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课第一单元【答案速填】① 是否有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生成 ②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③ 性质 ④ 变化?⑤ 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⑥ 镊子 ⑦ 药匙或纸槽 ⑧ 托盘天平 ⑨ 倾倒 ?⑩ 用胶头滴管滴加 ? 用量筒量取 ?? ? 均匀受热后用外焰加热 ? 干燥 ?? 略向下倾斜 ? 水润湿 ? 先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现象 ??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有关变化和性质的辨析错误【典例1】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⑦⑩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③⑤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④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⑧ ,属于用途的是 ②⑨ 。?有错必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一个静态概念,常用“能、可、易、会”等词汇描述;变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表示正在或已经发生,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汇。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典例2】判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有错必纠 实验基本操作的常见错误及其导致的后果(1)向竖直的试管中投入块状固体:打破试管(2)取药品瓶盖正放:污染药品(3)胶头滴管伸入容器:污染试剂(4)靠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引起中毒(5)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仰小俯大(6)违反“两禁一不可”:引发火灾(7)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溅出伤人(8)试管放在桌子上塞塞子:压破试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典例1】(2020·益阳中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典例2】(2020·长沙中考)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名师这样讲】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看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看是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2.(2020·襄阳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A.挥发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实验基本操作【典例3】(2020·滨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名师这样讲】 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时,根据操作要诀判断即可1.药品的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立2.倾倒液体:一放(塞子倒放)、二向(标签向着手心)、三紧挨(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3.滴加液体:一捏(胶头)、二吸(试剂)、三悬空(竖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滴加)4.酒精灯的使用:两禁止,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5.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试管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不可对着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1.(2020·龙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2.(2020·百色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D)PAGE-5-单元复习课第一单元【答案速填】① ② ③ ④⑤ ⑥ ⑦⑧ ⑨⑩ ? ? ? ?? ? ??有关变化和性质的辨析错误【典例1】仔细分析以下几个过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②木炭用于取暖;③醋酸能跟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④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⑤钢铁可能会变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⑦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⑧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⑩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请分析上述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用途的是。?有错必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一个静态概念,常用“能、可、易、会”等词汇描述;变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表示正在或已经发生,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汇。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典例2】判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有错必纠 实验基本操作的常见错误及其导致的后果(1)向竖直的试管中投入块状固体:打破试管(2)取药品瓶盖正放:污染药品(3)胶头滴管伸入容器:污染试剂(4)靠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引起中毒(5)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仰小俯大(6)违反“两禁一不可”:引发火灾(7)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溅出伤人(8)试管放在桌子上塞塞子:压破试管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典例1】(2020·益阳中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典例2】(2020·长沙中考)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易挥发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名师这样讲】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看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者的根本区别是看是否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2.(2020·襄阳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实验基本操作【典例3】(2020·滨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名师这样讲】 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时,根据操作要诀判断即可1.药品的取用:固体粉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立2.倾倒液体:一放(塞子倒放)、二向(标签向着手心)、三紧挨(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3.滴加液体:一捏(胶头)、二吸(试剂)、三悬空(竖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滴加)4.酒精灯的使用:两禁止,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5.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试管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试管底部;试管口不可对着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1/31.(2020·龙东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2020·百色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复习课 第一单元导学案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生版).doc 单元复习课 第一单元导学案 2021-2022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