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课第七单元【答案速填】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⑦ ⑧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错误理解【典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2)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3)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4)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5)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6)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7)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8)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9)木柴架空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0)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我来纠错】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包括和,如呼吸、生锈、腐烂都属于,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2.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3.燃烧只有在有限空间中剧烈反应才有可能发生爆炸,但爆炸还会受到爆炸极限等限制。4.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5.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对于特定物质而言着火点不能改变。6.灭火原理是破坏任意燃烧条件即可。7.电器着火不可用扑灭,会造成短路等电路问题,引起触电。?8.燃烧剧烈程度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视目的科学操作。 燃烧与灭火【典例1】(2020·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典例2】(2020·天门中考)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A.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名师这样讲】1.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原理包括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满足上述三个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燃料和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020·岳阳中考)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2.(2020·郴州中考)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3.(2020·咸宁中考)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能源与环境保护 (2019·河南中考)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填“改大”“改小”或“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名师这样讲】1.熟悉常见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如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燃料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CO和燃料中含氮物质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2.了解常见的清洁能源,如氢气、甲烷、可燃冰等,熟悉常见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1.化学反应可以放出热量供人类使用。(1)煤是北方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在氧气充足时燃料燃烧生成CO2,氧气不足时生成等物质。为了使煤充分燃烧,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把煤粉制成蜂窝煤以增大。?(2)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是比较清洁的能源,燃烧时污染物较少。?(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4)高效催化剂能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NO转化成N2和无害气体。?2.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等问题。?(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均不发生改变。?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3.(2020·盐城中考)应用化学知识“身边的化学”——体验“家庭燃料的变迁”【文献资料】(1)天然气和煤都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我国近50年来家庭燃料变迁: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3)CO2能产生效应,SO2易导致酸雨。?(4)分别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证据推理】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献资料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联系实际】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的性质。?【反思拓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H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PAGE-7-单元复习课第七单元【答案速填】① CH4+2O2CO2+2H2O ② 足够多的氧气(或空气) ③ 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④ C2H5OH ?⑤ C2H5OH+3O22CO2+3H2O ⑥ 2H2+O22H2O ⑦ Zn+H2SO4ZnSO4+H2↑ ⑧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有关燃烧和灭火的错误理解【典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 )(2)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 )(3)可燃物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 )(4)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 )(5)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 )(6)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 )(7)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 )(8)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 )(9)木柴架空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10)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 )【我来纠错】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包括 剧烈氧化 和 缓慢氧化 ,如呼吸、生锈、腐烂都属于 缓慢氧化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2.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并不是唯一条件。3.燃烧只有在有限空间中剧烈反应才有可能发生爆炸,但爆炸还会受到爆炸极限等限制。4.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5.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对于特定物质而言着火点不能改变。6.灭火原理是破坏任意燃烧条件即可。7.电器着火不可用 水 扑灭,会造成短路等电路问题,引起触电。?8.燃烧剧烈程度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视目的科学操作。 燃烧与灭火【典例1】(2020·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C)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典例2】(2020·天门中考)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D)A.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B.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名师这样讲】1.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原理包括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满足上述三个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燃料和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1.(2020·岳阳中考)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A)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2.(2020·郴州中考)2019年11月9日是第28个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主题是“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下列有关防火、灭火做法正确的是(C)A.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C.在大火蔓延的前方砍伐出一条隔离带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D.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3.(2020·咸宁中考)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能源与环境保护 (2019·河南中考)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 改大 (填“改大”“改小”或“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来源广(或热值高、无污染等) (答出一条即可)。?【名师这样讲】1.熟悉常见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如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会形成酸雨,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燃料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CO和燃料中含氮物质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2.了解常见的清洁能源,如氢气、甲烷、可燃冰等,熟悉常见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1.化学反应可以放出热量供人类使用。(1)煤是北方冬季取暖的主要燃料,在氧气充足时燃料燃烧生成CO2,氧气不足时生成 CO 等物质。为了使煤充分燃烧,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把煤粉制成蜂窝煤以增大 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 天然气 是比较清洁的能源,燃烧时污染物较少。?(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C2H5OH)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4)高效催化剂能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NO转化成N2和无害气体 CO2 。?2.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 电 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 能耗成本高 等问题。?(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 质量 均不发生改变。?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H、O (填化?学符号)。3.(2020·盐城中考)应用化学知识“身边的化学”——体验“家庭燃料的变迁”【文献资料】(1)天然气和煤都是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填化学式)。?(2)我国近50年来家庭燃料变迁:煤或木柴→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天然气。(3)CO2能产生 温室 效应,SO2易导致酸雨。?(4)分别燃烧天然气和煤各1kg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证据推理】各级政府推广利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家庭燃料,分析文献资料可知实施该项举措的科学依据是 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联系实际】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使用天然气的家庭“将报警器安装位置确定在燃气灶附近墙壁的上方”,这是基于天然气具有 密度比空气小 的性质。?【反思拓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学家正在利用和开发H2等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再列举一例可利用的新能源: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PAGE-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复习课 第七单元导学案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单元复习课 第七单元导学案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