组的组长苗峰源。这是我组的分工情况(PPT显示)。听完了精彩的战斗故事,想必大家都深受感动,热血沸腾。在考察红军渡时,我组同学被将帅台将军们的雄伟英姿折服,被功勋馆里普通战士们的慷慨报国激励,于是,我组自创一首诗歌,讴歌强渡嘉陵江战役中的英雄们。请欣赏诗朗诵——《渡江战役赋》。组员展示(李津仪、黄浙洋等):西南有阆水,滚滚千里长;波浪争起舞,激流水荡荡;险滩星罗布,峭壁立两旁。国军在岸边,重兵已布防;自称有天险,阵地坚如钢;中央有电令,秘密西渡江;迎接党中央,暗渡有陈仓。总指挥徐向前翻山越岭不等闲勘地形寻战机运筹帷幄计当先王渡场大后方男女老少造船忙定战术练水兵蓄势待发踏波航暮色沉江水深小雨淅沥冷森森尖刀班夜急行披星戴月启征程三路突击队,犹如神兵降。敌人防线破,晕头又转向。国民党刘湘,拼了命阻挡。本欲作奇袭,奈何要用强。霎时间——硝烟罩两岸,江面闪红光。巨浪冲天啸,杀声彻云霄!女战士石磨玉枪林弹雨撑船往腹中枪不思量一把衷肠献给党刘玉贵冲锋忙哪怕子弹脑旁伤血如注湿衣裳一片鲜红显忠良川军吓破胆,四处逃命亡。红军英雄汉,苍溪好儿郎。跟着徐向前,大步向前方。挥师川甘陕,直捣敌心脏。待到成功时,重回嘉陵江,看——江上风平浪静,两岸繁花似锦,恰是苍溪好风景!汝辈昔时浴血战,换得今日好风光。先烈遗志岂敢忘?红军精神万古扬!教师点评:第三组同学以原创诗歌讴歌强渡嘉陵江战役中的将领徐向前和以石磨玉、刘玉贵为代表的苍溪红军战士。朗诵声情并茂,令人鼓舞。④第四组(手抄报组):组长发言(李佳欣):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四组的组长李佳欣。我组选择用办手抄报的方式来展示我们的考察学习成果。我们围绕强渡嘉陵江战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2人一组进行创作,共创作出4张各有内涵、特色不一的作品。接下来,请每一个分组的代表分别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作品。组员展示(冯艳、曹广源等):各分组代表从立意、内容、亮点和不足等方面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和作品特点。教师点评:第四组同学的四张手抄报作品图文结合、各有特点,都凸显了战役的意义,弘扬了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⑤第五组(景区规划组):组长发言(王劼):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第五组的组长王劼。我组的成员们都属于脑洞比较大,爱找茬儿的类型。我们在考察和访谈活动中感觉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渡景区还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于是,我组决定对景区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希望同学们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有请我组的发言人。组员展示(韩鑫、陈思羽):对红军渡景区的六点建议:建议一:我们认为可以设置以强渡嘉陵江战役和红四方面军长征为主题的图书角,供游客们休息时翻阅。使游客不只是随便玩玩,走马观花,毫无收获,而是充分了解历史背景,走进这段历史。建议二:我们认为可以在红军渡各个重点景区设置咨询台、解说员,可以随时为游客们提供咨询服务和定点解说服务。建议三:我们认为可以增设一些英勇红军的铜像,不止局限于苍溪籍的红军将领,也包括一些普通的红军战士或者辅助和支持红军作战的赤卫队员、鲜花队员、百姓等。因为渡江战役的成功不光有红军将士的功劳,也离不开苍溪英雄儿女的牺牲和奉献。建议四:我们认为可以在红军渡景区内设立影院,播放一些与强渡嘉陵江战役相关的电影、纪录片和宣传片。让游客们了解了红军渡文化再去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想必会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让旅程印象更加深刻。建议五:我们认为可以打造嘉陵江江上体验项目,或者打造模拟实战演练区。让游客体验到红军当年强渡嘉陵江的境况,及刺激真实,又意义非凡。建议六: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将3月28日这个日子设为红四方面军渡江纪念日,用来纪念84年前这一伟大的胜利。在这一天,红军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纪念峥嵘往事,缅怀红军。同时也能呼吁广大的年轻人们重视这段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军精神。教师点评:第五组同学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提出的建议合理新颖,而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我会将你们的建议反馈给景区管委会,期待有了你们的奇思妙想,红军渡会越来越好。(3)小组互评打分,教师奖励优胜组。3、活动反思教师:刚才大家把掌声送给了优胜组。其实,每一个组的展示成果都是全组8位同学从幕后到台前,精诚合作的结果,大家的展示也各有特色,掌声应该属于你们每一个人!老师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是有所为、有所思、有所获的。那就请大家把自己的所思所获写下来。(1)学生填写收获卡:我的活动收获通过此次活动课:我了解了;我学会了;我体会到(收获了、感悟到)。部分学生分享个人收获;教师总结:有的同学收获了一些知识,有的同学收获了一种能力,有的同学收获了一份友谊。不管收获大与小,多与少,对我们而言这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4、教师小结同学们,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走进身边的历史遗迹,通过观察、倾听、记录、整理,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跳动的脉搏,强渡嘉陵江那段峥嵘往事也变得生动而鲜活起来!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