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家的意味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家的意味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7.1
家的意味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
重点
家的内涵
难点
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导入新课:family是什么意思?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出示学生目标: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亲敬长。
(3)增强对家的热爱的情感。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教材知识点。
活动:(1)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2)家的含义?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材料分析:小明的家族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
(2)家庭有哪些功能呢?
(3)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有哪几种?
提示:
例: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4)找一找:下一案例体现了哪些家庭功能?
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虽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
每天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象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
上周末,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看望奶奶,帮奶奶做家务,陪奶奶聊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
阅读感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家庭的作用、意义?
(3)家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掌握本目介绍的主要知识。
活动:春运
你有过春运的经历吗?有什么感受?在中国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
教师提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了孝亲敬长之情……
“家”的解读
“家”字是会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猪。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
思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有怎样的内涵?
家规,家训
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
思考:什么是家风?
材料分析: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教师总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你知道哪些法律要求我们孝亲敬长吗?
6、材料分析:古人孝敬父母三个层次:
尊亲——尊重父母,顺乎其心;
弗辱——不使父母感到屈辱;
能养——让父母得到衣食的温饱。
什么时候开始尽孝?
小结:
尽孝在当下。我们应当从现在开始就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
如何孝亲敬长?
教师总结:尊敬;倾听;感恩。
7、拓展空间:我和父母间最难忘的一件事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是在平淡中度过的,和父母之间也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也许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今天,这时,就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儿,写下来。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根据理解回答,如:是地域,是住所,“我的家在某省某县某镇某村”……
学生阅读材料,借助教材归纳,如: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继养关系等。
学生根据对家庭功能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案例体现的功能,在班级分享交流。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如: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观看图片,分析交流,如:体现了中国人的乡愁和对家人的思念;
体现了中国人团圆的观念……
学生分析“家”的解读,尝试归纳,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学生回答: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
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借助教材回答,如: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学生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学生讨论并交流,如: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小明的家族的分析,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家庭确立的情形,从而使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学生列举家庭功能,如: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消费功能,教育功能……
通过“找一找”,使学生在明确家庭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各项功能的内涵,利于加深理解。
通过阅读感悟,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家的意义及特点,有利于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设计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出示春运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回家的情境,从而引出对中国人对家的理解。
“家”的解读,更深刻的解读出中国人心目中家的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地家的热爱之情。
家规家训环节,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古含两则材料的出示,引导学生明确,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
通过古人孝亲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明确:尽孝在当下,并知道,孝敬父母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做。
拓展空间,通过回忆与父母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检测目标
1、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⑤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
2、亲人和亲情是家庭最主要的特点,那么家庭是由
组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
)
①婚姻关系
②朋友关系
③血缘关系
④邻里关系
⑤收养关系
⑥同学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⑥
3、“纵然游遍美丽的宫殿享尽富贵荣华,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都怀念我的家。”诗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A.家庭成员间因血缘关系而没有任何矛盾
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家中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D.回到家中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