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教案

资源简介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重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英德矛盾
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英国国旗,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学生回答英国国旗。
教师出示四面国旗,提问“那这几面国旗通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学生回答:都有英国国旗在里面。这说明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说明这些地区都是当时英国的殖民地。这是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殖民地的旗帜,
教师提问:分别代表当时的哪些地区。引导学生推测出分别是非洲、美洲(加拿大)、澳洲、亚洲(香港),英国曾经拥有众多的海外殖民地。
教师提问“那么历史上英国的走向海洋进行殖民扩张是从哪个历史事件之后开始的呢?”学生回答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过渡: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国家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也拉开了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历史序幕。
【一段瓜分世界的历程】
教师出示早期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地图,提问“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有哪些?你请说出先后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得出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引导学生发现早期殖民地主要位于大西洋沿岸,都是开辟新航路的先行者。
教师过渡: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又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教师出示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地地图。在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教师出示地图二,教师提问:“那么到了17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又有了什么新变化呢?——学生回答:英国成为了最强大的殖民国家,被成为日不落帝国。
教师提问:“英国为什么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来进行回答。——政治方面17世界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济方面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头号第一个工业强国,军事上拥有强大的海洋舰队,并且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用来进行海上殖民扩张。
教师过渡:当然,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进行殖民扩张,教师展示20世纪初殖民扩张的地图。
教师提问:“20世纪初哪位国家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引导学生回答仍然是英国。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地图,找一找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有哪些新的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学生观察地图,发现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俄国相继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并且引导学生找出美、日、德的殖民地。()日本:在中国有势力范围、吞并朝鲜德国:殖民地主要集中在非洲)
教师提问:那个洲在短期内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非洲
教师总结:到了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而英国无疑成为了20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的赢家,坐拥世界霸主的地位,傲视他国。
【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
教师提问:“那么英国是否能够稳坐世界霸主地位呢?”教师展示漫画并且解读漫画。
教师提问:谁向英国发起了挑战——德国
教师出示材料二,提问:他向英国挑战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英德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教师提问:德国为什么要争夺殖民地?殖民地对他意味着什么?殖民扩张是为了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原料、市场和资本。所有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所毕竟之路。谁控制了殖民地谁就控制了财富,谁就控制了世界。
教师提问:为什么德国敢于向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发起挑战?
教师提问:教师出示倒挂现象表格。引导学生阅读表格,1、德国:国家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发展迅速,实力剧增,
1851年到1900年德国取得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20世纪初成为仅此于英国的欧洲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他有强烈的抢夺殖民地的诉求,但是它抢占的殖民地少。2、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实力不如从前,但是手里掌握着众多的殖民地。所以德国敢于向实力大不如前的但是有众多殖民地的英国挑战。
教师提问:“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资本主义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激化矛盾的主要原因。
教师过渡:除了英德这对矛盾以外,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还导致了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教师展示普法战争的材料和巴尔干半岛的地图,让学生思考讨论,德法矛盾是争夺欧洲大陆霸权,法国一直在寻找复仇机会,梦想建立一个“新法兰西帝国”,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积极推行遏制法国政策。德法矛盾积怨已久,而俄奥矛盾是争夺巴尔干半岛,不断干涉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使巴尔干半岛成为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特别是英德之间谁也不服输,这三对矛盾不可调和。
后起而强大贪婪的德国与已经拥有既得利益的英法等国竞相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矛盾不断尖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强国都在寻求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教师展示:“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引导学生能够回答:“拉拢盟友”。
教师提问:“你觉得英德会拉拢哪些盟友呢?为什么?”
——英国:拉拢法国和俄国,应为法国和德国是宿仇,俄国和奥地利德国又在互相争夺巴尔干半岛,德国:拉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因为奥与俄有宿仇,而且意大利又与法国有过节。
教师引导:最终欧洲列强逐步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一个是由德、奥、意组成的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另一个是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
【一场剑拔弩张的较量】
教师出示一句话:“德国的未来在海上”,“我们必须把制海权夺到手”,引导学生回答:对内采取增强军事实力,进行军备竞赛。
教师提问:“结合书本,归纳英德两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军备竞赛?”——学生回答:增加陆海军人数、研发新式武器。
教师出示图片,分析英德两国海军数量增加到80万和87万,海军舰船增加到12艘和9艘,
教师出示图片,分析研发的武器,提问:“为什么研发的新式武器杀伤力如此大?”——学生回答:主要是因为利用了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功,而这一点更增加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
教师提问:“那么,英德为首的欧洲列强为什么要进行军备竞赛呢?”教师展示材料《大幻影》,引导学生回答,军备竞赛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实力以便能够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教师过渡:除了军备竞赛,英德还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呢?
【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教师总结:这两个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的结果造成了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而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是激发矛盾的主要原因,而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是激化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基本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也正是由此欧洲列强之间联合与分裂,矛盾与冲突,战争与和平必将带来世界全局的变化。
延伸:20世纪初是个列强逐鹿世界的年代,英国世界霸主,德国怒目而视,美国羽翼丰满,为什么却是德国向英国发动挑战而不是美国呢?
探究单
材料一:
德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其野心大为膨胀,要求争夺世界霸权,在非洲,德国企图建立从东非到西南非洲斜跨非洲大陆的“赤道非洲帝国”,这与英国从开普敦到开罗的计划交叉相撞。德国修建的“三B铁路”,直接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并威胁这英属印度的安全。
探究一:结合材料分析英德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材料二
材料三
探究二、结合材料分析法德矛盾和奥俄矛盾的焦点分别是什么?
探究三、从争夺的地域范围角度分析三组矛盾各自有什么特点吗?矛盾的本质是什么?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一直在寻找复仇机会,梦想建立一个“新法兰西帝国”,德国深恐法国东山再起,积极推行遏制法国政策。德法矛盾积怨已久。
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进行扩展,而奥匈帝国也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巴尔干半岛成为了随时爆发的“火药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