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2.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3.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目标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想一想:夏朝建立的时间—商朝建立的时间—西周建立的时间—约:大概、不确切的意思是什么让历史的时间越来越确切?西周青铜器“利簋”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尚书?牧誓》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商(都)……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器出现时间用途功能特点工艺代表距今5000-4000年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出现: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发展: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盛行: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途较广泛。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第一组:酒器第二组:盥水器第四组:乐器第五组:铜器这五组图片说明了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具有什么特点?特点:用途广。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第一组:食器第二组:兵器第三组:农具这三组图片又能说明了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的什么特点?特点:品种多。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如果每个坩埚(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司母戊鼎特点:规模大。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四羊方尊四羊方尊的蕉叶形纹理清晰,这说明青铜器的工艺精美。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三星堆青铜面具三星堆青铜立人像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商代10万余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二、甲骨文记事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二、甲骨文记事舟车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二、甲骨文造字特点①象形:即像实物的形状,是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行声等多种造字方法。②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③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④形声: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它最为进步,声部表示读音,形部表意,组成新字。使用这种方法造出了大量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龟甲、兽骨上内容十分丰富最早、体系较完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具备汉字基本结构,沿用至今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青铜器与甲骨文.pptx 甲骨文.mp4 青铜器制造工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